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业生命素-科技大篷车”广受农民欢迎
在河北省定兴县石桥村的一块绿油油的麦田边,几辆贴着红色“科技大篷车”字样的白色皮卡车停下来,几位农业专家下车走进了田间地头。
听说是城里的农业专家送科技下乡来了,麦田里正在忙着浇水施肥的村民们立即围拢来,争先恐后地提出自己的问题:
“请帮我看看地里的苗长得咋样?”
“怎么对付干热风对庄稼的影响?”
“用什么肥料抗旱效果好?”
这是近日农业部科教司指导的“永业生命素‘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的场景。来自农业部、科研院所、企业的农业专家们走进田间地头,手把手、面对面地向农民传授技术,提供服务,实现与农民的“零距离”接触,帮助更多的农民成为科学种田的行家里手。
农业部小麦专家指导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赵广才博士、永业科学院院长仝宝生、石家庄市农林科学研究院院长郭进考研究员站在麦田里,耐心细致地回答着农民们的问题,得到答复的农民露出了满意的笑容。有农民说:“好多不明白的问题现在弄懂了。”还有农民说:“这样的活动应该多搞几次。”看来,“科技大篷车”下乡确实很受农民的欢迎。
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农民们亲眼看到了通过农业科技实现增收致富的鲜活例子,因此对新型农业科技知识充满了渴望。“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就是以“传播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农业科学知识”为宗旨,以“科技大篷车”为行动载体,在春耕、夏收及秋冬种的每个农业生产关键时期,通过农业科技专家将农业科普读物、先进的农业种养殖技术、农业科技产品送到田间地头、农户身边,帮助农户解决在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农民与专家第一时间无缝对接,做到科技助农到田间,打通科技下乡的“最后一公里”。
大家都知道,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科技可以兴农。然而,科技只有通过推广应用,让农民认识和掌握,并且在实际生产中被采用并产生了效益,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没有这个环节,再高新的农业技术,也不能产生实际效益。目前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2%,在粮食连年增产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科技推广过程中,许多农业科技成果在最后环节进入农户和田间地头还不够顺畅,农技推广到农田和农户的“最后一公里”,仍然存在“瓶颈”制约。
那么,在农业科技“成果”与农业科技“结果”之间,需要一个重要的“桥梁”----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多年来我国已形成了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在帮助农民增产增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调查结果表明,目前这个体系存在农技推广投资不足、农技推广体制不完善、农技推广方式不灵活等问题。简言之,农技推广体系这条“腿”还需要进一步强筋壮骨,农技推广体系改革还需要进一步深化。
农民期待着,有更多的科技成果来到田间地头;农业科技人员期盼着,有更多的科技成果走向田间地头;政府期盼着,有更多的科技成果在田间地头助农增收;农业企业期盼着,有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打通科技下乡的“最后一公里”,成为各方共同的心愿。
为打通科技下乡“最后一公里”,实现科研成果与农业生产之间的对接,国务院有关部委积极行动,农业部开展实施了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科技部实行了科技特派员制度,实现“科学技术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各级地方政府积极行动,派出大批农技人员进村驻户、蹲点包村。农业科研院所积极行动,派出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与农民共建示范田。农业企业也积极采取行动,独家支持此次“科技大篷车下乡”活动的新农业企业永业集团,在遍布全国的乡镇、村庄设立了24000个永业科技服务站,通过科技服务站把科技成果及科技服务送到田间地头,帮助农民实现增产增收,探索出符合市场需求的农技推广新模式。
农业部科技教育司副司长杨雄年说,我国连续七年增产,科技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与农业专家和广大农业科技人员辛勤劳动和努力工作分不开,农业专家和农业科技人员在农业生产的关键时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针对异常气候和自然灾害第一时间提出科学的应对措施,有利地支撑了粮食生产。为确保今年粮食产量在1万亿斤以上,在粮食产量“七连增”的高起点上继续增收,目前,农业部正按照国务院的要求组织制定方案,将动员多方面的农业力量,包括各级农业部门、各地农业大学、农业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企业的专家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服务和技术指导。这次“科技大篷车农业专家田间行动”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科技大篷车”的影响面更宽、覆盖面更广,让农民得到更多的效益,为今后扎实、有效地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开一个好头。希望“科技大篷车”活动做到:科技专家入户,农民技术到手。
大家携起手来,合力打通科技助农“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