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机箱电源频道 PCPOP首页      /      机箱电源     /      新闻    /    正文

告别人类第1台电脑 PC机箱腾飞的30年

    泡泡网机箱频道5月20日 即将在6月1号开始的COMPUTEX 2010台北电脑展,以30周年为主题,盛世空前。30年对于IT行业来说不长也不短,有些产品是近些年才出现的,有些则是IT的老牌传统产业,譬如个人电脑的发展,就要远远超过30年这个范畴。

告别人类第1台电脑 PC机箱腾飞的30年

    一提到个人电脑,就不得不令人想到那个装在硬件的外壳——机箱。30年前不被人重视的机箱,如今已经成为个人电脑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甚至于有人相比CPU、主板等核心硬件,更爱机箱。

告别人类第1台电脑 PC机箱腾飞的30年

    上图这个就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阿塔纳索夫-贝瑞计算机(Atanasoff-Berry Computer,简称ABC),为艾奥瓦州立大学的约翰·文森特·阿塔纳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和他的研究生克利福特·贝瑞(Clifford Berry)在1937年至1941年间开发。在那个时代,还没有人能够想到机箱是何物。

    作为PC硬件中体积最大的组成部分,前几年机箱在市场中并不受重视,甚至是没有销售痕迹,而最近这20年,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你可以在任何装机市场中看到机箱的身影。

    当电脑和电视、冰箱一样普及开来,任何周边的硬件都会快速发展,为了更好的迎合用户需求,机箱这个硬件的宿主,样式上也在不断的翻新中,不过我们所看到的更多都是ATX结构的,那么机箱发展这些年,就只出现了ATX吗?

告别人类第1台电脑 PC机箱腾飞的30年

    机箱到底有哪些作用?

    首先,它提供空间给电源、主机板、各种扩展板卡、软盘驱动器、光盘驱动器、硬盘驱动器等存储设备,并通过机箱内部的支撑、支架、各种螺丝或卡子夹子等连接件将这些零配件牢固固定在机箱内部,形成一个集约型的整体。

    其次,它坚实的外壳保护着板卡、电源及存储设备,能防压、防冲击、防尘,并且它还能发挥防电磁干扰、辐射的功能,起屏蔽电磁辐射的作用。

    再次,它还提供了许多便于使用的面板开关指示灯等,让操作者更方便地操纵微机或观察微机的运行情况。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ATX机箱、ATX电源、ATX主板,这类的词汇。可以说机箱电源的结构与主板密不可分。毕竟主板是机箱中最大的房客,它的构造直接影响到机箱的结构,往往主板的制造与机箱电源具有统一的结构规范约束。

    如果我们要是以结构去区分主板,则会显得太笼统。但我们将这种分类放到机箱上,则显得比较合适。因为决定机箱的变数实在不多。但它每一次的改变,都会对整个IT业界造成巨大的影响。

    根据年代的不同,不同的主板结构决定了机箱的结构,这不光是电脑性能的改善,也是外观的改变。

  IBM PC后来居上,其实早在1976年3月Apple公司就发布了Apple I型微型计算机,后来Apple I的改进机型Apple II风靡一时,取得了不错的市场表现。直到1980年7月IBM PC之父埃斯特利奇带领一个负责“跳棋计划”的13人小组秘密来到佛罗里达州波克罗顿镇的IBM研究发展中心,才开始研发后来被称为IBM PC的产品。1981年8月12日,埃斯特利奇在纽约曼哈顿中心区沃尔夫饭店底层的礼堂宣布IBM第一台PC诞生。这是个开创计算机历史新篇章的伟大时刻。第一台IBM PC采用了主频为4.77MHz的Intel 8088,操作系统是Microsoft提供的MS-DOS。IBM将其命名为“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不久“个人电脑”的缩写“PC”,成为所有个人电脑的代名词。有人说:PC的历史就是IBM 80年代的历史。

  1982成为IBM PC展示其巨大魅力的演出年度。IBM原来预计在一年中售出241683台PC,然而用户的需求被大大低估了,实际上一个月的订货量就超出了预计。这一年IBM PC共生产了25万台,以每月2万台的速度迅速接近Apple II的产量。采用开放的系统,是PC迅速称雄最关键的一步棋。第一台PC采用了总线技术和零散的部件(即“开放标准”),IBM还公开了PC除BIOS之外的全部技术资料,并通过分销商传递给最终用户。这一系列开放措施极大地促进了个人电脑的发展,同时也给兼容机制造商开辟了巨大的空间。

IBM PC之父埃斯特利

  1983年1月3日出版的《时代周刊》破天荒地将PC列为“年度风云人物”,《时代》周刊写道:“有时候,在一年中最有影响力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过程,而且整个社会都普遍认定,这一过程将改变所有其它的进程。……因此,《时代周刊》将PC选定为1982年的年度人物。”

  IBM在1983年3月8日发布了PC的改进型IBM PC/XT,凭借XT,IBM市场占有率超过76%,一举把Apple挤下微型电脑霸主的宝座,当时的占领PC市场的除了IBM公司,还有7家小公司。由于IBM所占市场份额巨大,所以有人称PC市场是IBM和7个“小矮人”,有人就称IBM为“蓝色巨人”。IBMPC/XT它带有一个容量为10MB的硬盘,这是硬盘第一次成为PC的标准配置。XT预装了DOS 2.0系统,支持“文件”的概念并以“目录树”存储文件。

  1984年8月,IBM推出更先进的IBM PC/AT,支持多任务、多用户,增加了网络能力,可联网1000 台PC。至此,IBM彻底确立了在微机领域的霸主地位。1987年4月,IBM推出基于386的IBM Personal System/2(PS/2)个人电脑系列。从这款产品开始,3.5英寸软盘驱动器成为PC的标准配置。

告别人类第1台电脑 PC机箱腾飞的30年

创世纪的产品 IBM PC

    1981年8月12日,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永远纪念的日子,IBM正式发布了历史上第一台PC,从此人类就进入了个人电脑时代。PC已经融入了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各个角落,试想一下在今天,如果没有PC,世界将会怎样?让我们再看看这个创世纪的产品——IBM PC。

    始于1981年第一台IBM PC的问世。IBM先后推出过的主力产品有PC/XT、PC/AT、PS/2系列,以及PCjr、PS/1等辅助产品。在这期间IBM在台式机技术上有过“微通道架构”的尝试和波折,但是台式机的组件和功能最终走向标准化,在外形上也趋于稳定。

    1984年8月,IBM推出更先进的IBM PC/AT结构,支持多任务、多用户,增加了网络能力,可联网1000台PC。至此,IBM彻底确立了在微机领域的霸主地位。

第一台286诞生,IBM出品,从此PC进入了普及年代。

    1987年4月,IBM推出基于386的IBM Personal System/2(PS/2)个人电脑系列。从这款产品开始,3.5英寸软盘驱动器成为PC的标准配置。而由此兼容机的概念也随之盛行。

    其实这个称呼,在现在看是显得有点混乱了。“兼容机”这个概念是80年代PC刚出现的时候,用IBM机器作标准来区分的,IBM的机器称为标准AT机器,其他所有的能和它提供相同功能和交换文件处理的,无论有没有牌子都称为兼容机。

国内较早的品牌机

    但到了90年代,慢慢就把打上牌子整机出售的都叫品牌机,把自己购买配件或装机店推荐配置组装的电脑,都称为兼容机了。中国国内其实没有一家可以算真正PC品牌机制造商,包括联想和方正等,因为电脑核心技术都控制在美国、日本等国家里,生产线也多在外国,国内的基本是来料加工和组装,然后打上自己的品牌出售。

    而这个时候,机箱也被单独列出成为了采购单上的产品。可当时的机箱并没有什么选择空间,兼容机箱生产厂商也都按照IBM XT标准制造机箱。

    当电脑真正走入我们的生活后,机箱的标准也逐渐成为名词出现在各个DIYER的口中。并且最开始接触到的就是AT结构的机箱。

AT机箱在给系统提供散热性能上 已经力不从心

    AT标准在发展过程中也不断的在变化、完善,在此之后推出了Full AT、Baby AT和LBX Full AT等标准,但由于AT标准中CPU位于众多扩展插槽的后面会妨碍到今后全长型扩展卡的使用,再加上机箱内没有明确的散热气流通道,CPU散热不很理想,因此一种全新的标准——ATX规范于1995年诞生。

    在进入PII时代以后,AT结构的机箱在散热方面已经不能满足高热量处理器的散热问题,所以INTEL在这一年推出了ATX标准,ATX标准将AT和BABY AT主板从新进行了设计,并且将靠近电源风扇的一边,可以解决散热问题,而也就在这同时,我们以前习惯的卧式机箱变成了立式机箱,并加入了休眠,唤醒等功能。而在这期间ATX标准也不断变化,不过机箱却在也没有变革过,ATX机箱一直保持这个状态至今。

    随着CPU、GPU、内存等核心配件技术的突飞猛进,在给人们带来高速享受的同时,不容忽视的高频核心配件所产生的高发热量,也在困扰着我们。可以预见,照此发展下去,传统ATX架构是不能持续满足这些核心配件散热要求的。

    而正是看到了这一点,Intel推出了BTX架构。所谓BTX,就是Balanced Technology Extended的简称。是Intel定义并引导的桌面计算平台新规范。

    BTX架构,可支持下一代电脑系统设计的新外形,使行业能够在散热管理、系统尺寸和形状,以及噪音方面实现非常好的平衡。BTX新架构特点:支持Low-profile,也即窄板设计,系统结构将更加紧凑;针对散热和气流的运动,对主板的线路布局进行了优化设计;主板的安装将更加简便,机械性能也将经过最优化设计。

    基本上,BTX架构分为三种,分别是标准BTX、Micro BTX和Pico BTX。

    BTX在制定规格的时候就已经考量到不同种类的计算机有不同的需求,所以一开始就制定了三种BTX规格,分别是BTX、MicroBTX及PicoBTX,其实差别很简单,三种BTX的宽度都相同,都是266.7mm,不同的地方在于长度大小。

未来新趋势 业界首款纯BTX机箱现市场
 
BTX主板与ATX主板对照图

    从尺寸上来看全系列的BTX平台主板都没有比ATX主板小,所以BTX的发展并不为更小的桌上型计算机,但较具弹性的电路布线及模块化的组件区域,才是BTX的重点所在。

    几年前我们在市场中很容易能够找到这样的机箱,纯粹的BTX结构,上图是当年永阳的YY-4301机箱,属于MicroBTX架构机箱。

    BTX机箱相比ATX机箱最明显的区别,就在于把以往只在左侧开启的侧面板,改到了右边。而其他I/O接口,也都相应的改到了相反的位置。

    在最终确定了ATX结构大环境下,机箱开始向应用端发展,当然,这也取决于核心硬件厂商的发展之路,如今个性化PC已经成为主流,在用户需求面前,机箱的样式逐渐出现了ATX中塔式、ATX全塔式、mini型、HTPC等四类应用规格。

TtElement S(VK60001N2Z)机箱

中塔式AYX机箱

联力PC-A77F机箱

全塔式ATX机箱

联力PC-Q07机箱

mini型机箱

酷冷影音先锋RC-262机箱

HTPC机箱

    原本单一的硬件外壳,到现在通过应用端的需求,发展成以上四种不同的模样,内部结构也各有不同,所搭配的主板当然也分为ATX、M-ATX以及mini ITX这三种。

    在这个宣扬个性化的时代,传统的机箱样式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即便功能上大相径庭,但只要谈到工业设计,机箱厂商就会跃跃欲试,想要传达给用户的是:我能做出你想不到的机箱来。

TtLevel 10机箱

Tt Level10机箱

TtLevel 10机箱

联合宝马设计团队共同打造

联力PC-888机箱

联力PC-888 机箱中的七星酒店

联力PC-888机箱

内部硬件的位置大相径庭

    其实所谓全塔式机箱,其内部所支持的主板规格依然是ATX结构,只是在机箱结构上有所改善,更加便于机箱内硬件的散热问题。外观上的改变,让看惯了传统机箱样式的人们眼前一亮,这种吸引力确实很强,而且今后随着更多设计新颖的机箱出现,视觉享受才刚刚开始。

    除了外观上有更多更酷的选择之外,玩家群体的崛起,让机箱厂商有更多的事可做了。当今玩家对于硬件及周边产品的要求可以用苛刻来形容,一台标准的玩家机箱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特点:支持背板走线、内部黑化、电源下置、免工具安装设计、多散热风道等,这些是最基本的。

TtElement S(VK60001N2Z)机箱

Element S机箱内部结构

振华冰山之星 SF-1000R机箱

振华冰山之星SF-1000R机箱红色内饰

银欣SST-FT02S机箱

不同于传统机箱的内部结构

    打破传统的内部架构设计让玩家们欣喜,譬如上图银欣出品的FT-02,倒转90度的烟囱式设计风靡全球玩家圈。

    通过简单的回顾你会发现,机箱原本不被人们重视,最初只是用硬件组建一台PC,至于放在哪里?桌子上就行。后来品牌商出现了,他们要将PC整体包装起来销售给企业和个人,这时候CPU、主板等硬件都被放进了一个小盒子里,那就是最初的机箱。随着硬件技术的发展,普及化加速,性能已经不是厂商们关注的焦点,整合方案可以让更多消费者接受,这时候真正进入了机箱的发展时代,各式各样从应用端传达来的信息,让机箱厂可以根据需求来量身定做。■<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