为浙江科技工作者点赞
科技兴则民族兴,科技强则国家强。越是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越是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国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必须要有强大科技作支撑。这份责任,激励着广大科技工作者以更加凝心聚力和昂扬奋进的姿态勇担新使命、砥砺新作为、建功新时代。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深化改革,全面发力,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5年来,全社会研发投入年均增长11%,科技进步贡献率由52.2%提高到57.5%,国家创新能力排名从2012年第20位升至第17位。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的竞相涌现,一些前沿方向开始进入并行、领跑阶段,所取得的这些成就,都离不开科技工作者们一路筚路蓝缕、披荆斩棘。
“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在5月28日刚刚举行的两院院士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形势逼人,挑战逼人,使命逼人。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瞄准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勇做新时代科技创新的排头兵,努力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今年的5月30日,是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后,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在这属于广大科技工作者的节日里,让我们向科技致敬、为创新喝彩、为浙江无数呕心沥血埋身科研工作的科技工作者们,点个赞!
王一成
甘于平凡:淡泊名利深入一线为三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2017年9月12日上午10时许,一位35年心系养殖户,将毕生心血奉献给畜牧兽医事业,一个丰碑般的科技工作者,永远离开了我们,不到60岁就与世长辞。但,这位业界公认的“浙江猪病防控第一人”科技报国、服务“三农”、鞠躬尽瘁的精神和情怀,永远深深地烙印在了每一位受其帮助过的农户心中。
“把岗位留好,等我回来。”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两次出国留学,面对海外优厚的挽留许诺,他毅然放弃国外优越条件回到祖国贡献力量。浙江养猪场的“活地图”、猪病防疫实验的“数据库”,王一成将国外先进的基因工程疫苗应用到防治猪病上,在抗猪大肠杆菌基因工程疫苗、重组猪干扰素等方面取得重要突破。他主持浙江省重大、重点课题20项,发表论文100多篇,9项成果获省、部级奖。
“基础研究可以让优异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重点去做,地方农科院更适合为生产服务、为基层服务。人人都做基础研究,那些不懂技术的农民怎么办?” 职业生涯的下半场,王一成大多时间留在了在猪场、实验室里。近20年来,王一成服务过浙江省1000多家规模养殖场,亲手解剖过上万头病死猪,化验标本5万余项(次),检测血清抗体40万项(次),多次遏制了可能造成重大疫情的动物疫病扩散。
回顾王一成同志的一生,始终激荡着“百姓之需求即我之需求”的服务三农之情,“淡泊名利、至诚报国”的强国之志。他以实际行动,让人们更加对以王一成同志为代表的浙江科技工作者,肃然起敬。
包崇来
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2003年3月,根据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的倡导,省委、省政府决定开展科技特派员制度试点工作。15年来,一批又一批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科技工作者,来到欠发达地区的田间地头,依靠科技创新扶助当地农民造血扶智、脱贫致富,为我省提前5年基本建成全面小康社会作出巨大贡献。
“让科技成果和知识转化为广大农户增收致富的‘法宝’,是我作为农业科技工作者最大的心愿。”包崇来说。从2005年起,包崇来作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的一名科技人员,受浙江省科技厅和浙江省农科院的委派来到青田县。十多年来,他一心扑在蔬菜育种研究和推广事业上,帮助章村乡发展茄子产业,引进推广优质高产茄子新品种“浙茄1号”,使该乡茄子种植亩收益从3000多元增加到8000多元,累计增收5800多万元,茄子产业已成为章村乡的农业支柱产业。通过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包崇来参与育成的“浙茄1号”已成为浙江省茄子主栽品种之一,累计推广80多万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5亿多元。
目前,像包崇来这样走出自家高校、院所,埋身田间地头的科技工作者,在全省1279个乡镇都能够看得到。省科技厅相关负责人表示, “乡乡都有科技特派员”这一国内先例,极大地激发了农村创新创业活力,有力地推动了农业科技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的解决和城乡二元结构的破解。
李兰娟(中)
不忘初心:以“中国技术”突破世界难题
2016年5月30日“科技三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题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而奋斗》重要讲话,吹响了我国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号角。新时代的科学春天,极大地激发了广大科技工作者弘毅报国的政治热情和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
在今年1月8日举行的2017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由浙大一院李兰娟院士领衔的项目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这是浙江首次获得特等奖,也是我国医药卫生领域、教育领域的第一个。
“防治传染病的流行,这是我们传染病工作者肩上的重任。保护人民的健康,这是我们搞传染病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这是李兰娟院士在2017国家科学技术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的获奖感言。从2003年抗击非典,到2013年防控人感染H7N9禽流感,再到2014年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李兰娟院士带领的团队一直奋斗在防治重大新发传染病一线。
防治新发传染病的“中国模式”和“中国技术”,不仅成功防控了我国的重大传染病疫情,还在援助非洲抗击埃博拉疫情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向世界提供了“中国经验”,展现了“中国力量”。 世界卫生组评价称,该成果具有里程碑意义,堪称“国际典范”,标志着中国在国际新发传染病防治领域从“跟随者”成为了“领跑者”。
作为我国传染病学领域杰出的领军人物,李兰娟从事传染病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已经40年,她是我国人工肝的开拓者,创建的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重型肝炎曾获得重大突破。从2001年起,李兰娟每年举办一次人工肝的推广班,将自己的科研成果、治疗方法无偿教授给更多医生。“全国有那么多病患,不可能都跑到浙江来就医,在当地得到及时的治疗,才是最好的结果。”如今,人工肝技术已推广至全国31个省市,她还多次举办全国暨国际人工肝会议,被誉为“国际上最大的人工肝组织的领头人”。
姚玉峰
“一个人选择一个职业,首先必须是热爱,这是做好任何一件事情的前提。有了热爱,才不会让委屈的负能量无限扩大,继而甘之如饴,默默坚守。”全国道德模范、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主任姚玉峰说,“生病把一个人的生命推向了接近悬崖。我们能够把他从悬崖拉回来,他可能走的就是一个健康生命的道路。这个时候你会很安宁。”
20多年来“深掘一口井”,致力于眼科角膜病诊治技术的创新性研究的姚玉峰,开发的角膜移植技术攻克了世界级难题,被国际眼科界命名为“姚氏法角膜移植术”,在世界“角膜移植进步史”中,第一次出现了中国人的名字。这项姚玉峰独创的世界首例角膜移植术,不但大范围应用在国内患者身上,也被推广到美国日本欧洲等地。
作为世界优秀的眼科专家,姚玉峰毫无保留地把自己眼科的“独门绝技”授之于人,让更多的医生成为专家,回馈更多需要的人。“我们的父母,我们的亲戚,以及我们中国人始终是我们应该感恩的一个对象,同时也是我们应该服务的对象,当我们掌握一定知识的时候,最想回馈的是这个群体。”20多年来,经他治疗过的眼角膜病患者就有30万人,将近3万人经他手术重见光明。
林东
创新争先:矢志拼搏永远在路上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浙江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紧紧抓住大有可为的历史机遇期,创新争先热情全面激发,勇担重任,勇攀高峰,在新时代振奋精神再出发,充分展现出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奋力拼搏的精神风貌。
海洋能研发攸关国家海洋战略,对重大国际性产业如海工装备制造、海岛开发、海洋特色经济等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作为可再生资源,享有“蓝色油田”美誉的潮流能,是实现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较好资源。2016年,《海洋可再生能源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提高海洋能开发利用能力,推进海洋能技术产业化。
“沧海横流,定海神针”。如今,装机容量3.4兆瓦的海洋潮流能发电机组在舟山海域成功运行发电已近2年,累计发电超过80万千瓦时。自去年2017年5月25日全天侯发电并网运行以来至本月25日连续不间断发电并网运行一周年,打破了世界纪录,意味着LHD项目的科研成果可以进入工业化应用的级别,远远超过由美国GE、英国劳斯莱斯、法国阿尔斯通三巨头联合研发的1兆瓦机组最长连续运行时间不到四个月。
这台世界上首套能够实现全天候并网运行发电的机组设备,完全由中国杭州企业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自主研发的巅覆性创新技术项目,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带领LHD团队经过近8年研发和施工,最终攻克“海流发电稳定”难题,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实现海流能发电并网国家的人,正是浙江杭州昔日“牛肉干大王”林东。
“我做牛肉干赚钱就是为了能够搞出潮流能,为人类送上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电。如果不选择做这件事的话,我会愧对这个时代,也会愧对自己的人生。”林东说,潮汐能一定要实现产业化,才能为社会带来价值。正是这份信念,使他抛下正处于鼎盛时期的绿盛集团,耗费7年时间和上亿元人民币,集结优质研发团队,自主研发出世界装机容量最大的潮流能发电机组。
我国海洋能资源储量丰富。仅浙江省沿海37个重要水道,可开发潮流能资源总量就超过7000MW。其中舟山海域在能量密度、资源总量和开发利用条件等方面优势最为明显。相关专家表示,LHD海洋发电项目的成功实施,为我国大规模开发海洋清洁能源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产业切入点。紧跟国际海洋能研发热潮和产业趋势,抢先布局、重点突破,有利于我国未来在该领域长期保持主动和领先,有望带动千亿级重大产业,有望成为我国一带一路“走出去”重大项目。
丁列明
创新,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的高频热词,共出现了55次。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强癌症等重大疾病防治攻关,使科技更好造福人民,被写入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
“从两会大会堂直奔机场,飞机刚刚落地,就接到省政府的嘉奖令,是勉励,更是鞭策。”3月20日晚,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全国人大代表、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列明刚到杭州便发了这样一条朋友圈。他说:“一定与团队一起,再接再厉,砥砺前行,不辜负这伟大的时代!” 4月11日,丁列明站上2017年度全省科学技术奖励大会的领奖台,捧回沉甸甸的浙江科学技术重大贡献奖。
十余年磨一剑,丁列明的创业创新路为人称道。在他的带领下,贝达药业自主研发出中国首个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小分子靶向抗癌新药凯美纳,打破了该领域外资药一统天下的局面。该药的研制成功,代表中国医药行业从仿制到自主创新的历史性转折。时任卫生部部长陈竺更是将其誉为“民生领域堪比‘两弹一星’的科研成果”。贝达药业“小分子靶向抗癌药盐酸埃克替尼开发研究、产业化和推广应用”项目荣获2015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成为浙江省企业界荣获的第一个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也是中国化学制药行业首家获此殊荣的企业。
回国16年,从“一无所有”的海归留学生,到我国新药创制领域的领军人物,丁列明一直从事肿瘤分子生物学和临床肿瘤病理学研究,在抗肿瘤靶向药物研发、平台建设和产业化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有力推动了我国医药产业的创新发展。“开发新药的过程,就是克服困难的征途。” 丁列明说,“新时代下,科技工作者要有勇于创新的勇气与毅力。作为一家创新型企业,对我们来说,创新永远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