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世代本本 i7版戴尔Studio 1557评测
泡泡网笔记本频道12月29日 酷睿2处理器已上场太久,就算是超级明星乔丹,也有退役的时候,何况在摩尔定律仍然正常运转的年代,酷睿2实在不该恋战。有人说是芯片商江郎才尽了,也有人说是因为全球经济危机的原因,不过无论如何,酷睿2终于要下场了。
新上场的新秀名仍然继承了Core前缀,不过后缀已是i(x),其中i7定位于高端市场,低端市场预计将会被命名为Core i5、Core i3等。Intel每一次新处理器产品上市,我们都可以看到“革命性”等诱人的广告词,那么Core i7又有哪些“革命性”变化呢?
本文评测的笔记本即搭载了最新的Core i7 720QM处理器,这款产品来自戴尔Studio系列,具体型号为Studio 1557,普通用户已经可以从零售市场买到这款发烧产品,那么这款搭载Core i7的本本如何呢?Core i7的表现又怎么样呢?本文将一并向大家呈现。
优点:
最新Core i7 720QM处理器;
2GB×2 DDR3 1333MHz内存;
1920×1080高清屏幕;
缺点:
显卡性能一般;
硬盘容量较小。
戴尔Studio 1557机身硕大,左右宽度达37厘米,前后深度约为25厘米,最低厚度为28毫米,最大厚度可达38毫米,这还是不包括9芯加大电池时测量结果。
橡胶漆屏盖
重量方面,Studio 1557单机重量约为2.84千克,看来携带Studio 1557并不是一个好主意。当然,对于许多动辄1.9米的欧美人而言,携带Studio 1557想必要轻松得多。
单机重量2.84千克
Studio 1557屏盖采用了手感颇佳的橡胶漆涂层,这种涂层不仅具有较好质感,并且手感尤佳,摩挲时有温润感,这也是许多用户偏爱思跃的原因之一。此外,用户还可以在戴尔官网定制多种不同颜色。
15.6英寸,但并不笨拙
Studio 1557屏幕界面设计得颇为大气,15.6英寸屏幕,边框宽度基本合理,视觉感也颇为不错。转轴为下沉式设计,曲线风格很有特色,屏幕开启时显得很有韵味。
底部设计
Studio 1557底部设计了四个宽大的散热孔,以保障产品的稳定。并且散热孔设计严谨,分别设计了金属屏蔽罩,以更好屏蔽电磁辐射。底部电池具有不开机查看电量功能,方便用户查看电池容量。
戴尔Studio系列笔记本一个很有特色的设计是采用了橡胶漆涂层。这让其手感非常好,握持时有独特的温润感。橡胶漆应用在笔记本屏盖上并不常见。
磨砂手感屏盖
相比高光镜面材质而言,橡胶漆偏重于手感,具有独特的温润感,更适合于不喜欢张扬外放性格的人士。而且高光镜面屏盖已风行了近两年,不过不少用户已有审美疲劳,或者磨砂质感屏盖又将逐渐成为新一轮思跃趋势。
背部logo
转轴处电源键
Studio 1557在屏盖造型上仍然延续了思跃系列风格,背部为直线设计,前部为曲线设计,显得很有层次感。并且转轴后端及前边沿呈斜面设计,样式很特别。这也形成了思跃系列独特的标识性特征。
Studio 1557已经全面升级了液晶屏幕,采用了性能更佳的LED背光显示器。相比而言,LED背光亮度更高更均匀,色彩能力更佳,功耗更低,发热量也较小。诸多优势也让LED背光屏幕颇受用户青睐,现在思跃1450全面升级为LED平面,可以更好适应用户需求。
内部设计简约大方
另外,让更多用户激动的是Studio 1557的高清分辨率。Studio 1557分辨率达1920×1080,这意味着Studio 1557可以真正满足高清电影、高清游戏的需求。而且更大的分辨率屏幕在Windows 7下如鱼得水,用户可以自由放大、缩小,不必担心分辨率过大带来的内容过小等问题。
下沉式转轴设计
不过Studio 1557虽然采用LED背光,屏幕厚度却基本保持不变,这是基于整机协调性需要。原因是思跃1450采用了下沉式转轴,转轴处与屏幕上端连为一体,若屏幕过薄,会造成上下差距过大,显得不协调。另外,较厚的屏盖也可以提高安全性,这对于Studio 1557很重要,原因是其屏盖材料硬度并不大。
边框宽度合理
屏幕边框设计方面,Studio 1557设计得颇为合理,也很精致。左右两侧边框宽度仅为1.2厘米,在15.6英寸规格比例下显得很小巧,并不累赘。不过上端边框宽度达2.2厘米,显得有些突兀。这与上端需要设计摄像头有关,并且屏幕合上时需要顶端来支撑。
最大可张开角度
转轴向后张开
Studio 1557屏盖可开启角度约为150度,基本满足一般使用。这也是下沉式转轴一个不足之处,其无法完全张开。当然,其同时也有诸多优势,如下沉式转轴不占用键盘空间,使得键盘使用更加舒适,并且还加大了键盘与屏幕空间,更符合人体工学。
作为一款高端定位消费级笔记本,Studio 1557在多媒体性能方面颇有建树,随机内置了SRS Premium Sound组件,以提供环绕音效。设计师将一对1.5w×2的喇叭设计于键盘前端,并借助SRS Premium Sound提供更好的声音效果。
键盘布局
SRS音效
Studio 1557键盘也有属于自己的风格,其没有采用落俗的悬浮式键盘,而是设计了自己的“帽檐”式按键。这种设计同常规梯形按键不同,与悬浮式按键也有较大差异。
背光键盘
帽檐式键盘
Studio 1557腕托面积富裕,达到了37cm×8cm,输入时可以较舒适的将手腕放于其上。不过左右腕托处温度微高,特别是长时间使用后,温度提升约10度左右。
触摸板
银灰色腕托
值得提及的是,Studio 1557取消了几乎所有状态灯,仅在右侧靠近腕托处保留了一个小电源灯,除此之外,我们几乎找不到一个状态指示灯,这种设计很是不同。状态指示灯主要用于调试、查看笔记本状态,比如从硬盘状态灯猜测时硬盘负载,从无线状态灯观察无线开/关,从电池状态灯得知电池充电状态,但这些状态灯使用又极少,1450取消这些状态灯静化了视觉同时,也会让用户在调试电脑时很不方便,是否合理,仁者见仁吧。
对于Studio 1557而言,齐全的接口当然很有必要,因为用户对其用途会有较多要求,包括大容量资料传输、高清输出等。Studio 1557接口整体而言较为完备,包括eSATA、HDMI等都已具备,并设计有三个USB接口(其中一个与eSATA共用)。
左侧接口
Studio 1557接口主要部署于左侧,共有7个常规接口。左侧接口包括HDMI接口、VGA接口、RJ-45接口、USB接口、eSAT接口(兼容USB)、音频接口等。其中USB与eSATA上下重叠,当USB设备不够规范时可能妨碍另外一个接口的使用,实际使用中也多次遇到该问题。
右侧接口
右侧主要设计了光驱,Studio 1557采用了吸入式光驱,没有易损坏的腕托,使用更加方便。右侧另外还设计了电源键、DC接口、USB接口、)、Express Card及SD卡槽等等。
Studio 1557定位于中高端消费级市场,不过从内敛的外观来看,似乎难得找到证据。倒是在底部可见其精致的设计和严谨的做工。1450底部采用了全金属材料,更加结实耐用,也有更好的散热性。
底部较多散热孔
打开Studio 1557底盖后,可以清楚发现底部的全金属结构,包括主要框架及可拆卸盖,均为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广泛使用不仅降低了机身重量,并且具有更佳的防护性和散热性能。就Studio 1557而言,电子器件的热量不仅可通过铜管传导出去,还可以通过金属底壳散热。
内部设计较严谨
金属底壳
本次测试Studio 1557采用了9芯大容量电池,底部突出较大一块。鉴于Studio 1557较大的功耗,9芯电池意义并不大,因此也不推荐如此搭配。
自Core i7发布以来,一直受到着业内人士的关注。新的Core i7采用Nehalem微架构,Nehalem虽然基于Core微架构,但仍然有了非常重要的改进。简单说,Nehalem在计算内核及运行机制方面均有三大方面的改进。
Core i7处理器特性(示意图为桌面i7,移动版有所精简)
运行机制(非计算内核)改进:
FSB下岗,QPI登场——FSB机制一直是Intel软肋,多核心更是让FSB捉襟见肘,QPI总线是Core i7一项重大变革,也为后续性能提升奠定了基础;
三级缓存机制——Core 2为二级缓存机制,即独享L1,共享L2;Core i7为独享L1、L2,共享L3(6MB),不过由于为包含式缓存机制,三级缓存容量实际不足5MB;
北桥作古,整合内存控制器——南北桥分治一直是Intel处理器的惯例,不过这种模式不利于提高内存数据交换速率,整合北桥也是水到渠成;
计算内核改进:
超线程技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不新鲜,却很实用,让Core i7可以更好处理多线程任务;
Turbo Mode自动超频——增加高负载核心电压,提高工作核心频率;且可更好控制空闲核心电压;
SSE4.2指令集——增加了7条指令,提高了互联网性能(XML编译提高三倍)。
QPI总线原理图
处理器集成内存控制器
在这6项主要改进中,Core i7的QPI技术及IMC集成内存控制器技术最引人关注,其解决了处理器与内存数据交换的瓶颈,并为未来更多核技术奠定了良好基础。如在FSB体制下,目前单通道最高总线速度(FSB 1600MHz)约为12.8GB/s,但目前单条QPI总线已可轻易达25.6GB/s。而且QPI总线还可以让不同核心之间直接通信,提高了核心运行效率。
其实,QPI技术(AMD为HT总线)及集成内存控制器技术AMD很早就已应用。现在Core i7决定跟进这一模式,也说明了这一模式的优越性。再加上优秀的Core计算内核,让人们对Core i7充满了期待。
Core i7计算内核基本源于Core架构,不过仍然有多方面更新,除了上文三点改进外,还有一些细节改进,如改善了循环监测机制,将乱序窗口尺寸扩大了1/3,能同时处理128个微指令,而Core 2核心为96个。那么其具体性能如何呢?我们来看详细评测。
处理器信息
首先测试的是处理器逻辑性能,四核Core i7 720QM测试结果达40.72GIPS,表现非常抢眼。对比频率高达2.53GHz的QX9300,仍然有细微优势,然而要知道,Core i7 720QM单核心频率仅为1.6GHz。
处理器测试
从测试结果对比中,还可以看到,四核Core i7 720QM即使频率非常低,仍然有着非常优秀的运算性能,这在逻辑运算中非常难得,因为逻辑运算速度与频率有较密切关系,这意味着Core i7每步运算的效率较高,当然这同超线程也有一定关系。
处理器测试
接着来测试处理器多媒体编码性能,整数运算中,四核Core i7 720QM测试结果为72.91Mpx/s,性能大幅下滑。四核QX9300高达94.03MPx/s,双核T9600也高达51.97MPx/s。但浮点数运算中,Core i7 720QM跃居第一,高达57.29MPx/s,高于QX9400不少,与T9600的距离也拉大近2倍。
处理器测试
安全编码测试中,Core i7 720QM表现较差,仅可比双核T9600表现,这一性能同频率也有较大关联,低频率Core i7 720QM没有优势。
上页我们测试了Core i7 720QM在逻辑运算、多媒体编码与安全编码方面的能力,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到,频率仅为1.6GHz的Core i7 720QM基本接近高频四核QX9300的性能,足见i7架构的优越性。接着我们再进行处理器综合性能测试,测试项目主要包括wPrime、Cinebench R10及Fritz Chess Bechmark。
处理器测试
处理器测试
wPrime测试中,Core i7 720QM在32M位时仅耗费了15.852秒,对比高频双核Core 2的T、P系列处理器差距达一倍。1024M位耗时为501.106秒,是目前最快的处理器之一。
处理器测试
处理器测试
Cinebench R10考核处理器及显卡在图形渲染方面的能力,单核测试为3047 CB,多核测试(8线程)为7882,多核效率为2.59倍,这与物理四核倍率差距较大。需要提及是,Core 2 Q9000四核效率约为3.18倍,Core i7 720QM反而下降,这让人怀疑其QPI总线、三级缓存的效率,当然这一测试结果同Turbo Mode自动超频也有莫大关系(单核测试时自动给该核心超频)。
处理器测试
处理器测试
Fritz Chess Benchmark是一款象棋算法模拟软件,该软件可方便的使用多线程测试,使用4线程测试时,测试结果为5034千步每秒,使用8线程测试时,测试结果为5860,超线程提升还是较为明显的。
内存机制改变是Core i7最值得期待的一大改变。不过与桌面Core i7不同,移动版Core i7 QPI数量不会太多。但新机制使得Intel暂时不再受困于FSB瓶颈。
芯片组信息
首先使用ScienceMark 2.0测试Studio 1557内存带宽,测试结果高达11647.46MB/s,这一性能几乎是常规Core 2两倍,证明QPI总线可以大大提升内存带宽。
带宽测试
再使用Sisoftware进行内存带宽测试。由于两款软件测试机制不同,测试结果有较大差异,但Sisoftware提供了同机制下的其他测试结果,通过该对比可以较清楚看到新芯片组及新处理器的威力。
带宽测试
Sisoftware带宽测试表明,新芯片组与新处理器带宽超过16GB/s,甚至超过PM45三倍,这一性能的提升的确算是革命性变化,意味着Intel至少暂时摆脱了内存带宽瓶颈。
内存延迟测试
内存延迟测试中,QPI技术下的表现仍然非常优异,仅为81.98ns,对比GM45等芯片组,有着明显优势。这一点非常难得,因为QPI数据延迟达4个周期,而Core 2仅为3个周期,当然得益于DDR3有力配合,Core i7还是有一定幅度领先,我们有理由相信Core i(x)将会带动DDR3普及。
内存性能测试
内存带宽与内存延迟都只是内存性能的部分参数,内存与缓存的传输速率才可全面权衡内存性能。采用Sisoftware进行测试,Core i7搭配P55芯片组结果为42.886GB/s,对比GM45与P8600处理器测试结果,超过约一倍多。我们也可以初步认为,新架构使得内存性能成倍提升。
接着我们再看Studio 1557其他方面性能。1557采用了希捷7200转高速硬盘,容量为160GB硬盘,实际测试其平均读取速度为78.9MB/s,表现非常优异,并且整体表现较为稳定。
硬盘性能出众
Studio 1557采用了ATI Mobility HD 4570显卡,显存容量为512MB,显存规格为DDR3,但位宽仅为64位。采用3DMark06测试结果为4646,表现一般,与处理器不甚相称。
显卡信息
3DMark06测试
本次测试的Studio 1557显卡性能一般,难以同高端处理器想配,当然这也要看用户如何使用了,如果主要用于数据处理类工作,这样搭配也未尝不可。
Studio 1557使用Intel最新的Core i7处理器,并搭配了P55芯片组,这让其在处理性能及及内存性能方面光芒四射。PCMark05测试中,处理器得分高达7223,内存得分一跃至8266,这在Core 2时代是不敢想象的,其基本为Core 2内存性能的两倍。
PCMark05测试
显卡表现中规中矩,得分为4520,硬盘得分不错,达到了5122,不过试用的160GB硬盘,容量的确太小了。
PCMark Vantage测试
PCMark Vantage不再按照硬件测试性能,而是按照应用范围测试计算机性能。从测试结果来看,数据处理、游戏性能分裂前二,但内存性能仍然表现一般,仅为3095,不过相对Core 2这已经有了大幅攀升。
基于Core i7+P55平台的Studio 1557在内存性能及处理器性能方面令人印象深刻。其中处理器性能在1.6GHz时甚至超过2.53G的QX9300,足见新架构的高效,也为Core i7性能的提升埋下伏笔。
Core i7+P55平台内存性能的提升其实最令人印象深刻,在QPI技术、IMC技术支撑下,新平台内存传输速率提升了2倍,带宽则提升了3倍,这一变化的确堪称革命性提升。
Studio 1557作为最先一批推出Core i7的笔记本之一,在散热能力、稳定性方面都令人满意,实际测试中,其高清屏幕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从测试中可以看到,最新的Core i7值得用户期待,未来的Core i5、Core i3也值得拥有,特别是其内存性能提升,处理器效率提升,都将再一次带来换机热潮。
◆附其他编辑点评:
冯丰:思跃系列自诞生以来就是戴尔家用机型中最受关注的产品之一,其拥有比灵越系列更高的性能和更好的做工,价格又远低于高端的XPS和Alienware。思跃1557机型万元左右的价格对于预算充足的消费者来说并非不可接受,而i7移动版处理器和全高清显示屏是图形工作者和和影音玩家的不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