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显卡频道 PCPOP首页      /      显卡     /      新闻    /    正文

从3DMark 11发布 看显卡两巨头的成败

    2005年3月的「游戏开发者会议GDC」上就出现了这个新名词!它就是AGEIA公司在GDC2005游戏开发者大会上推出了物理处理器,被称为05年度图形领域的重大技术创新。随着,两大图形芯片厂商NVIDIA、ATI也各自推出了基于GPU基础之上物理加速技术。 物理加速技术,有两种,一种是PhysX,另一种是Havok简而言之,这是PC游戏的又一次变革。其宗旨是,“Make it Real!”。

    “GPGPU”可以被称为通用图形处理器。其中第一个“GP”通用目的(GeneralPurpose)而第二个“GP”则表示图形处理(GraphicProcess),这两个“GP”搭配起来就是“通用图形”。而再加上“U”(Unit)就成为了完整的通用处理器。

  拥有双向发展的AMD更需要让GPU有个完美的发展前景,在GPU中基于了一套完整的DiretX、OpenGL开放标准,并且在发布了开源工具、Linux开源驱动之后又继续向外界公开GPU的微代码。AMD认为只有开放的标准才能让自己走的更远。而且AMD也希望与其他厂商共同前进集思广益,共同打造出一个完美开放式的通用计算标准,虽然NVIDIA也加入了开源的行列,但AMD认为CUDA方式并不符合自己的开放方向而放弃采用。

  在游戏中,特别是在3D游戏中,真实性往往是需要高标准的硬件设施才能达到的。在3D技术发展早期,图形芯片只能完成常规的渲染操作,而关键的建模和光照运算必须以软件模拟的方式由CPU来完成,而NVIDIA在1999年8月推出的一款具有革命意义的GeForce256芯片,它具有硬件T&L引擎,可独自完成建模和光照运算,大大降低了CPU的负担,显卡的3D效能也获得了突飞猛进的提升!不过,尽管GPU的出现让CPU负担减轻,但除了工艺水平改进,频率提升,管线堆叠之外,没有真正实质性的变革,CPU仍需负责图形相关的物理运算工作,依然采用沉闷的游戏渲染方式。

    正是在这种形势下,AGEIA Technologies于2002年提出物理加速的概念,此后的6年时间里AGEIA潜心专注于对此技术的研究。PhysX物理加速技术强大的物理计算和处理能力所带来的全新震撼的真实游戏体验,在业界得到一致认同,并将成为未来3D图形发展中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技术。

    然而,目前广为人知的PhysX并不是唯一的物理加速引擎,还有Intel正在开发中的Havok FX以及Pixelux和此次3DMark 11中的免费Bullet物理引擎,3DMark 11利用Bullet物理引擎完成了碰撞检测、刚体、软体等模拟实际发生的物理加速,作为纯粹考验CPU的物理运算能力。

    这里我们不得不说一下3DMark 11中使用的Bullet物理引擎,它这是一款跨平台的开源物理引擎。根据游戏开发者杂志的统计,目前全球游戏开发者当中,使用NVIDIA PhysX引擎的占 26.8%,Intel Havok引擎占22.7%,而第三名就是占10.3%的Bullet。同时,作为一款免费的物理加速引擎,再前二者都被收购成为独有的情况下,使用一款免费的开源物理加速引擎似乎更能把测试成绩显得公平公正,也许这就是Futuremark的初衷吧。

    AMD目前正在联合一众开发人员,将Bullet开源物理引擎库“翻译”为OpenCL格式,根据AMD的“开放物理”计划,AMD将会以OpenCL为核心,在其基础上引申出Pixelux、Bullet和Havok(基于OpenCL的GPU加速布料模拟),扩展OpenCL和DirectCompute技术。

    根据目前的这些计划,该方案应当不仅限于AMD平台,而是在OpenCL的框架内,支持各厂商的硬件进行物理加速,这应该就是其“开放物理”的定义。另外,AMD的计划也是“目前唯一提交到Khronos Group的GPU + CPU通用加速物理解决方案”。

    目前AMD、Pixelux鼓励其他厂商利用OpenCL通用计算标准和Bullet Phyics物理引擎开发物理中间件,而且不限于PC平台,还计划扩展到主机、掌机等游戏机平台。由此可见,AMD的野心不仅仅要在PC平台称霸,而是要完成“一统江湖”的霸业。

驱动也是成功的必备条件:

    相信看过国内外各大媒体对于双卡甚至多卡互联下3DMark 11的表现之后,肯定都大跌眼镜,在这个双卡、多卡互联已经很成熟的年代,竟然还会有软件对其支持低下,当然,原因肯定是两方面的,一方面来自与3DMark 11本身对互联技术的支持不到位,另一个方面则应该是驱动上的问题。

    不过还是能看出来,NVIDIA在匆忙放出GTX580之后其驱动并没有做最大的优化,可以说完全是雏形,而AMD的催化剂则之前就有了一些综合性的优化,使其兼容性有了不错的提升,这样,在遇到全新的软件或者是游戏的时候,自然有能有惊无险,从以上的层面上来看,AMD在经过数年的驱动开发之后,逐渐变得老道,这点值得NVIDIA学习学习。

    3DMark 11也发布了一段时间了,想必各位读者也几乎都人手一份了,看过了华丽的不流畅的场景之后,给大家留下的是什么印象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但给笔者留下的只是,又和当年3DMark Vantage一样,想要流畅的全效跑完所有场景,只能等待多卡互联驱动优化或者下一代DX11显卡诞生了。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