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清研究:盗梦空间完全深入分析汇总
泡泡网CPU频道9月8日 随着《Inception》(盗梦空间)的上映,最近国内观众掀起了一股盗梦空间热潮。各种关于电影剧情结构的分析和争论层出不穷。虽然高清版还未推出,但作为热门电影,笔者还是把网上各方观点整理一下,给已看过片子同时对剧情有兴趣的玩家们一个探讨。本文的主要内容收集于论坛网友以及互联网信息,不代表本站观点。另外如果还没有看片又怕剧透的朋友,请略过此篇文章。
进入正题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盗梦空间的导演——克里斯托弗.诺兰。他生于伦敦,7岁时就开始使用父亲的小型摄像机试着拍摄。1989年,他的超现实主义短片《塔兰特拉》在美国公共广播频道上映。在伦敦读大学时,他与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组织了“16毫米”社团。
大导演诺兰
克里斯托弗·诺兰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电影——超低成本的《追随》,于1999年在伦敦上映。这部粗加工的影片在电影节上的轰动给诺兰带来了巨大的成功。2000年,《记忆碎片》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美国的票房总额为2600万美元。通过诺兰及其朋友事先从销售商那里得到的预测,这种类型的片子如果可以卖出400至500万美元就可以说是一个很高的票房了。
08年大热的《黑暗骑士》
《记忆碎片》在各大电影节上连连获奖。虽然凭借《记忆碎片》、《白夜追凶》等这样的心理惊悚片奠定了他新锐导演的地位和非常敏锐的角色感及超自信的导演风格。之后,他又推出了《蝙蝠侠:侠影之谜》,获得了35位影评人86%的认同率,另外还有超过了横扫全球票房的《星战前传Ⅲ》。
《致命魔术》拍摄
2006年的导演作品《致命魔术》以其诡异的气氛和精细的结构再次赢得了影评人和影迷的心,而2008年,新一部《蝙蝠侠前传2:黑暗骑士》几乎是赢尽了票房和口碑,是比前作《侠影之谜》更为黑暗和成熟的作品,令全世界都掀起一股“蝙蝠”狂潮。
2010年诺兰再次出山,带来自己的新片《盗梦空间》。
电影刚一上映,就在各方网友中掀起了争议的狂潮,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关于主角Cobb和Ariadne去到的Limbo(电影中译为潜意识边缘)到底是真正的Limbo,还是Cobb的第四层梦境。网上流传一张图,因为编剧是诺兰自己,所以传说这是他关于梦境设计的手稿。
网上流传的诺兰梦境结构手稿(点击看大图)
如果这张手稿属实,那么很明显,剧中表达的意思就是导演的意图。没有第四层梦境,Cobb和Ariadne去到的就是Limbo,Saito迷失的地方也是Limbo。这张图还把梦主和人物关系画了个清楚,下面简单解析一下。
第一层:梦主Yusuf(药剂师),梦境雨天的城市,这里主角一行受到了Fischer(网上流行称之为“富二代”,也就是Inception的对象)潜意识里武装防卫者的意外攻击。被迫短暂建立印象后突围,车上进入第二层梦境。
第二层:梦主Arthur(主角的搭档),梦境是封闭酒店,在这里众人取得Fischer的信任并带他进入第三层梦境。
第三层:梦主Eames(伪装师),梦境是雪山,这里其实是要引导Fischer进入自己的潜意识里,利用他的自主意识进行Inception。不料出现意外,Cobb潜意识里的亡妻MAL出现,打死了Fischer。Fischer掉入了Limbo,而Saito这时因为在第一层受伤过重,也死亡掉入Limbo。Cobb和Ariadne不得不也进入Limbo寻找Fischer。
Limbo层(潜意识边缘):进入这里的特征是海滩,这是一个不稳定的世界。这里两人最后救回Fischer,通过同步kick,回到了第一层梦境。而主角Cobb则继续留在Limbo,找到已经老去的Saito,一起返回现实世界。
最终结局是大团圆结局,结尾导演耍了一个花招,留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也就是著名的陀螺是否停转的问题。结构图如果属实,以上就是导演的真正意图,而对于这部片子,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各方网友的观点。
网友:首先,主角开始身处的“真实世界”就是真实世界,如果把整个片子设想为一个大梦境,那任何设想都成立,也都不成立,无法立证,也无法否定。而且,梦主是谁,也无从知道。设计这种混乱的世界观应非创作团队本意,因此,首先,真实世界就是真实。
网上流传的这张“结构图”其实和“手稿”概念相似
关于孩子,处理手法的确很梦幻,可能是导演刻意为之。有人说孩子没长大,没换衣服等等。如果注意最后字幕演职员表,可以发现两个孩子有3岁和5岁之分,因此年龄差距是两岁,只是一般不容易注意到。所以,拿孩子没长大证明主角最后身处梦境不成立。
最后的三层梦境(暂且不算LIMBO),梦主看来分别是不同的人。第一层雨天的城市,梦主药剂师。第二层,貌似是Arthur。第三层,明确说了是伊姆斯的。另外,除了Architect的Ariadne可以设计梦境,梦主是可以改设计的。例如Arthur改变楼梯层间,伊姆斯改设计加通风管道等。
关于LIMBO,很难确定的一个区域,不清楚是每个人都有自己的LIMBO,还是所有人LIMBO都是共享的,不存在梦主。在主角和MAL最开始的LIMBO里,没有防御者。而在saito的LIMBO里,明显是有手下的。主角和Ariadne去到的LIMBO,似乎和saito的LIMBO不一样。有一种说法是,主角在第一层的水里淹死,通过这种方式以死亡去到saito的LIMBO,如果是这样。那么LIMBO也有梦主,第一个LIMBO的梦主应该是主角。
关于Fischer的Inception,之前似乎众人开会的时候多次提到,Inception最好是由Fischer自行想到,不应该是强行植入,和Fischer意愿想违背的idea会受到强烈抗拒。众人似乎只想到了通过第一层和第二层的连环暗示,比如修复Fischer和父亲的关系,制造教父争权维持公司等等的现象,都是暗示,引导Fischer自身产生idea。而这个idea恰好是Fischer自己的愿望。剧中提到了“见机行事”。第三层梦境,说到了要Fischer自己的潜意识里去开启想法。而这个潜意识到底是什么,众人也没底,因此伊姆斯提到了“我也想看看里面到底是什么”。
而最后Fischer的潜意识,其实是他内心的渴望,对父爱的渴望。他更加注重的是亲情,而不是金钱。这点在片中教父要和他讨论遗嘱被一口拒绝可以看出。而这样的结果对他来说,很好。因为,在他的记忆里,得到的是一份父爱,而不是压力和责怪。父亲真正的遗嘱是代表着慈爱的风车,他会带着这种美好的回忆走完人生,不管他金钱上会有什么损失,这对于他来说都是好事。
关于卧轨两人年轻的问题,我的理解是这是剧情没进展到那一步导演的手法。最后他们说“我们在LIMBO一起老去了”的时候,有两只苍老的手在卧轨的时候连在一起的镜头。这应该才是当时卧轨的真实场景。
最后的结局应该是主角回到了真实世界,首先全剧孩子都没有正脸,说明在主角印象中孩子的脸是模糊的。而最后终于孩子转过了脸,应该是导演给了一个暗示,阴霾终于过去了,新的生活要开始了。至于陀螺,虽然没有给明确结尾,但是最后明显是失去重心要倒的前奏,和之前一个镜头类似。而在saito的LIMBO里,陀螺一直转动的时候,明显和最后不同。
网友“雪猹”:这个故事发生的缘由也很清晰。明线,是Saito想做掉竞争对手菲舍的公司,所以雇佣了盗梦者柯布完成这个任务,而柯布和他的团队想出的办法是在菲舍的脑海中植入一个“我不要继承父业”的潜意识,而柯布身背谋杀妻子梅尔的罪名,为了洗脱罪名,返回家中与子女相聚,所以接下了这个被他人认为是不可能的任务,同时梅尔由于生活在柯布的潜意识中,不断对柯布进行着干扰。
暗线,是柯布当年由于在妻子身上试验了“植入想法”这个潜意识行为,对妻子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困扰,并最终导致妻子自杀,他自己在背负杀妻罪名的同时,也背负了沉重的心理负担,久久无法挣脱,不过到影片的最后,他终于走出了自己的梦魇,回归了正常的现实生活。(这一点还有待讨论,后面详述)
第一层梦境:街头
梦主:优素福
造梦者:阿丽雅德尼
人物:柯布、菲舍、Saito、阿瑟、伊姆斯、阿丽雅德尼、优素福
影片中交代得很清楚了,大雨磅礴的街头,是因为优素福在飞机上喝多了免费的香槟,给尿憋的……第一层梦境一般与现实结合得比较紧密,所以整个梦境是普通的街头,这个梦境是由阿丽雅德尼告诉优素福的(影片中有阿丽雅德尼给优素福介绍梦境的镜头),但是由于优素福憋尿,造成梦境中大雨磅礴。这一点证明了上面提到的世界观规则第三条:梦境可以由造梦者帮助梦主构成,但梦主也可以修改环境。这一点后面也有发生。另外,以优素福为梦主的主要原因是需要他在这一层提供更稳定的镇静剂以供大家进入更深层的梦境。
在这一层,众人受到了菲舍潜意识形成的防御者的猛烈抵抗,这是由于阿瑟调查的失误,没有想到菲舍受过这种训练,所以整个任务的进程被彻底打乱,本来众人有一个星期的时间可以在菲舍潜意识里植入想法,由于防御者的不断围攻,他们只剩下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而Saito的意外受伤也让他们不得不尽快完成任务。
大街上突然驶入的火车,是柯布潜意识中的梅尔对他形成的第一次干扰,这是因为当年他们俩在潜意识中是用卧轨自杀的方式脱离梦境的。但这个时候梅尔本人并没有出现,原因后述。
由于原计划受到干扰,众人不得不临时修改计划。因为无法直接在菲舍脑海中植入想法,于是引出布朗宁(伊姆斯伪造的)这个人物,通过伪造他对菲舍家族的背叛,让菲舍对自身产生怀疑,进而对父亲的真正遗嘱产生兴趣。优素福在菲舍钱包里搜出的菲舍童年照片给了众人一些启示。于是他们决定继续引导菲舍进入下一层梦境,同时启动“查尔斯先生”计划。而从下一层梦境“穿越(Kick)”回到这一层梦境的方法是让优素福开车冲下桥梁。(从这一层梦境回到现实中——也就是飞机上——的方法是等镇静剂的作用消失,之前优素福有交代他可以精确控制镇静剂的剂量)
以上是第一层梦境的情况。
第二层梦境:酒店
梦主:阿瑟
造梦师:阿丽雅德尼
人物:柯布、菲舍、Saito、阿瑟、伊姆斯、阿丽雅德尼
第二层梦境相对第一层梦境要更加封闭,但是又不脱离现实社会,所以住满了人的酒店就是最合适的封闭空间。这一层的梦主是阿瑟,造梦师还是阿丽雅德尼,所以他们俩出现在酒店大堂,而且阿瑟后面的台词也交代了他是梦主。(还趁机偷了阿丽雅德尼一个香吻)而阿瑟对梦境的改造体现在他在安全通道里与防御者搏斗时,建立了一个死循环的“潘洛斯楼梯”。
这一层梦境的关键,是柯布扮演的查尔斯先生需要告诉菲舍,他这是在做梦,从而令菲舍认为之前那个被绑架的梦是现实,产生的效果是菲舍会无意识中与自己的潜意识产生抵抗。注意,这个抵抗的效果并不是减弱防御者,而是为了让菲舍对他们言听计从,更加顺利地进入下一层梦境。这一招有风险(电影中交代柯布以前失败过),但不失为“欲擒故纵”的妙招。
由于在上一层梦境里柯布用布朗宁对菲舍造成的一些影响,所以这一层的布朗宁是由菲舍的潜意识产生而不是伊姆斯假扮的,在他的潜意识里已经对布朗宁产生的怀疑,所以这里布朗宁的行为符合了菲舍的“猜想”,再加上柯布等人的煽风点火,使得菲舍决定寻找真正的父亲遗嘱。
在这一层里柯布两次看到了自己的子女,这是他的潜意识对他造成的更深层的影响,还差点导致他对菲舍的说服失败,不过还好的是梅尔仍旧没有出现。
由于在上一层梦境优素福已经开车冲下了桥梁,造成失重现象。所以这一层的众人也开始像在宇宙空间漂浮那样。原本计划是炸掉地板让众人掉下来形成Kick效果,由于失重现象而不得不更改计划,阿瑟想出的办法是把大家带到电梯,然后炸掉电梯的缆绳,让电梯受到爆炸的冲击力造成极速下坠形成Kick效果。
这一层里柯布对菲舍撒谎,说要带他进入布朗宁的梦境以探究布朗宁藏在心中的秘密,而实际上不是。但这样做的作用是让菲舍彻底对柯布等人没有防备,完全开放了自己的梦境,这样柯布才能够在他的脑海中植入想法。
以上是第二层梦境的情况。
第三层梦境:雪山
梦主:伊姆斯
造梦者:阿丽雅德尼
人物:柯布、菲舍、Saito、伊姆斯、阿丽雅德尼
第三层梦境更加脱离现实,来到了深山雪林的军事堡垒。梦主是伊姆斯,造梦者还是阿丽雅德尼,而伊姆斯对梦境的改造在于他设立了一个通往碉堡内部的快捷通道。另外,在这一层,由于众人要进入菲舍的潜意识去植入想法,所以在这个梦境里还有一个属于菲舍的地方,就是那个需要密码打开的密室。因为之前电影交代过,柯布等人认为,植入想法最好的方式不是强行植入,而是用引导的方式让菲舍自己产生这种想法,所以柯布等人之前都是起一个引导的作用,最终那个信封必须由菲舍自己打开。这个地方最终什么样子,众人也不知道,所以在电影里伊姆斯也说:“我也想看看那里有什么。”
而菲舍已经完全信任柯布,那么这一层的防御者从何而来?实际上,这些防御者是来自菲舍所假想的布朗宁潜意识中的防御者,因为之前柯布骗他说我们现在是要进入布朗宁的梦境去寻找秘密,所以在菲舍的潜意识中认为这里是布朗宁的梦境,而他本身也受过抵御盗梦者的训练,相信同为集团重要人物的布朗宁也受过类似训练,所以在菲舍的潜意识中代替布朗宁产生了潜意识的防御者。(这段有点绕,不好意思……)
这一层发生了两件关键的事情,第一、Saito由于在第一层梦境中受伤(之前电影交代了受伤不会导致苏醒),进而影响到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他生命垂危,最终身亡,由于在飞机上他还受到镇静剂的影响,无法苏醒,坠入了潜意识边缘(Limbo);第二、柯布潜意识中的梅尔出现,注意这里的关键点,为什么前两次梅尔没有出现,而这里出现了,这是因为之前电影中交代过,柯布对阿丽雅德尼说,不要告诉我梦境的结构,否则梅尔会出现,前两层她没有告诉柯布,但是在这一层,柯布为了问出捷径,阿丽雅德尼不得不告诉了他,所以导致柯布潜意识里的梅尔得知了梦境的结构,从而出现。
梅尔的出现,让柯布犹豫,导致菲舍被枪击。这里有个争议就是菲舍到底死没死,其实判断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当柯布和阿丽雅德尼进入下一层梦境的时候又找到了他,说明他还是晕厥(可以理解为睡着了,进入下一层梦境)。如果他死了,那么他应该和Saito一样是坠入了潜意识边缘。
所以在这里,本来柯布认为任务已经失败了,因为对他来说他只能进入第三层梦境。但是别忘了柯布的父亲对他说过,阿丽雅德尼是比柯布更棒的人,所以她能够进入第四层梦境。于是她提出了进入更深层次的梦境来解决目前的困局。
以上是第三层梦境的情况。
第四层梦境:柯布
梦主:阿丽雅德尼
造梦者:柯布
人物:柯布、菲舍、阿丽雅德尼
这一层只有阿丽雅德尼才有能力进入,所以她与柯布共享了梦境,但是造梦者却是柯布,影片里也有交代。因为之前没有计划会进入第四层梦境,所以阿丽雅德尼完全不知道这个梦境的构造,否则她就会去直接寻找菲舍了。
之前网上流传一张所谓诺兰的手稿,里面只说了三层梦境+Limbo,所以认为第四层梦境是不存在的。我并不这样认为,首先这份手稿的来历就无从获取,其次就算是真的诺兰的手稿,这也只是一份手稿,并没有证据可以表明这是最终的剧本定稿,所以这份手稿并不足以成为论证。还是如我之前所说,所有的讨论需要来自电影本身,任何电影之外的东西都不属于讨论的范围。
为什么认为这一层还是梦境,证据还是来自电影中的台词。首先在他们进入之前,阿丽雅德尼就说,进入下一层的话,时间是够的(因为每一层都是上一层的20倍),他们有足够时间去找到菲舍;其次,进入到这一层后,柯布说,这里的一切都是根据他的记忆复制的,这个记忆来自哪里?来自他和梅尔最终的梦境(也就是他们所处的Limbo,不过这一点得另开帖讨论了)
在这个最接近潜意识边缘的梦境,柯布找到了自己的妻子。梅尔对柯布的影响更加直接,上一层是对菲舍开枪射击,这一层绑架了菲舍,并藏了起来。柯布在这一层里完成了救赎,也认识到了这个梅尔并不是真实的,只是存在于自己的潜意识中,有点大彻大悟的味道。阿丽雅德尼带走了菲舍,但柯布因为还要进入潜意识边缘寻找Saito,所以他没有选择阿丽雅德尼跳楼的方式完成Kick,而是等到第一层梦境里的货车沉入海底,自己溺死,直接进入潜意识边缘。(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他在Limbo会出现在海里)
同时,菲舍在第四层梦境里被推下楼,形成Kick效果,而伊姆斯在第三层梦境用电击令其苏醒,最终菲舍看到了所谓的父亲的真正遗嘱(也就是柯布等人植入的想法)。
以上是第四层梦境的情况。
接下来在潜意识边缘(Limbo),只有柯布和Saito两个人,因为在整个任务中,只有他们俩坠入了Limbo。但是坠入Limbo的人,可能不记得发生过的事情,所以柯布一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是来干什么的,而Saito在这里也历经了岁月的蹉跎,变成了老人,和电影开头的片段遥相呼应。
至于Saito变得更老的原因,是因为在柯布进入第四层之前,他就死了(扔出手雷后)。而他死的原因是在第一层梦境里的受伤,所以他比柯布要先进入Limbo,根据不同层面梦境时间的递增原理,他就衰老了。而柯布进入得稍晚,两个人在Limbo里相遇后的年龄就不同步了。
但是,由于两人的相遇,经过互相之间记忆碎片的碰撞,终于明白了自己的处境,以及为什么会来到这里。所以Saito把手伸向了手枪……(注意这里是非常关键的一个点)
之后的事情,正如大家在电影里看到的,众人在飞机上苏醒过来,任务完成,柯布顺利回家,与亲人相聚。陀螺在似倒非倒之间,影片结束。
而对于本片结局的争论也在这里,陀螺倒还是没倒,是判断柯布是否回到现实世界的标准,所以这个结局引发了大家的讨论,甚至还流传出“影片结束后有陀螺倒下的声音”这个流言,但以我实际观影的见证,根本就没有。所以说,这个结局,实际上就是导演留给大家讨论的空间,说倒的也有道理,说没倒的也有道理,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断背山,自然也有一个旋转的陀螺。
看上上一段话,Saito把手伸向的手枪,但是镜头在这里就直接切回了飞机上,所以电影并没有给出他们是否回到了现实世界的确切证据,你可以认为是Saito通过打死柯布和自杀的办法回到现实世界,也可以认为Saito并没有这样做,反正电影里没有直接转达给观众,你自己可以有自己的看法。
而网上还有个论据说通过戒指来判断,我看到的情况是,在上飞机之前的真实世界里,柯布是没有戴戒指的,但是在梦境中,尤其是和梅尔在一起的片段,是有戒指的。但是最后,从飞机上醒来后,没有镜头能够说明他到底有没有戴戒指,所以我个人认为这个判断的论据不足。
关于菲丽帕和詹姆斯,年龄问题似乎能说明一些问题。因为如果不是为了给观众一些暗示,似乎没有安排四名小演员的必要,那一点点镜头也不一定会让观众看清楚不同演员之间的区别。这也是被拿来证明柯布的确回到现实世界的证据之一。
关键道具图腾,影片里出现了三个:陀螺(柯布和梅尔)、骰子(阿瑟)、棋子(阿丽雅德尼),后两个只是起介绍世界观规则用,真正体现在电影里的只有陀螺。陀螺是否倒下,是柯布判断现实和梦境的图腾,而这个,却是梅尔传给他的。这一点就违背了使用图腾的原则:不要告诉第二个人图腾的作用,电影里阿瑟也给阿丽雅德尼强调过这一点。
而这一点就是造成梅尔悲剧的关键因素。影片中交代的情节,是梅尔把倒下的陀螺锁在了保险柜里,这个镜头大概是想表明,梅尔过于依恋梦境中的世界(影片中说过有人会过于依恋梦境,而梦境对人也有很大的诱惑力,这也是为什么柯布在阿丽雅德尼第一次走掉后对阿瑟说,她会回来的),她和柯布在梦境里生活了太久,花了那么多年构造了那么大的一个梦境,人都老了,进而对梦境产生的排斥,不想再进入了,所以把陀螺锁了起来。
然而,柯布的错误就在于,他打开了保险箱,并又把陀螺旋转了起来,在陀螺还在旋转的时候锁上了保险箱。这代表着柯布给梅尔植入的想法,陀螺还在旋转,梦境仍在继续。打断一下,看到这里我忽然想到的是“薛定谔的猫”试验,意思就是说,如果你不打开盒子,你是不知道猫是死是活,你不打开保险柜,你不知道陀螺倒了没有。梅尔并没有意识到这点,所以她没有打开保险柜,而是坚持认为他们还在梦境,最终自杀。
从这一点上来说,柯布的试验成功了,因为证明了想法可以被植入。同时他也造成了他自身最大的悲剧,妻子因为无法分离梦境和现实,自杀了,这也是柯布负罪感的由来。正是因为这个负罪感,柯布总觉得自己对不起妻子,而潜意识中梅尔不断地在干扰着柯布,包括他的工作。但柯布在这次任务中,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而强烈的回家愿望帮助他挣脱了枷锁,摆脱了潜意识的困扰。所以我认为,本片的关键并不在于他是否回到了现实世界,而是在于他最终完成了自我救赎,走出了自己的梦魇,摆脱了梅尔对他的困扰。
回到图腾的问题上来,之前说了,图腾的原则是不能被第二个人知道其原理,否则就有可能被造梦者在梦境中做出一模一样的图腾,进而影响其分辨现实与梦境。在现实中,柯布在有意无意中向阿丽雅德尼透露了自己图腾的原理。从这一点意义上来说,柯布有可能和他妻子一样,因为被其他人知道了图腾,所以被困在了梦境之中。
所以我对电影的看法是,诺兰利用各种小细节刻意模糊了现实与梦境之间的边缘,影片留下的话题是对柯布是否返回现实的猜想,这正是开放式结局电影的魅力所在。而这部电影中还有很多的小细节可以拿来讨论,例如三个不同的图腾、柯布与梅尔构建的世界等等,甚至还有一种说法是这八名主角代表了荣格心理学中的八种人物性格……不过这些都属于电影范围之外的,所以就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列。
网友“上海狗狗”关于Limbo的BUG讨论。
1.Limbo是什么?可怕吗?
按照诺兰的定义:Limbo是一片越走越深很容易误入的地区,不属于梦境的任何一层。至于可怕性,无非是进入后容易沉迷,且不容易出来。诺兰MAL做了例子,看来是非常可怕的,醒了还觉得自己没醒,最后自杀。
BUG:再看看另外两个进limbo的人,一个是Fischer,进去5分钟就被弄出来了,满血复活。另一个是Saito,是等的挺辛苦,结果营救的人一来,没说几句话就举枪自杀了,那叫一个痛快,返回人间的决心无比强烈,虽然已经呆了几十年。
如此一看,MAL的问题属于她自己的,迷恋Limbo只不过这里是世外桃源,不愿意走,于是尘封了那个陀螺,让自己忘记是梦中,纯属个人行为。
结论:Limbo一点不可怕
2.Limbo怎么进,进去后什么状态?
按片中说法:limbo是一层一层往下走,误入的一层梦境;或者无法醒来的人在梦中被干掉,方可进入。
BUG 1:既然不属于任何一层,那用仪器能够走进去就奇怪了,最好笑的是对Limbo毫无认识的小女孩,率先提出:“再往下一层就是limbo,我们去救人吧”(如果她不认为是limbo,提出去死人梦里救人就更没依据了,何况Fischer本人没有参与梦境),这无疑是搞笑的。
BUG 2:看看片中两个进入limbo的人,Fischer进去了,按道理是死了,不然进不来,但进来后还是趴在那里被绑着;而Saito进去了倒好,活的一个结实,90多岁还不死,之前几层梦境中积累下来的负面效果完全没了。
结论:Limbo的概念没有假设好,无法自圆其说。
3.Limbo怎么出来,Limbo后出来是哪里?
按道理说,Limbo不属于任何一层梦境,自杀摆脱Limbo的人,应该是直接苏醒过来,片中Cobb和MAL自杀,Cobb救saito出来,都是直接回来了。有人说是一层层回来的,只不过片中没表,其实不是的。看片子中两人醒来的很晚,Fischer醒来时,他的梦境早就塌方了,根本没法原路一层层回来。
BUG:奇怪的是Fischer倒是老老实实的回到了上一层,难道说是电击的功效?片中可是谁都没有相关经验的啊。之前我根据这一区别得到的结论是:Fischer进入的空间和Saito进入的空间不同,Fischer是第四层梦境,Saito是Limbo,这样虽然解释了很多问题,但又带来了更多的问题,于是作罢。
结论:越复杂的设定带来越多的BUG,导致最后无解。
4.Limbo是联网的吗?
Limbo是一个特有层,所以无论在哪层梦境死掉,都会直接进入Limbo层。基于最后一幕,Cobb的Limbo里面有海滩,有高楼。而解救Saito的时候,他进入了一个日式的宫殿,这个区域明显是Saito创造的。于是结论是,Limbo本来是空白的,谁进来,谁创造,但仅限于联网进来的这些人。
BUG:既然如此,衍生出来两个问题:第一、Saito在第一层中枪的时候,应该马上补一枪让他死进Limbo,然后直接去救,比较省事。第二、第三层Fischer死的时候,Cobb和小女孩的营救方案不应该是通过机器连
进去,而是应该通过自杀连进去。这无疑会是很好笑的场面,传说中的死进去死出来。
结论:彻底的没构建好的世界。
最终结论:架空的世界没有完美的设定,盗梦空间漏洞绝对有很多。同时,为电影的精彩性服务,很多东西必须被牺牲掉或者折衷掉。淡定和宽容地看待那些显而易见的漏洞和BUG,才能真正欣赏这部影片的本质。
以上是各方网友的观点,现在的状况是各持己见,有分析的,有找BUG的,可以说各有各的道理。全剧梦境说的主张比较荒诞不可取,有一种“梦境说”的主张还有可能成立。那就是主角开始身处的是现实世界,最后醒来的却是另一层梦境。
针对这点,有网友提出了“陀螺停转,梦境继续”的观点,认为即便最后陀螺停转,而陀螺本身就是一个不可靠的参照物,所以梦境依旧继续。
这里笔者改成了“陀螺停转,思考仍在继续”,相信这部片子可以带来很多观众的思考。今后一个月甚至三个月内,盗梦空间的话题都会是多个论坛讨论的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