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TI挑战极限性能之颠!X850XT PE评测
分享
● 像素处理引擎
3D处理过后,我们就要进入2D处理的环节了。这里称之为2D,并不是和前面我们提到的2D处理引擎相同。这里是指将3D运算结束以后,在像素级别进行的处理过程。这个过程我们也已经非常熟悉了,这就是经常被提到的Pixel Pipline(像素处理管线)。
X800系列显示芯片的像素处理管线一共有16条,这比原来的R9800XT上的8条增加了一倍,这就意味着在理论上,即使频率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也能有一倍的像素处理能力的性能提高。
像素处理管线的架构图
我们看到在这16条管线上,ATI采用了4组4条的设计。这样的设计不仅可以更加有效的控制管线条数,也可以保证在其中一条失效的时候,不至于被迫放弃整个芯片,而仅仅屏蔽掉其中的一组就能作为X800Pro或者标准版来出售了。
一组像素处理管线架构图
一个独立的像素处理单元的架构图
我们看到,在像素处理的环节,其复杂度远远超过了前面的顶点处理部分。因为在一个场景中每时每刻都要运算的数据点是海量的,而且这些点包含的信息也绝不仅仅是一个坐标而已。它还包括颜色、亮度和其他点的关系在内的各种数据,这些都要进行不断的运算。这也是为什么在像素处理部分的管线需要16条,而顶点处理部分则仅仅用6条的原因。<
0人已赞
第1页:ATI挑战极限性能之颠!X850XT PE评测第2页:ATI挑战极限性能之颠!X850XT PE评测第3页:ATI挑战极限性能之颠!X850XT PE评测第4页:ATI挑战极限性能之颠!X850XT PE评测第5页:ATI挑战极限性能之颠!X850XT PE评测第6页:ATI挑战极限性能之颠!X850XT PE评测第7页:ATI挑战极限性能之颠!X850XT PE评测第8页:ATI挑战极限性能之颠!X850XT PE评测第9页:ATI挑战极限性能之颠!X850XT PE评测第10页:ATI挑战极限性能之颠!X850XT PE评测第11页:ATI挑战极限性能之颠!X850XT PE评测第12页:ATI挑战极限性能之颠!X850XT PE评测第13页:ATI挑战极限性能之颠!X850XT PE评测第14页:ATI挑战极限性能之颠!X850XT PE评测第15页:ATI挑战极限性能之颠!X850XT PE评测第16页:ATI挑战极限性能之颠!X850XT PE评测第17页:ATI挑战极限性能之颠!X850XT PE评测第18页:ATI挑战极限性能之颠!X850XT PE评测第19页:ATI挑战极限性能之颠!X850XT PE评测第20页:ATI挑战极限性能之颠!X850XT PE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