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新闻频道 PCPOP首页      /      新闻频道     /      动态    /    正文

考前减压 你常说的别紧张,有可能会产生反作用

考前减压 你常说的别紧张,有可能会产生反作用

(图片来源:www.51edu.com

    记得之前看到过微博上一个笑话:一个刚出生的小宝宝,身上放了张纸写着“距离高考还有xxxx天”。笑话的真实性我们无从考证,但是无疑反映出了高考对于青少年来说有多重要。作为进入高等学府的一次重要考试,很多人都把高考作为改变命运的一次机会。炎炎夏日,高考又一次临近,作为家长和老师,我们该如何缓解考生的紧张情绪,才能让他们发挥到最好水平呢?

(图片来源:www.ybxww.com

    心理学家耶克斯与多德森的研究表明,动机强度和工作效率之间的关系不是一种线性关系,而是倒U形曲线关系,这一定律被称作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也就是说,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一旦动机强度超过了这个水平,对行为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阻碍作用。如学习的动机太强、急于求成,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了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使学习效率降低。

    如图所示,我们可以看到,各种活动都存在一个非常好的的水平。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使工作效率下降。研究还发现,动机的非常好的水平随任务性质的不同而不同。在比较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随动机的提高而上升;随着任务难度的增加,动机的非常好的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在难度较大的任务中,较低的动机水平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考试中的“怯场”现象主要就是由于动机过强造成的。也就是说,对于高考过于紧张或者重视,反而会造成考试中认知资源的失调从而导致考试发挥不利。

有研究者对于应激紧张状态下的认知机能变化进行了考察,发现一定强度的紧张状态是能够导致反应时间以及反应速度的增长,但是过强的应激紧张状态就会导致心绪紊乱提高,视野缩小,注意力的范围变得狭窄而又倾向于指向内心世界,认知方式不当等问题,从而影响工作效率以及成绩。

并且,在情绪紧张度对解决数学问题的影响的研究中,研究者也发现了同样的规律,也就是高紧张组被试更容易看错题目,回忆不起有关定理、公式与方法及题目类型,固执于以探索失败的思路模式以及过多地去考虑测试后果对自己造成的威胁;而不紧张组被试则容易遗漏条件、思维停滞频繁,由粗心导致的探索错误较多,考虑与解题无关的其他问题次数较多;只有一般紧张组的被试解题情况优于其他两组,并且在问题的解答方法、公示选择上也都更加快速准确。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适当的紧张情绪是有利于考生更好的解题的,过犹与不及都会导致发挥失常的结果。

说了这么多大道理与研究,那么到底怎样的紧张感对于高考生来说才算合适的呢?

通过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我们可以知道,工作效率与任务难度也是有关系的,严格来讲,对于每一个高考生来说,高考对于他们的任务难度是不同的,因此适用于每个人的紧张强度与动机强度也是有差别的。但是一般来讲,高考对于绝大多数考生都是一个较为困难的任务,并且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也积攒了足够多的紧张感。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在高考前的几天里,放松和舒缓可能更是我们让考生应该做的事情。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叮嘱考生时往往会用“别紧张”,但笔者认为其实这三个字的潜意识里就包含着一句话是“这件事情你应该非常紧张,而我告诉你别太紧张”,这往往会加剧考生的紧张感。因此,我们在考前进行辅导的时候尽量使用正面鼓励词汇,例如“加油”、“你可以的”等激励语句来进行打气,这样往往会得到更好的效果。

    高考临近,比考生本身更焦虑的可能是家长与老师,我们在对考生进行鼓励的同时一定不要忘了对自我进行疏导,不要将自己的焦虑情绪传递给考生。让考生能够以一种更加平和、从容、自信的姿态,去迎接这一场盼望已久的胜利。

参考文献:

《普通心理学第四版》,彭聃龄

应激紧张状态下某些认知机能的变化,任未多

情绪紧张度对解决数学问题的影响,李明振

竞赛中紧张情绪及其控制,林丽萍 

(本文中标明来源的图片均已获得授权)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欣欣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