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新闻频道 PCPOP首页      /      新闻频道     /      动态    /    正文

世界杯心理解密:你为何沉迷赌球还反复“打脸”?

世界杯心理解密:你为何沉迷赌球还反复“打脸”?

人民网北京7月6日电 (申佳平)世界杯仍在火热进行中,虽然中国足球队未能到俄罗斯争夺大力神杯,但是中国球迷对世界杯的热情仍可谓是持续高涨。球迷们熬夜观赛,在朋友圈里“刷屏论球”。除了评论世界杯,不少人也发现,自己身边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并参与“赌球”,甚至愈演愈烈,若是不在球赛开始前“买定离手”都会被鉴定为伪球迷。

常言道,“十赌九输”。在世界杯赌球者中就不乏“越赌越输、越输越赌”的资深赌客,他们输了钱便半开玩笑似地邀请同病相怜者一起“上天台”,发誓“再也不赌了”,但是转头却又一次次兴奋地投入到“赌球大军”中,无法自拔。其实,这些赌球者“分分钟打脸”的事实背后,隐藏着诸多心理因素。对此,人民网科普中国采访了全国心理普及工作联盟科普撰稿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唐明刚,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秦海,全国心理普及工作联盟特邀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伟三位专家,为大家解读赌球和世界杯之间的心理渊源。

多巴胺:不论赌球输赢,兴奋都在那里

赌博能够刺激人的大脑产生一种医学上称为“多巴胺”的神经递质,赌球也不例外。唐明刚介绍,多巴胺在人们赌球时会呈现两个特征:首先,人们在赌球的初始阶段,都会产生“我能赢”“可能要赢了”一类的积极判断,这时人体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使人们达到兴奋的状态。有研究表明,赌徒在赌博中获得最强烈的快感不来自于“赌”本身的动作,而产生于踏上赌场或即将赌博的那一刻;其次,输、赢都可以对赌球者产生刺激,而且这两者导致人们产生的多巴胺和兴奋程度差不多。也就是说,即使输了,赌球者也能获得相应的快感,甚至还会重蹈覆辙,期待下一次“不确定的胜利”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兴奋。

全能感:预判肯定能赢球,把幻想当现实

除了令人兴奋上瘾的多巴胺,上文谈到的积极预判也是赌球让人“流连忘返”的关键心理因素之一。秦海认为,这种近乎盲目的自信,其实是人们在婴儿时期拥有的“全能感”延续到了成年时期的表现。秦海解释,所谓全能感是在婴儿期,绝大多数孩子的需求都会得到满足,因此,婴儿认为自己是无所不能的。而对于很多赌球者,特别是沉迷赌球无法自拔的人来说,这种过于婴儿式的、理想化的心理状态在赌球时得到了充分的延续,导致很多人在参与赌球时,总是产生“幻想即现实”的错觉,简单来说就是总是过于自信,老是认为自己“赢定了”。

“双标”归因:赌赢“称王”,赌输“怨天”

世界杯期间,相信不少人发现自己的朋友圈经常出现朋友们对赌球结果的激动或抱怨。认真看下来,其内容常常包含以下两类:“今天球赛赢钱了,看来我还挺有天赋,期待下一场!”或是“今天球赛输钱了,都怨战术垃圾,造化也弄人,下场继续!”这两种情绪看似矛盾,却让指向同一个行为——继续赌下去!唐明刚解释,从心理学角度来看,这是因为人们赌球时会出现“归因方式”的双重标准化,即赢了就认为是自己的能力,输了却推卸为外因使然,结果就循环往复,甚至可能变成真正的“赌徒”。

从众效应:赌球被用来炫耀,变身社交工具

在世界杯期间,不少人参与赌球还有从众效应作祟的缘故。高伟表示,从众效应是指个体受到群体的影响而怀疑、改变自己的观点、判断和行为等,以和他人保持一致,也就是热门常说的“随大流”。在世界杯期间,赌球其实披上了一丝“社交”外衣,让根本不懂球甚至是不看球的人都鬼使神差地进行赌球。高伟进一步解释,“有些人在看到身边的人都在参与赌球时,便会效仿赌球向别人炫耀自己是个“真球迷”,从而获得相应的‘自我价值感’,而且这种盲目从众的赌球行为和性别并无关系。”此外,有些人还可能是为了防止被身边的赌球者孤立,便涉足赌球,生生地把赌博变成社交工具,这也是盲目从众的心理造成的。

受访专家:全国心理普及工作联盟特约科普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唐明刚,上海市心理卫生服务行业协会常务副秘书长、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秦海,全国心理普及工作联盟特邀专家、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高伟

本文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全国心理普及工作联盟首席传播专家高文斌进行科学性把关。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