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已死!和Athlon XP一起走过的日
AMD于10月24日正式公开了最新roadmap蓝图,其中最具震撼性的改变就是正式宣布了Athlon XP处理器的死亡,并增加数款新90nm制程产品计划。
其实,早在System Builder Summit 2004上就有消息称,AMD确认将不会为Athlon XP处理器开发支持PCI Express的接口,而Athlon XP本身也可能将在2004年逐步淡出市场。
现在,传闻得到了证实。最新roadmap显示,未来AMD将在桌面处理器市场全力推进针对面向低端的Sempron系列——新的发展计划中已经不再提到Athlon XP,而根据04年6月份的roadmap,Athlon XP本是应该存活到2005年下半年。
可惜Athlon XP死了,Barton亡了。
从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旧蓝图中Athlon XP被延续到05年下半年不过是为满足清理库存之需,仅此而已。在DigiTimes的报道中曾引述台湾制造商消息,“AMD将于明年初放弃130纳米技术产品,全面转入90纳米工艺”,这更佐证了Athlon XP的冤屈。
当初Athlon XP为“As market requires(满足市场需求)”将可能存活到05年末,今天看来,只不过是一句美丽的谎言。
这是更早的一张蓝图,我们可以看到当日毒龙与今天的Athlon XP,在死因上存在着多么惊人的相似。
不过,无论事情真相究竟如何,AMD为我们所带来的利益是显而易见的。虽AMD不具备Intel那般实力,然两强相争不仅使得了当前处理器技术快速发展,让我们的PC不断更“芯”加速,更让我们一再体验到价格暴降的喜悦。没有AMD,CPU的发展会迟缓许多。
我们应该感谢Intel,我们更要感激AMD。因而,借助这个机会让我们再次共同回顾AMD的奋斗史、回顾那些经典、回顾曾经的辉煌吧。<
自从当年仙童三分以来,AMD逐渐成为Intel处理器唯一竞争对手,战了再败、败了再战,33年来一次次奋力举起手中的武器,以自己的悲怆同时促就了CPU技术和市场两方面的快速发展。
左为AMD创始人桑德斯,右为AMD现任CEO鲁尔兹
AMD创办于1969年,总公司设于美国硅谷,在美国纽约股票交易所上市(代号AMD),除了在世界各大城市设有办事处之外,还在美国、欧洲、日本及亚洲等地设有生产中心,是排位在INTEL公司之后的世界第二大CPU制造商。
在X86时代,AMD一直蛰伏于英特尔身后,为英特尔代工生产微处理器。同时,AMD还从8080处理器就开始实施仿制之路,产品推出时间和INTEL相比并无明显差别,以致那个年代大家只知道有286、386和486,但并没有多少人进一步了解品牌问题。
在486之后,Intel终于觉醒并终结X86命名方法,利用Pentium和Pentium MMX不断追杀尾随者,以至于当时AMD以外的几家处理器设计商如Cyrix、IDT和NexGen等等,纷纷撤离了PC处理器领域。AMD则不屈不挠的选择了继续抗争之途,不仅没有倒下反而完成了从代工者向品牌制造商转换的过程,并最终成为Intel最有力的竞争对手。
K7 1.0G内部
缩略图尺寸:400×180
1995年,AMD收购了芯片设计公司Nextgen之后不断推出自己的K系列处理器,并于1999年6月推出了传闻已久的K7微处理器并将其正式命名为Athlon。2000年3月6日,AMD更是顺利推出了1GHz Athlon处理器,在业界第一个跨过处理器千兆主频大关。
Athlon是AMD第一次摆脱Intel处理器架构的产品,它的出现,让DIY用户在选择上有了更大的空间,而AMD与Intel的性能之争更成为两大派别津津乐道的辩论赛。
千僖之年,当Intel的I820芯片组内建的RDRAM接口出现严重缺陷时,AMD发布了采用0.18微米生产工艺的新一代Athlon处理器——面向低端市场的Duron(毒龙)和面向中高端市场的Thunderbird(雷鸟),以优异的性能和出色的超频能力,再凭借远低于同频率赛扬的售价,受到零售市场前所未有的支持,从此开始拥有大批铁杆Fans并且每天都在大量增长。
在随后的日子里,随着AMD的不断努力,这些Fans们在各种论坛上叫板Intel支持者的底气也愈来愈足。2001年10月,AMD又推出了Athlon XP处理器,Barton就是其中最具影响力的一款。<
1、K5
K5是AMD公司第一块自行设计的处理器,0.35微米,430万个晶体管,181平方毫米,有75MHz、90MHz、100MHz、120MHz不同的时钟频率。但推出时间太晚,刚推出就面临淘汰的命运。
2、K6
K6是AMD公司并购NexGen公司之后制造的第一代K6处理器。0.35微米,66MHZ外频,880万个晶体管,MMX指令,162平方毫米,166-266MHz的时钟频率,CPU插座使用socket7结构,性能达到了低频的PII处理器,但发热量较大。
3、K6-2
1998年5月,AMD公司发布了新一代K6-2,也称为K6-3D,与以往的K6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它增加了AMD 3DNow!和超标量MMX技术,另外它还正式支持100MHz系统总线。从测试来看,它的整数和浮点运算速度均与同频Pentium Ⅱ 不相上下,再加上AMD始终保持比Intel 同档CPU便宜25%的承诺,这种CPU对一般的用户可能有较大的吸引力。
K6-2 CPU采用0.25微米工艺制造,芯片面积81平方毫米,片内集成930万个晶体管,64K L1 Cache,支持Socket 7/Super 7平台,在制造工艺上似乎没什么新奇之处。但K6-2采用了3DNow!新技术,给Socket 7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它们得以继续和Intel的Pentium Ⅱ 共存。
在K6-2中增加的功能包括:超标量MMX核心,在一个时钟周期内可以解码并执行两条MMX指令,而且不受指令配对的限制;24组专门用于3D加速的新指令集,类似于SIMD(单指令多数据),一条指令可以处理多个浮点运算数据,从而加快3D图像处理、波表合成等操作的速度;100MHz外部总线,提高了CPU与L2高速缓存和DRAM之间的传输速度,进而提高整体I/O执行效率。
从技术上讲,AMD K6及K6-2的许多设计,如超标量RISC86微结构、分支预测执行、逆序执行、同一时刻发出6条指令等,在整个微处理器业界都是领先的。更为重要的是,AMD K6-2以更为低廉的成本提供了与Slot 1相同的带宽,而相比之下,采用非开放式Slot 1标准接口则要面临整体基础结构,包括主板、芯片组和系统设计方面的全面更新。从某种意义、某种程度上讲,K6-2使Socket 7获得了新生。
既然AMD具有价格上的优势,Intel理应占尽性能上的领先。AMD访问二级缓存的速度可达100MHz,而Intel却能达到钟频速度的一半(譬如主频为350MHz,则访问二级缓存的速度可高达175MHz)。不过在实际使用中,AMD和Intel在性能上难分伯仲。
4、K6-3
AMD CPU自从K5对Pentium,K6对Pentium MMX,K6-2对PII以来一直是以其一样的性能,低于INTEL 15%或以上的价格和INTEL竞争,以其极高的性价比赢得了市场。
在AMD K7正式推出之前,为了和INTEL新一代的PII相抗衡,AMD于1999年初推出最后一代Super 7主板的CPU——AMD K6-3。
AMD公司于1999年2月22日推出K6-3,其主频达到500MHz。采用0.25微米工艺制作,将K6-3的处理内核与主频速度相同的64KB L1高速缓存和256KB L2高速缓存集成在一个芯片上,从而使的速度不受100MHz Socket 7插槽总线速度的限制。主机板上还可配有100MHz总线速度和容量至少为512KB的L3高级缓存,使得K6-3高速缓存的总容量增加,从而大大提高了K6-3的系统性能。
K6-3在体系结构上继续引用MMX和3D Now!指令集,插槽采用有原先Socket 7改进成的Super 7接口。这可能是Super 7主板时代最闪亮的光辉,同时也告示我们Super 7主板时代的结束。
现在AMD K6-3称其L2缓存为CPU主频的速度,这也就是说在300MHz下,PII的L2缓存速度为150MHz,而K6-3的为300MHz,整整提高了一倍。
5、K7
Athlon的内部结构中有包含64KB指令和64KB数据组相连的L1级两路Cache。高速的64位系统总线接口,首次采用200MHz的总线。在外部引脚封装上采用与Slot1 兼容的SlotA 。
Athlon依然集成了MMX、3DNow!处理部件,并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扩充,增加了24条新的指令以支持信息处理中频繁使用的一些技术。
AMD Athlon处理器的第七代架构、超标量浮点单元及200MHz带宽系统总线使其性能达到了以前x86处理器从未达到的水平。无论在浮点运算、整数运算,还是三维多媒体性能等方面,AMD Athlon处理器都大大超出了Intel的Pentium III系列。<
AMDC8080A
AMD8088-2-BQA
AMDAMZ8002
AMDD8086
AMDD8086-2
AMDC80186-3
AMDC80286-1-C2
AMDCG80286-8-C2
AMDAm29000-25GC
AMDAm29030-25GC
AMDAm29040-33GC
AMDA80386DXL-25
AMDA80386DXL-33
AMDNG80386SX-25
AMDNG80386SXL-33
AMDNG80386DX-40
AMDA80486DX2-50
AMDA80486DX4-120<
AMDK5PR75ABR
AMDK5PR133ABQ
AMDK6200ALYD
k6-300A
k6-3
AMD Athlon
palomino核心的Athlon xp 2000+
AMD在Athlon XP中率先使用了QuantiSpeed体系结构,可以使CPU执行单元能够在单位时钟周期内接收到更多的任务请求,这样就可以在每个时钟周期内完成更多的浮点操作,满足密集计算的应用要求,尤其会令媒体应用和3D模拟应用收益良多。
Athlon XP剑锋直指Intel的P4系列处理器,我们可以从许多媒体评测报告中看到二者对抗的情况,最常见的结果是——相同标识频率下AMD Athlon XP比Intel Pentium 4 快许多,正如当年著名的硬件评测站TOMSHARDWEAR就曾直言不讳的表示,“新的AMD Athlon XP……将更贵的Intel Pentium 4打得满地找牙”。
Athlon XP,的确是一代经典。
Barton则更是经典中的经典,它采用Athlon处理器的第七代核心,集成5430万晶体管(与Thoroughbred相比提高1680万),另外还增加了256KB二级缓存,使二级缓存的总存量达到了512KB。
Barton,不仅性能突出,超频能力较好,同时还具备省电、低发热等突出优点,一改AMD处理器发热量较大的痼疾,使得DIYer们对其喜爱程度达到了一个空前的等级。以Barton2500+为例,其受关注程度从问世那一刻起始终处于平稳增长状态。
Barton,历时33年锤炼出来的经典,绝对是AMD的一座里程碑。
让Barton在花开最灿烂之时死去,又何尝不是一种幸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