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显卡频道 PCPOP首页      /      显卡     /      评测    /    正文

2004年度PCPOP风云产品·图形核心篇

    伴随PC平台十年一度的大升级,图形加速系统也迎来了自1997年AGP诞生以来最大平台迁移,作为PC扩展卡中对数据带宽要求最高的一员,摆脱AGP、搭上PCI Express ×16这趟时速8.0GB/s的数据快车无疑为图形加速系统进一步提升性能开辟了新的空间,而下半年基于PCI Express总线的以NVIDIA SLI为代表的多核心图形加速系统的出现,则意味着PC图形系统性能巅峰的出现,无论专业3D设计人员还是狂热的游戏发烧友,SLI所能提供的图形加速性能足以让他们欣喜若狂。

    至于单一图形核心的性能,继年初NVIDIA GeForce 6800系列为我们带来第一波震撼之后,ATI于年底推出的Radeon X850XT PE则通过超高的核心/显存频率重夺2004年图形芯片性能之王的桂冠,也再度证明了ATI Radeon X800架构蕴藏的巨大潜力。

    在主流的中、低端领域,无论厂商还是消费者,同样面临着“AGP还是PCI-E?”的痛苦抉择。为了及时赶上PCI Express的快车,NVIDIA在年初推出了通过HSI桥接芯片实现AGP图形核心PCI Express“升级”的方案,并催生了从GeForce PCX 5300到GeForce PCX 5900的全系列PCI Express版NV3x图形核心。而ATI则从一开始就致力于“原生”PCI Express图形核心的开发,并迅速推出了“原生PCI-E”图形核心Radeon X300、X600和X800XT PE系列,涵盖全部市场范畴。

    此后,NVIDIA和ATI之间关于“桥接”与“原生”孰优孰劣的争论就没有间断过,直到2004年8月13日,NVIDIA推出面向中高端市场的首款“原生”PCI-E图形核心——代号NV43的GeForce 6600系列,才终于为这场旷日持久的口水战划上了句号——从GeForce 6600系列开始,HSI的作用发生了180°的大逆转,从AGP核心到PCI-E接口的转换变成了从PCI-E核心到AGP接口的转换,而AGP接口的GeForce 6600系列也迅速得到市场认可,有望成为新一代的中、高端霸主,而它的竞争对手,则是ATI的Radeon X700系列。

 AGP版GF6600显卡上的HSI“反桥接”芯片

    从GeForce 6800系列到GeForce 6600系列,尽管HSI依然存在,但图形核心从AGP向PCI Express的转换已经基本完成,在整个平台的配合下,2005年PCI Express显卡必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高速成长,PCI Express的全面普及即将拉开序幕。

    除了性能的提升和PCI Express的普及(其中包括SLI的出现),2004年的图形核心还有一点值得关注,那就是入门级产品所酝酿的变革,其代表就是NVIDIA于年底推出TurboCache技术,集中体现在GeForce 6200 w/ TurboCache系列中。

    有关TurboCache的详细分析和深入评测我们已经在《好漂亮的一个回马枪 GF6200TC深入解析》和《TURBO火力!低端狙击手6200TC家族测试》中有过非常全面的论述,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考。归纳起来,TurboCache通过基于PCI-E ×16的直接内存渲染和内存管理单元,在不降低整体性能的前提下,将板载显存的数量减少到前所未有的一颗,为入门级显卡进一步控制成本提供了可能,必将对低端市场带来新的冲击。作为回应,ATI也已经表示将于2005年早些时候在Radeon X300系列中导入类似的技术——有两大图形巨头撑腰,看来PCI Express在2005年想不横扫中低端市场都很困难。


2004年度PCPOP读者最喜爱的品牌投票·图形核心篇

    自从被威盛电子(VIA)收购之后,S3要“重出江湖”的传言就像“狼来了”一样被重复了无数遍——在我的记忆中,早在2001年就已经有了关于S3复出力作DeltaChrome的只言片语。遗憾的是,直到2003年VIA才第一次召开了关于DeltaChrome的吹风会,而最终产品的正式发布,更是拖延到了2004年的7月。

    2004年7月28日,威盛电子旗下的S3 Graphics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推出新一代图形核心DeltaChrome S8 Nitro,以完整支持DX9.0、Chromotion智能图形引擎、硬件HDTV输出、8条硬件像素渲染通道等先进技术规格切入国内市场。有关S3 DeltaChrome S8 Nitro的详细技术规格和性能测试,有兴趣的读者可参考PCPOP的相关文章:《乳虎啸谷,DeltaChrome S8显卡全国首测》。

 S3进军主流市场的力作DeltaChrome S8 CE

    在S8 Nitro于中高端市场闯出一片天地之后,S3 Graphics再接再厉,于2004年10月推出了面向主流市场的S8 Nitro低频版核心——DeltaChrome S8 CE,力求以完美的性能价格比在主流显卡市场开疆拓土,PCPOP评测中心也在第一时间对S8 CE进行了详尽的性能测试:《S3重出江湖 中端显卡市场上演四国大战》、《谁说我不能超?新版S8 CE超频国内首测》。此后,在奥美嘉、昂达、冠盟、七彩虹、新天下和盈通等合作伙伴的鼎力支持下,重出江湖的S3 DeltaChrome S8 CE终于在中国市场站稳了脚跟,成为500元以内入门级显卡的主要竞争者。

    同样是来自我国台湾省的图形芯片业者,脱胎于矽统科技(SiS)的图诚科技(XGI)也在2004年迈出了进军市场的第一步。2004年9月16日,图诚科技在北京召开新闻发布会,正式推出了旗下Volari V8、Volari V5、Volari V3XT、Volari V3全系列图形核心。

 XGI和Volari系列“全家福”

    尽管宣称支持多种先进特性,但在实际测试中,就连最高端的XGI Volari V8的性能表现也绝非十全十美。XGI曾经承诺通过新的驱动程序来提升产品的性能和兼容性,但是在漫长的等待之后,曾经万人瞩目的Volari V8最终落寞地消失在了2004年下半年图形核心领域高潮迭起的喧嚣之中……

 来得轰轰烈烈,走得悄无声息……

    两相对比,同样是我国台湾省的图形芯片厂商、同样有芯片组的背景、同样有老牌图形芯片巨头的根基、同样经历了收购重整的起起落落、同样在2004年重出江湖、同样瞄准了中低端市场,对比S3 Graphics的DeltaChrome S8 CE和XGI的Volari V8,我们不禁感叹:“一样做GPU,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如果评技术创新奖,那么ATI的Radeon X850XT PE绝对无缘——要说它的出现跟技术创新有什么关系,恐怕只有半导体制造技术上的创新了。

    从技术角度看,代号RV480的Radeon X850XT PE并没有给我们带来太多惊喜。图形核心使用的架构与X800XT PE相同,只是在其基础上优化了整个显卡的供电、散热设计,从而将图形核心及显存频率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非常好的性能奖:ATI Radeon X850XT PE

    但一说到性能,ATI Radeon X850XT PE绝对是2004年最强悍的图形核心。这首先要归功于Radeon X800XT PE完善的架构:6个顶点着色引擎、16条像素渲染管线,256bit显存位宽和独立的4通道内存控制器,再加上运行在高频率下的GDDR3显存,一切都为X850XT PE的性能提升奠定了基础。

    因此,ATI只是在2004年年底将Radeon X800 XT PE架构的核心/显存频率小小地“调整”了一下,就打造出了Radeon X850XT PE这个运行于540MHz/1180MHz的性能怪兽,在所有的测试项目中轻松超越Radeon X800XT PE,并且在整体性能表现上压倒了此前最快的图形核心NVIDIA GeForce 6800 Ultra。

    由此看来,ATI Radeon X850XT PE获得图形核心的2004年度非常好的性能奖也算实至名归。<

    如果说2004年NVIDIA推出的SLI技术让我们看到了PC图形性能新的巅峰,那么,在入门级图形领域,NVIDIA于年底发布的TurboCache技术则让PC厂商和低端用户看到了低成本PCI-E图形解决方案的希望。

    在基于i915P平台的典型的系统中,采用双通道DDR 400配置的系统内存带宽就已经达到了6.4GB/s,而采用高端的DDR2 533配置的系统内存带宽更是高达8.5GB/s——如果有合适的高速数据通道,系统内存的带宽已经完全能够满足入门级图形应用的需求。现在,PCI Express的出现使这一构想成为可能,而率先实现这种创新的,又是NVIDIA。

    作为Turbo Cache技术的核心,直接内存渲染在PCI-E ×16高达8.0GB/s的带宽帮助下得以实现,具备Turbo Cache技术的GeForce 6200图形核心能够通过PCI-E ×16接口,像利用显存那样实时调用系统内存,将渲染过程中的数据在系统内存中即时存取,完全跟操作本地显存一样——并且由于PCI Express点对点和双向传输的特性,GPU和系统内存之间的数据连接无论速度还是稳定性都有了可靠的保障。

 技术创新奖:NVIDIA GeForce 6200 w/ TurboCache

    为了避免系统内存资源的浪费,Turbo Cache技术还在GPU中开辟了一个Memory Manage Unit(MMU,内存管理单元),负责协调板载显存与系统内存的调用,从而实现动态内存分配,在尽量不影响系统性能的前提下尽可能发挥图形系统的性能。

    TurboCache的出现,使低成本的独立PCI Express图形核心成为可能,仅需1~4颗板载显存的GeForce 6200 /w TurboCache显卡成本无疑会比8颗显存的GeForce 6200降低很多,而性能则超越了配备完整独立显存的Radeon X300,更是大幅度领先于i915G Express芯片组中整合的GMA 900图形核心。由此可见,GeForce 6200 /w TurboCache必将得到重视成本与规格的PC厂商的青睐,同时也将赢得渴望迁移到新平台又不希望花费太多的入门级用户的芳心,无论从技术创新的角度还是市场影响力来看,NVIDIA GeForce 6200 /w TurboCache都是今年技术创新奖的理想归宿。<

    如果说SLI和TurboCache是针对性能的技术创新,那么“重出江湖”的S3 DeltaChrome S8 CE则以功能和画质另辟蹊径,走出了图形核心技术创新的另类道路。

 最早露面的S3 DeltaChrome S8 Nitro

    S3将DeltaChrome S8 CE的图形引擎命名为V8,这个名称和著名的V8汽车引擎相同的图形引擎具有以下特点:完整的8像素渲染管线,每一时钟周期完成对8个象素的填充;标准的超宽2D/3D/Video的无缝转换管线;每秒2.4G个象素的三线性过滤象素填充能力;完整的浮点计算精度;可编程的引擎速度和功效缓存;优化的高级附属图像遮蔽读取管;可编程的混合着色器(PS2.0+);可编程的色深渲染引擎(PS2.0+)。

    如果说其图形引擎尚不足以引起玩家太多激动的话,那么Chromotion可编程视频引擎绝对值得看重视频回放性能的玩家的关注。

 技术创新入围产品:S3 DeltaChrome S8 CE

    Chromotion可编程视频引擎具备像素级别的逐行扫描技术,带来电影画质级别的视频;可编程的内核级别滤镜,带来高质量的图像缩放;先进的实时图像处理引擎带来柔化、浮雕、锐化等多种艺术效果;视频反马赛克效果;支持硬件MPEG-2解码加速以及图像补偿技术——尽管目前市场上各种图形核心都宣称支持这样或者那样的视频加速特性,但S8 CE的Chromotion可编程视频引擎可谓其中的集大成者,再加上突破S-Video极限、支持1920×1080这一HDTV规格不凡分辨率输出的Hi-Def技术,S3 DeltaChrome S8 CE入围我们的年度技术创新奖评选也就顺理成章了。<

    PCPOP颁发这个奖项,主要是为了表彰XGI在过去一年里为PC图形领域驱动程序优化事业做出的有益尝试和突出贡献。

    众所周知,在诸如Aquamark、3DMark之类的3D图形性能测试软件中,通过驱动程序降低纹理精度或渲染精度,可以大幅度提升基准测试的得分,从而使显卡表现出“优异”的3D图形性能,而对于浩如烟海的真实游戏,这种优化策略就会失去作用。

 基于Volari V8的联冠“X飓风”V8T128

    在2004年,XGI就借Volari V8的推出向我们展示了其驱动程序优化的功力。

    对XGI主要合作伙伴联冠电子推出的基于Volari V8的V8T128显卡的测试表明,尽管在AquaMark 3的测试中Volari V8的得分领先竞争对手Radeon 9550和GeForce FX 5700LE约70%,但在基于Quake3 Arena、Ureal Tournament 2003和波斯王子:时之砂等真实游戏的性能测试中,Volari V8的表现却只能与Radeon 9550和GeForce FX 5700LE打个平手,而诸如Doom3、FarCry、柯林麦克雷拉力等游戏在Volari V8上运行时还会出现慢到无法忍受或者花屏的现象——在《AGP最后狂舞 1500元内47款DX9显卡横测》中,联冠V8T128前后判若两人的表现足以说明问题。

 千王之王特别奖:XGI Volari V8

    当我们就这些问题询问厂商的技术人员时,得到的答复是目前V8的驱动程序还不够完善,因此在一些新游戏中可能会出现速度较慢的情况,不能反映其真实的性能。相信随着新驱动的推出,V8的真实性能将逐渐得以体现……

    遗憾的是,直到今天,我们也没能通过新的驱动程序来领略XGI Volari V8的“真实性能”。能够将“真实性能”隐藏得如此之深,又能通过驱动程序的“雕虫小技”在基准测试中“一马当先”,XGI这个2004年度的“千王之王”可谓当之无愧。<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ATI Intel NVIDIA S3 XG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