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台铭投资的关键武器:0.3cm轻薄玻璃
文章称,乔布斯一个决定,不仅令一家玻璃加工厂翻身,还是其成为了郭台铭的关键武器。
正达光电
iPhone第一代推出前,乔布斯发现,放在口袋里的测试机表面被磨得乱七八糟,无法呈现画面的精致感。研发团队随后遍寻代替品,藏在台湾苗栗铜锣的正达光电由此浮出水面。
正达光电
简单说,触控面板就是传达手指指令最重要的媒介,而最表面那层玻璃要做到像婴儿皮肤的细致,却又要有钻石般的坚硬,这就是正达产品的魅力所在。正达总经理江嘉斌透露,在iPad和iPhone带动下,在触控面板上使用强化减薄玻璃将成趋势,“目前客户不断追加订单,产能很紧。”
目前,包括苹果触控面板供应商宸鸿、胜华科技、鸿海集团的奇美电、友达旗下的达虹,触控面板厂几乎都跟正达提货。这让正达自去年11月来,每月营收年成长都超过两倍,上半年终结过去两年,每年亏损至少1亿4千万元的命运,转亏为盈。
正达的母公司是做建筑玻璃的。到了第二代,主修电产业的董事长钟志明,借面板玻璃的切割和研磨跨入了科技业。换句话说,正达的前身做的是将玻璃切割研磨再送到面板厂,附加价值不高。从传统的玻璃制造进入面板领域,正达为了追赶技术和新一代面板,自成立之初就一直赔钱,其股本在四年内涨了四倍。但没想到的是,投资加速,赔钱的金额也一直扩大。
亏损最严重是1993年,营收不到四亿,亏了四分之一的股本,约一亿四千万元。而正达最大的问题则是,传统产业不了解电子业规格的高标准,造成良率低和退货的问题。
1994年,钟志明到横滨参加展会,当看到手机和笔记本电脑多用超薄的强化玻璃时,他直觉轻薄将是趋势。现在超过20%的手机都在使用轻薄玻璃,但那是才刚刚萌芽,市场不大,采用薄化玻璃的手机仅有摩托罗拉的V3。因此,正达成为台湾售价投入的厂商。
鸿海入股随着良率提高,正达做上了苹果的生意。
郭台铭投资的关键武器(图片均来自互联网)
握有苹果订单的鸿海,预测苹果产品必定需要轻薄玻璃,正巧铼德因为投资正达长年获利不理想而降低持股,1996年鸿海通过旗下创投公司顺势入股,也带给正达一个切入苹果供应链的机会。
苹果开发手机需要一个厚度仅0.3厘米的超薄玻璃。
在计算了良率和利润后,江嘉斌开出比一般产品高两倍的价格,原本以为会被回绝,没想到对方却答应了,他说:“这次换我紧张了。”
触控面板的工艺复杂。须多次按压和磨擦,玻璃减薄后还要经过强化、抛光和清洗,面积越大越难做,施加在玻璃的压力、温度,抛光的材料,甚至玻璃运送的速度,都会影响良品率,算起来有上百种组合。
1998年良品率还在个位数徘徊,眼见交货时间逼近,钟志明每天都睡不好,早上6点还没吃早饭就要赶到工厂看看玻璃有没有破。
据副总经理黄敏书描述,切入减薄技术,从0.7里面到0.5厘米只花半年就成功,但是要从0.5厘米减到0.3厘米,花了一年多才成功,终于在今年4月份,将良品率提升到可以获利的水平。
每次玻璃出炉都会拍照,并记录缺陷,紧盯每一道工序,用科技业的标准做产品。
他最深的感触是,一点小疏忽都会影响品质。举例说,他们发现玻璃的新鲜度会影响后续客户加工。江嘉斌形容,“玻璃有毛细孔是会呼吸的,”如果先切好过一阵子,再送到客户做加工,很容易因为老化而破损,后来正达就学会,一定等到要出货才切割。
金融海啸时,科技业普遍裁员缩减开支,正达反而将97年的研发费用拉高到占营收比重的11%,金额比前一年提高了2.7倍。过去两年,每月亏损1000多万,即便如此,深化技术的策略仍未动摇。
“反正订单也不多,正好练兵,”江嘉斌说,同时花了一年时间通过所有触控面板厂认证,才在今年触控面板商机起飞时抢下先机。
据手机业者预计,如果直接跟玻璃厂买超薄玻璃,将比给正达加工后的价格更贵。加上日本大厂康宁才刚研发这种超薄玻璃,成本比较贵,因此正达的优势至少可维持两年,这也是正达的价值所在。
据悉,鸿海集团对正达光电持股达42%。在郭台铭投资时,正达7年亏损已达3亿8千万,然而,随着苹果产品的大红大紫,这一投资已经成为郭台铭的关键武器。(注:文中所述金额均系新台币)■
相关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