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你了解散热器(一):底座和扣具结构
泡泡网散热器频道2010年3月1日 散热器是计算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主要运算硬件的散热都由其完成,有意思的是硬件发展的终极目标是消除它们的存在,不过短时间之内还不太可能。从PC的概念出现以来,散热器也一同走过了同样的历程。作为计算机中最原始的硬件之一,发展方向也和其它硬件一样,越来越集成化、高效化。如今的散热器已经不再只是单纯的机械部件,智能化模块已经有所体现,可以根据需要和环境情况自动调节工作模式。
既然短时间内都我们的计算机都要依赖于散热器,那么只有真正了解它们才能在DIY的时候发挥最大功效。下面小编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下当前PC中,散热器的主要种类和散热结构。
帮你了解散热器 底座和扣具结构篇
PC散热器在散热功能上分为很多种类,比如CPU、显卡、主板芯片组、内存、硬盘散热器等等,凡是发热量大的配件都需要散热器降温,以保证正常工作。我们关注最多的莫过于CPU散热器了,作为计算机内部最主要的发热源,尤其是可以超频,CPU的散热器更被重视,也是市场上产品最多的。不过这几年显卡GPU发展速度很快,显卡的散热同样不容小视。
工作中的散热器
散热器的工作原理大家一定都很清楚,无非就是散热设备通过与发热元件接触,把热量排除出去,说起来非常简单,但是要想实现短时间内最优化排热,还需要一定技术来实现。
●散热器简介
说起散热器的种类有很多,市场上最常见的有风冷和水冷两种,当然还有性能强悍但是比较危险的液氮等等。由于风冷散热在效果和成本上拥有非常好的平衡点,所以我们最常用的就是它。
水冷散热器和风冷散热器
水冷散热器通过循环水冷液达到降低CPU温度的效果,一般由水冷液、循环设备和散热模块组成,虽然设计好的水冷噪音低性能强,但是相比风冷造价要高出很多,而且安装麻烦日后清理也是问题。风冷的优势要明显的多不仅安装简单,而且性能也有不错的体现,所以成为主流散热设备。今天我们主要讨论就是风量散热器。
主动散热
被动散热
所谓风量散热,其实就是利用散热装置将热量发散到空气中去。由于方式不同分为主动散热和被动散热两种,主动散热就是利用风扇等手段,加速热量的挥发,它主要应用在高发热的硬件上,比如CPU、GPU等等。而被动散热就只靠散热片自动释放热量,散热速度要慢得多,所以效果也差一些,通常用在发热量小的部分以节省成本,比如主板的供电模块、北桥芯片等等。主动散热效果虽然好,但是不可避免的是增加噪音,所以一台计算机通常都采用主动被动相结合的方式,根据需求搭配以求得非常好的效果。
●不同的扣具对应不同的主板
所谓扣具就是散热器和硬件相连接的固定装置,市场上不同散热器制造商生产的扣具有很大不同,但是支持结构都受到主板制约,所以在保证扣具结构相同的情况像,不同的CPU之间散热是可以通用的。目前市场上主流结构是根据两家CPU制造商来区分的。
Intel:
英特尔的主板结构比较多,目前最常见的分为三种LGA775、LGA1156、LGA1366,数字的意思就是CPU采用的针脚数量,比如LGA775系列的CPU有775根弹性针脚。
LGA775
由于英特尔平台的主板散热器安装螺丝孔成正方形排列,所以不同的结构采用两个螺丝孔之间最小距离衡量。LGA775的孔距是72mm,通常散热器包装时标注这支持LGA775就是采用这种距离的扣具结构。目前采用这种结构的CPU主要有E和Q系列,是市场上最主流的处理器。
LGA1156
LGA1156结构主板的孔距为75mm,与LGA775结构相差很小。是英特尔最新的结构,可以支持i5、i3系列处理器以及32nm的i7。
LGA1366
LGA1366结构的主板孔距最大,达到了80mm。目前支持CPU有45nm的i7系列。
AMD:
AMD主板的结构相对比较简单,主流结构有AM2、AM2+、AM3,由于针脚是从939根过渡到940根,所以大小基本没有什么变化,散热器结构也只有一种,比英特尔方便很多。
AMD平台主板
AMD目前主流平台的散热器基本上都通用,它的螺丝口成矩形所以也没有孔距之分。
通常散热器制造商出于商业目的,会将不同的散热器扣具设计的千差万别,一般即使同一品牌也经常会有不通用的情况。
多种多样的扣具
目前市场上出售的散热器扣具支持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只针对一种结构的处理器,这种散热器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不然买到的产品不支持自己的平台就悲剧了。还有一种是多功能型,通过不同的扣具支持不同平台,这种散热器面对对象更广泛但是通常安装会比较麻烦。
多功能扣具
多平台扣具很复杂
虽然单一扣具的产品操作简单,但是无法满足玩家们的需要,所以多功能必不可少,尽管安装的时候比较麻烦。
●两种主流材料
散热器的底座在整体设计上至关重要,它是与芯片直接接触的部分,所以吸热的能力影响整体散热器效果。目前市场上能见到的散热器底座基本上都是由金属制成的,比较常见的有铝和铜两种。
铜底
铜制材料的比热容是0.39×10^3,优势在于吸收热量迅速,但是发散速度相对较慢,而且材料成本相对要高一些。
铝底
铝的比热容是0.88×10^3比铜高出两倍以上,所以能吸收更多的热量,所以发散效果更明显,而且成本比铜要低一些,不过相对的它的热量吸收速度要慢。
铜底铝片
两种材料各有利弊,所以有很多散热器都采用铜芯铝片的散热结构,用铜快速吸收热量,然后直接传递给上面的铝片(紧密结合的金属导热要迅速的多),在由铝将热量存储并发散到空气中。让两种材料相互补足,发挥出非常好的性能。
昂贵的银散热器
这里有一种材料不得不提,就是银质散热器,其实银质材料非常适用于散热,它既有铜迅速导热的能力,也有铝存储发散热量的特性。不过金属银的价格实在过于昂贵,这样一个小身材散热器售价多达万元以上,所以市场上几乎见不到它的身影。
●单一接触和混合接触
底座的材料不仅多种多样,技术也有不同,市售主流可以分为两个大类,第一种就是单一式接触。另一种是混合式接触。
单一接触:
单一接触就是指只用某种金属与CPU接触散热,虽然很多散热器都是采用这种方式,但是细节略有不同。
拉丝处理的底座
镜面抛光处理的底座
上面一张图是经过拉丝除了的底座,一般CPU和底座之间都涂有一层薄薄的硅脂来增加导热,拉丝或磨砂除了的底座可以增加与硅脂的接触面积。而经过抛光处理的底座可以与CPU更紧密的接合,一般情况下抛光过的底座散热效果要略好与上面一种,不过相应的会增加成本,所以不是所有底座都经过抛光。
混合接触:
所谓混合接触就是指散热器底座不用一种金属与芯片连接,而是让热管等混合在底座中。
C.T.T技术
H.D.T技术
C.T.T技术是国内著名散热器制造商九州风神的独家专利,而H.D.T技术则是另一个著名厂商超频三的。两种技术从本质上看没有什么区别,将打磨过的热管直接镶嵌到底座上,让热管与CPU直连,从而增加热管的利用率。两种技术只是在加工工艺和外形上有细微的差别。
这种混合式相比之前的连接方式,最大的作用就是增加了热管的利用率,而且相比之下节约了成本,但是并不是说散热效果就好,导热效果还要看散热器整体的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