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路何必修桥,睿频加速技术2.0“超”你所想
阿汤最近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最迟在农历新年之前,必须换掉书房里那台服役已达4年之久的老PC。实际上,要不是几年来他不断打理升级,这台2006年的古董两年前就该被他清理门户——对于一台游戏PC来说,就算超频,4年前的处理器也不“给力”了。
另一位硬件达人阿哲有着相同的打算,换机的直接原因是已对超频感到厌倦——没有比这更折腾的了,超频看似“免费午餐”,处理器的确快了,但代价是更吵的散热器、更热的机箱、更大功率的电源……处理器是系统核心,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果操作不当,CPU的寿命将大打折扣,阿哲希望尽快结束这种折腾的生活。
二人的需求几乎不谋而合——处理器不但要有强大的性能,而且要有灵活的扩展性,性能能够随需应变,该快则快、该静则静,简而言之即是“无须太多折腾”。放眼近期处理器领域新动向,英特尔即将推出的Sandy Bridge处理器可谓正中下怀。
还在玩全局超频?
困扰以上两位用户的最主要原因,并不是单纯的处理器性能不够强,而是系统缺乏一种灵活的应变机制。超频用户无非希望处理器响应速度快一点,但这种“全局超频”(针对处理器所有核心的超频)带来的结果就是不论何种状态,处理器所有核心几乎没有太多“空闲时间”,该闲置的核心不会被关闭,这样不仅发热量增大、功耗增加,而且用户还要经受时不时宕机的麻烦。
事实上,用户并非时时刻刻都需要3GHz以上高频率。如果是玩游戏、编辑视频,频率更高,运行速度必须更快;而在BT下载、看视频、浏览网页或者听音乐时,则希望系统表现更宁静、更省电。这其实并不矛盾,搭载睿频加速技术的英特尔酷睿处理器,可实时侦测系统负载,从而按需分配,让性能调节变得更智能。
睿频加速智能应变
购买了酷睿i5、i7的用户们会发现,除了额定频率,英特尔给出的参数规格中还多了一个睿频加速最高频率。这就是在单线程高负载模式下,单个处理器核心能够自动加速而达到的最高频率。
既然官网给出的是“睿频加速最高频率”,也就意味着拥有这项技术的处理器拥有不止一个频率状态。就拿额定主频2.66GHz的酷睿i5-750来说,其最高加速频率是3.2GHz,但这是在单线程模式下才能获得的频率,如果其4个线程都处于加速状态,则该频率最高只能达到2.8GHz。总结起来,就是不同的线程数和负载,对应的加速频率是不同的。
诞生于2008年的第一代睿频加速技术实际上是英特尔针对当时的软件应用环境进行调校的结果,当时四核处理器诞生不过两年,人们在使用电脑时,绝大部分应用仍然基于单线程,对多线程计算的需求并不那么突出。因此,第一代睿频加速技术的特点就是单线程加速频率非常高,多线程加速频率则并不突出。
随着Windows 7的到来,无论操作系统还是应用软件,都在向多线程计算靠拢。第二代睿频加速技术呼之欲出。
第二代睿频加速:更智能的动态平衡
Sandy Bridge处理器搭载的睿频加速技术即将升级至第二代,即睿频加速技术2.0。与前一代相比,它的设计方向更多的针对多线程应用,不仅能够提供更高的多线程加速频率,而且调节机制更具弹性。
具体来说,睿频加速技术2.0版打破了加速状态下受制于TDP的局限性,不再简单地以TDP作为极限频率的考量,而是以温度为阈值,允许处理器短时间地运行在超过TDP的状态,直至温度达到预设值才会降低频率。这就是Sandy Bridge为什么能更长时间运行于高频状态的秘诀。
除此之外,由于新一代电源平衡算法的引入,核芯显卡也能从睿频加速中受益。新算法允许处理器核心与核芯显卡之间拥有的动态平衡,当侦测到系统要求更强大的CPU运算性能或图形性能时,会将TDP资源暂时向其倾斜,以此在发热和功耗允许的范围内提供更大的超频空间。
睿频加速vs.手动超频
结合本文开篇提到的用户需求,有了睿频加速,我们到底还要不要给处理器超频,二者之间有何实质区别?不妨再做一具体分析。
我们目前采用的超频方式,无非提高处理器外频(对于Nehalem/Sandy Bridge架构处理器来说,外频相当于BCLK)或倍频。为了获得更稳定的高主频,很多时候还不得不提高各项电压参数。如果超频时打开处理器的节能特性,那么在进入空闲模式时还能降频。乍一看似乎超频节能两相宜,实则不然——由于人工指定了处理器工作电压,当处理器降频时,电压仍旧会维持之前的设置值不变(BIOS认为既然用户指定参数,那么便会退出自动电压模式)。
另一方面,人工超频是一种针对处理器的全局超频,换句话说,在任何模式下,处理器各个核心的工作频率将完全相同。现阶段除了那些“跑分狂”,恐怕没有人真正需要处理器工作在这种极限状态。
那么睿频加速技术呢?首先这是一种完全无须人工介入的智能化模式,当系统侦测到处理器负载升高时,睿频加速机制会适时介入,通过侦测实时负载加速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核心以提高处理效率;而处理器进入闲置状态时,处理器恢复到节能模式,闲置的核心会自动关闭以节能。还有很重要一点,睿频加速不同于全局超频,它所加速的核心数量完全取决于系统负载,一切均在智能算法干预下进行,你完全无须考虑TDP或功耗的问题。
不难发现,睿频加速技术的出现的确给用户带来了非同一般的体验,而且非常安全,不会对处理器本身造成损耗。无论你以前是超频发烧友还是游戏达人,均能从中获得非常好的的性能体验——远离噪声、远离高发热量、安全作业,让处理器智能化地为你提供所需性能。而随着Sandy Bridge的到来,睿频加速技术2.0的工作机制朝智能化计算又更进了一步——既然有路,何须修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