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良:从屏到云 ViewSonic的新生意
ViewSonic董事长兼CEO朱家良先生
“从3吋到300吋,我们的布局今天终于完成了。”早在10年前便看到这一趋势并率先提出“显示中心论”的ViewSonic董事长兼CEO朱家良先生如释重负。
2009年9月,微软公司CEO鲍尔默在硅谷出席风险投资商大会时正式提出了“三屏一云(Three screens and a cloud)”的概念——“三屏”代表手机屏幕、电脑屏幕和电视机屏幕,“一云”则代表时下炙手可热的“云计算”。如果说“三屏”的提法不过是给“3C融合”这坛“老酒”换了个新瓶子的话,那么“一云”的出现和成熟无疑会大大加速3C融合的过程,并进而改变以往“3C融合”仅仅依靠网络连接的生硬模式。
网络+计算,让3C融合更快更精彩。
● 终端拓展:“三屏一云”落实“显示中心”
那么,在“三屏一云”的大潮中,ViewSonic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Choice not chance (that determines our destiny,决定命运的是选择而非机遇)”,在回答类似的多次提问时,朱家良反复引用了这句格言。“我们希望涉猎全系列的产品,只需要比别人做得好一点点,市场空间就已经很大。”
——相比六年之前,今天的ViewSonic要现实很多。
2002年11月,作为微软嵌入式平台年度合作伙伴,ViewSonic和宏碁、惠普、富士通等知名PC厂商一起推出了第一批基于Windows操作系统的Tablet PC产品。
优派airpanel
2003年1月8日,当比尔·盖茨在美国拉斯维加斯CES的会场上发布微软公司嵌入式平台的最新成果——代号“Mira”的Smart Display时,ViewSonic也在北京展示了10.4吋和15.2吋两款airpanel,成为当时微软-英特尔嵌入式平台联盟中最积极的硬件供应商。
2003年12月,微软宣布终止Tablet PC和Samrt Display的开发计划,“显示+计算+无线”的融合风潮归于沉寂。
六年后的今天,当被问及为什么选择这个时间、一次推出这么多产品,以及3C产品在工业设计方面如何面对苹果(Apple)的巨大压力等等问题时,“Choice not chance...”几乎成为朱家良的“标准答案”。
的确,面对风起云涌的融合大潮和层出不穷的新产品、新应用,没有人敢肯定哪些产品会被市场接受而哪些会被淘汰,要想留在这个市场而又不至于伤筋动骨,全面跟进、见机行事大概是最好的选择。因此,从2008年开始,ViewSonic便陆续涉足上网本、一体机、CULV轻薄笔记本电脑、超小型主机等PC产品线,同时为进入3G手机市场做准备——无论哪条产品线,ViewSonic动作都不是最快的,也不是投入最大的,但几年的布局积累下来,现在ViewSonic已经成为中国市场涉及3C产品线最丰富的IT品牌。当有人提及联想在CES上高调发布名为Skylight的Smartbook(智能本)产品时,朱家良依然显得非常淡定:“Smartbook我们也有,去年9月份已经开发出来了,等合适的时机我们就会推向市场。”
● 云计算:避开Google or 加入Google?
更多的产品线意味着更多的竞争对手,在完成“3吋到300吋”布局的同时,ViewSonic又将怎样去和更多、更强的对手竞争呢?朱家良的对策很简单——将显示器的成功经验复制到3C领域:为消费者提供品质和顶尖品牌一样好、功能更丰富、价格更低廉的产品,贴近市场,用更快的响应速度俘获用户的心。
在强敌环伺的手机市场,朱家良就看到了同样的机会:以苹果、诺基亚为代表的顶尖品牌和以山寨机为代表的市场底层之间存在巨大的价格空间,只要找到合适的研发、制造伙伴,辅以快速灵活的行销手段,20年前ViewSonic在美国显示器市场上演的传奇也许就会在中国的3C市场重现。
尽管目前主要布局终端硬件产品,和IT产品相比3C硬件的利润空间看起来还很“诱人”,但电子产品的发展趋势已经注定硬件的利润空间将越来越小。作为“三屏一云”趋势的参与者,无论是为了获取竞争优势还是保持利润空间,ViewSonic都不可避免地要和“云”打交道,要实现从内容、应用到硬件的垂直整合,IBM、Google这样的“云计算”的巨无霸是无论如何绕不过去的。
从终端到云端,朱家良的眼里充满了机会。无论软件、平台还是内容,ViewSonic都已经开始布局。
在基于E-Ink技术的黑白电子书方兴未艾的今天,ViewSonic已经在开发主要面向儿童的支持动画的彩色电子书,除了寻找合适的硬件开发商之外,更重要的是获得那些尚未电子化的彩色儿童读物的版权,将纸质内容转化为彩色动态图像,成为ViewSonic“儿童电子书”的增值服务。而一旦内容准备完毕,可应用的平台也绝不仅限于电子书一种,在朱先生看来,MID、电影本、上网本等等都可以是“儿童电子书”的很好载体,不同价位对应不同的功能,可以满足各个层面用户的需求。
事实上,纸质出版物电子化的工作不仅ViewSonic在做,Google、Amazon这些互联网领域的“大鳄”早已开始布局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ViewSonic和他们直接竞争胜算显然微乎其微。“Google能做的我们最好不要做,放在Internet上的东西我们不要碰,第一点我们就要避开Internet。”
仍然以“儿童电子书”为例,朱家良先生并不打算通过网络销售这些数字内容,相反他更看好书店、音像店这样传统的实体通路,“这样更符合家长为孩子购物的习惯。”
● 封闭系统:发现属于ViewSonic的那片“云”
另外一个相对封闭的市场是很多国家和地区都在推进的“e-School(电子学校)”计划,朱家良希望今后凡是推行“e-School”的地方,学校里用的所有带屏幕的产品都打着ViewSonic的Logo,因为“老师用的,学生用的,学校用的,我们全部都有。”借助“从3吋到300吋”的完整布局,只需要把这些屏幕连接起来,学生、老师、家长、学校、教育部门之间就可以进行无缝的沟通,而连接这些“屏幕”的平台,ViewSonic也正在开发当中。
除了教学系统,在考试中朱家良也看到了商机。“考试就要有教材,这些教材都是不愿意放到Internet上去卖的,因此也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封闭系统就有钱赚,我们就是要把这些封闭系统拿起来。”
“对‘e-School’计划,ViewSonic一直都很积极。我们也有我们的‘云’,只不过它不是放在Internet让大家share的,是一个封闭性的‘云’。事实上这样的例子还很多,类似的机会可能有几百个,我们都可以去做,只是不要跟Google去硬拼。”
但这也不意味着ViewSonic将彻底与Google“绝缘”,“在美国可能ViewSonic的电子书就用Google的‘云’,我们提供硬件,再跟Google拆账,打不过他就加入他嘛,他做‘云’我做硬件,我在‘地面’他在‘天空’,互不干涉,各谋其利。”
● 显示江湖:“不健康”乌云终将散去
尽管已经把眼光投向了“云端”到“终端”的新生意,从显示器起家的朱家良先生依然对这个行业保持关注和高度敏感。
“2009年我认为中国显示器市场是非常不健康的竞争,产业本身遇到了金融风暴,参与的品牌或企业也都存在不健康的心态。”
朱家良认为,2009年中国市场存在严重的“工厂补贴品牌”的现象,这种由制造企业间接干预品牌市场竞争、打乱正常价格秩序的情况对于金融风暴冲击下的中国显示器市场更是雪上加霜,因此从品牌到渠道,2009年中国显示器市场的玩家很多都遭遇亏损。而让ViewSonic中国区总经理曾淑芳女士比较自豪的是,2009年ViewSonic的渠道没有赔钱,在显示器价格高企的时候ViewSonic没有向渠道乱压货,因此总体仍然保持健康。
ViewSonic中国区总经理曾淑芳女士
谈到2010年在中国显示器市场的规划,曾淑芳女士透露,ViewSonic还会扩充新的渠道。因为“渠道大面积亏损就必然会大量更换,现在已经有其他品牌的代理商因为无法忍受不健康的生意模式而选择加入我们。过去大家都在比谁能卖得便宜10块钱,但已经cost down到没有空间了,现在比的是谁能多亏10块钱,这肯定是不健康的,是不能持续的,我相信将来要比的是谁能卖得贵10块钱,这就要靠我们的产品、品质、服务来吸引用户买单。”
朱家良先生也对2010年中国显示器市场的前景表示乐观,毕竟金融风暴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而曾经肆虐的“不健康”竞争模式乌云随着一些资本结构的变动也逐渐有消散的迹象。“我们看到不做品牌专心做代工的企业在2009年成为了第一,而一些大的OEM客户也纷纷和那些既做代工又做品牌的企业划清了界限,这种不健康的模式已经尝到了恶果,开始发生变化。”
“就算这些变化在2010年不能全部完成,最迟到2011年,中国显示器市场仍然会海阔天空。我们不欢迎不健康的竞争模式,但是在良性的健康的市场,ViewSonic绝对有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