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笔记本频道 PCPOP首页      /      笔记本     /      新闻    /    正文

缺芯但不缺亮点,2021 PC市场年度大事件回顾

  2021年PC市场整体延续了复苏的势头,并且随着手机品牌的更大规模进军,在数码圈内也愈加受到关注,本期就让我们详细回顾一下今年在PC领域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新技术、新热点和新趋势。

01/ 屏幕规格整体跃进

①2K屏幕下放4000元档。

  在轻薄本领域,继去年主流价位产品整体升级到高色域屏幕之后,今年又继续朝着2K超高清分辨率迈进。首先是由RedmiBook Pro14锐龙版和realme Book两家互联网品牌打响了4000元档2K屏的头一枪,随后传统品牌阵营中联想小新Air14 Plus也很快跟进,丰富了用户的选择,让这个价位不再只有1080P的屏幕。

②硬件低蓝光技术逐渐普及。

  我们知道LCD的蓝光整体是比OLED偏高的,在网络学习颇为流行的当下,长时间接触高能短波蓝光会对眼部造成较大的刺激,尤其是对未成年人。而以往在笔记本领域宣传的低蓝光,只有少数是在硬件层面实现,其它往往都需要通过软件调整色板像素中的蓝光,虽有一定效果但代价是使屏幕整体偏黄。

  硬件低蓝光技术则是通过调整LED的蓝光主波峰,从根源上减少该波段的能量,有效减少在硬件上有害的蓝光占比,同时保留大部分有益的蓝光,实现护眼不偏色的效果。像我们熟知的莱茵的低蓝光认证,也有关于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区分。如今联想、戴尔、荣耀等品牌在分辨率规格在2K以上的屏幕中,已经普遍采用了硬件低蓝光技术。

③13~16英寸的OLED面板大量出货,搭载OLED屏幕的笔记本不断涌现。

  这其中以华硕、小米最为激进,在主力出货产品和高端旗舰中都大量采用了OLED屏幕,并将最低价格做到了5000元档价位,同时戴尔、联想等品牌也推出了部分试水产品。

  OLED屏幕普遍拥有较广的色域和极高的对比度,同时具备低蓝光、低延迟、低功耗等特性,看上去确实十分诱人。

  但需要注意的是,大多数OLED屏幕都采用了对眼部刺激性较强的低频PWM调光;同时OLED还存在多种RGB子像素排列方式,导致显示精细度各有差异;Windows原生色彩管理功能残疾,无法正确映射广色域屏幕;OLED面板自身的像素特性加上Windows的界面显示相对固定,容易形成“烧屏”。因此,选购OLED屏笔记本时建议具体产品具体分析,了解清楚这些问题是否有对应的解决方案,以免体验达不到预期的情况。

④mini-LED今年也在PC行业开始规模化商用。

  mini-LED和传统LCD液晶屏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分区背光,可以实现屏幕亮度的翻倍提升(轻松突破1000nits),同时实现真HDR显示效果。相比于OLED,它的优势在于没有子像素排列和烧屏的问题,并且存在做高频PWM低频闪的条件,可能是未来中高端笔记本屏幕的一种理想之选。

  首批mini-LED笔记本在去年就已经问世,但此前主要也是以少量试水为主,真正规模化的运用还是以今年苹果MacBook Pro 14/16系列的发布为标志,全系标配mini-LED体现其对该面板的重视。与此同时,联想、华硕、微星、宏碁等也推出了搭载mini-LED的产品, 但目前该面板的价格仍明显偏高,相关产品的售价动辄都在万元以上。

02/ 多屏协同成行业热点

  在现代办公场景中,手机也承载了非常大量的信息,而过往PC和手机间的有线传输却存在操作繁琐、功能单一的局限,打通手机和PC产品的无线短距离传输成为各家发力的重点之一。

  华为在笔记本上最早提出了多屏协同的功能,让手机和电脑间不需要线缆就能实现投屏操作、拖拽文件传输,甚至通知、截图、剪切板的共享等。今年,小米MIUI+和OPPO跨屏互联也各自在自家产品上搭载,联想也在优化其Lenovo One的体验。

  对于非上述品牌手机的用户,也可以使用互传联盟的通用软件进行无线互传,比如vivo互传,它能兼容OPPO、vivo、小米、黑鲨、魅族、一加和realme的手机,虽然不如专门适配的那样好用,但投屏、传文件等基本功能都可以实现。

03/ Windows 11系统发布

  曾号称是最后一个Windows大版本的Win10,在今年意外的迎来了Win11的更新。新系统对UI设计和过渡动画都进行了大幅度的更新,也针对触屏进行了一些优化,同时砍掉了磁贴和平板模式,未来还将逐步取消“控制面板”等陈旧的界面。

  除了明显的外观升级外,Windows 11最重磅的升级便是提出了WSA(Windows Subsystem for Android)功能,其在Windows 11系统中添加Android子系统,从而实现对 AOSP 的支持,允许用户在桌面端运行 Android 应用程序。

  WSA可以让Android应用在Intel、AMD和ARM在内的所有设备上运行,这不仅能够满足我们当下在电脑上使用移动APP的需求(尤其是没有电脑版的抖音、拼多多等),也可能成为未来PC由X86架构向ARM架构过渡的关键一环。不过现阶段该子系统仍在内测阶段,性能和兼容性还没有达到完全可用的程度。

04/ 性能级ARM架构笔记本问世

  苹果MacBook Pro 2021系列带来的M1 Pro和M1 Max芯片,无疑是今年PC圈的一对重磅炸弹。这两颗芯片得益于M1系列优秀的制程和架构基础,以及创新性的统一内存设计,让ARM架构处理器的性能第一次有了叫板旗舰级X86移动处理器的实力(M1 Max性能比肩移动版11代i9+RTX 3070),同时在功耗表现上还有着大幅度的领先优势。

  不过,对于ARM处理器的PC来说,目前最大的问题还是软件生态。即便生态掌控力强如苹果,新MacBook原生的软件支持仍然十分有限,即便不少软件可通过Rosetta2的转译兼容,但往往在性能表现上又会大打折扣,因此它现阶段性能再强也只适合以使用MacOS原生应用为主的用户。

05/ 缺芯问题未解决,热门机型供不应求仍频

  时至今日,由于新冠疫情导致的原材料全球供应问题仍然没能得到解决,同时居家办公、学习带来的PC需求红利也还在不断释放,因此在今年前三季度,相当多热门机型都相继出现了严重缺货、第三方大幅加价的情况,被大家调侃为“虚空神机”。

  这一情况虽然随着硬件即将迭代,在今年第四季度有所缓解,但明年新一代产品的供应情况仍然不容乐观。业内预计最快也要到2022年末,我们才能回到以往那样,可以随时可以自由选购产品,而不用担心缺货抢购的问题。

  总的来说,今年各家PC厂商除了在屏幕这块着重发力外,也在尝试通过各种软硬件手段,为消除手机与PC、X86与ARM平台之间的隔阂打下基础,多设备间互联互通、整齐划一的体验将会是未来的大势所趋。而展望明年,除了上述提到的技术将进一步普及,还会有移动版大小核架构处理器发布、DDR5内存的布局将使PC性能再度跨上新台阶,同时微软WSA正式版也有望到来,以及A15系出同门的苹果M2系列芯片同样十分值得期待。

3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