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CPU频道 PCPOP首页      /      CPU     /      评论    /    正文

Intel移动战略难走?从游戏机大战看起

    泡泡网CPU频道7月13日 虽然家用游戏机市场早已不复上世纪末的火爆,但大家应该还记得,当年那白热化的游戏主机之争。当年任天堂公司推出FC游戏机,结束雅达利时代的混乱局面,统一了家用游戏机的大半部江山。1990年,任天堂再接再厉,推出16位的游戏机SFC,瞬间大红大紫。而在这个时代,能和任天堂竞争的对手实际并不多,比较知名的如FC时代NEC的PC-E,SFC时代SEGA的MD。

从游戏机大战说开!小评Intel移动战略

上世纪90年代的主机大战非常火爆

    统一的平台带来了巨大的利润,1992年任天堂的盈利与整个好莱坞电影业相当,超过美国三大电视网盈利总和。1994年税前利润排名于全日本上市公司的第二位。1995年日本30%的半导体产量使用于任天堂产品。1996年任天堂的营业额为32.76亿美元,利润5.54亿美元,市场价值104.32亿美元。

    看到如此巨大的利润和市场,很多厂商都想来分一杯羹。在1994年到1996年,游戏主机市场的大战可以用白热化来形容。趁着游戏主机从16位到32位过渡的时期,一大票厂商纷纷推出自己的家用游戏主机,这其中比较著名的包括松下的3DO、NEC的PC-FX、SEGA的SS、SONY的PS,任天堂以Virtual Boy和N64应战。结果我们都知晓:由于原属任天堂阵营的Square阵前倒戈,PS大获全胜,并且开创了一个游戏机史上为辉煌的时代。

    商战的硝烟散去,我们不禁要思考。是什么导致了PS的获胜?是PS强大的硬件机能吗?每当新一代游戏机上市,总是把机能强大作为卖点。但家用游戏机玩的是什么?始终还是游戏,是大量丰富的游戏软件。因此懂行的人不会看游戏机的硬件特点或是厂商的宣传,而是直接看哪些软件商会在主机上推出哪款游戏。当年CAPCOM的《生化危机》,Square的《FF7》,ENIX的《DQ7》等软件即决定了主机大战的胜败。

    游戏机之争,说穿了是一种制式标准之争,游戏机的标准相对封闭,所以往往你看到的是标准和主机的合体。再来看看如今的智能手机和平板市场,你会发现有许多相似之处。不过要讲到这个问题,我们先要来看看手机的用途,尤其是智能手机的用途,在最近的10年发生的变化。

    10年前,当有人问你用手机做什么?有不少人会说,“我用手机就是为了打电话发短信”。到今天依然有不少人持有这样的观点,但是在智能手机时代,尤其是苹果iOS和Android这样体验性强大的智能操作系统出现之后,手机被赋予了更多的用途和意义。

苹果(Apple)iPhone 4代 16G手机

iPhone这类产品的出现让手机告别了仅是电话和短信的时代

    这里我们说iPhone具备划时代的意义,也并不为过。在iPhone之前,虽然也有各种智能手机系统,但是体验性和娱乐性从未如此强大过。iPhone上市之后,以前所未有的体验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同样采用了iOS系统的iPad系列随后在平板领域也大获成功,在今天占据了整个平板市场的大约90%。

    iPhone之后的Android,同样是体验性很强的平台,和互联网应用结合很紧密。和iOS不同的是,Android是一个开放的操作系统,这样吸引了众多硬件厂商的支持,例如MOTO、HTC、三星、LG、索爱等纷纷推出支持Android的智能手机和平板。

    Intel中国区总裁杨叙曾表示,iPad有三大方面吸引他:一是具有强烈视觉冲击的显示效果;二是触摸手感非常好的操控;三是多样化的应用程序,从众多的选择里,满足了用户各类个性化的需求。

    可以看到,手机“只打电话和发短信”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不排除今天还有不少这样的人,正如在Win7普及的时代还有不少人用XP一样的道理。但是,你会看到更多的路人拿着智能手机,也有拿着山寨手机上QQ和玩在线斗地主的人,这说明越来越多的用户对于手机应用的需求在发生着改变。

    在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的时代,个性化的各种应用程序、良好的操控等成为智能手机成功的必备要素。另外,互联网应用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方面,未来的数年,是移动互联的时代,大家都看好这个市场。

    理解了手机现在的应用,我们再来看看这一市场的竞争特点。

    当前智能手机和平板市场,说是如苹果、MOTO、NOKIA、三星、黑莓等几大硬件厂商的竞争,不如说是IOS、Android、塞班、WP、RIM等制式标准之争。所以用户选择一台智能手机,更多是选择了该标准。这和当年的游戏机平台竞争的状况是相似的:软件越丰富,吸引力越大。

《愤怒的小鸟》到来!近期可玩小游戏

目前移动平台的软件丰富度很重要

    如今苹果iOS阵营的软件是空前强大,由于iPhone 4、iPad 2等图形机能的机能强大,iOS的游戏软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Android则紧随其后。目前苹果应用商店App Store拥有大约35万款应用软件,而Android Market则拥有大约15万款软件。

    更为重要的是,如今的移动平台(指智能手机和平台)的更新换代,在软件的兼容性上呈现着“平滑过渡”的趋势,这一点和当年的游戏机有所不同。

    当年游戏机每6年左右更新一次,新主机基本和上代主机硬件机能差距非常大,虽然不乏“向下兼容”这种情况,但大部分人还是冲着新游戏机去的。因此,每当游戏机更新换代,无论是软件商还是玩家都面临着重新选择的机会。这个时候往往是上代主机竞争中落败的公司或是新公司赢得主流的机会。

    而例如苹果和Android这样的移动平台,基本没有类似的问题,每当硬件平台换代,例如iPhone 3GS到iPhone 4,iPad到iPad 2,过渡都是缓慢进行的。也就是一开始多数软件兼容,慢慢专用的软件才会多起来。这一点和PC倒是相似。

    这一点造成的后果是,强者越强,后来者越难,这还不像游戏机那样在换代的时候有翻盘机会,除非发生重大的技术革新。消费者面临苹果和Android如此众多的软件应用,相对于一个新平台很少的软件,他选择谁的几率更大?我想也不用多说。

    剖析到这里,我们该切入今天的正题了:那就是在移动互联时代,硬件厂商的选择问题,这里我们要说的是Intel。

    云计算和移动互联是未来一段时间IT行业发展的重点方向,各家厂商似乎已就这一点达成了共识。Intel也将云计算和移动互联作为未来发展的重点方向,但是,移动互联的策略,却走了一条与其它厂商不太一样的路子。

    我们先来看看Intel在PC端的风格:Intel最近强调自己不是一家芯片公司,而是解决方案的提供者。无论是在台式机、服务器、笔记本、云计算等方面都是如此。以台式机举例,Intel除了在CPU方面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配合CPU工作的芯片组同样占据垄断地位,曾经有第三方厂商在芯片组领域有所建树,现在也纷纷退出了。

Intel

Intel希望提供的是整套解决方案

    不仅如此,Intel还通过主板的整合功能控制一些例如声卡、显卡和网卡等,这样整个PC的关键部件都控制在自己手里,可以说是一整套“解决方案”。

    在移动互联平台,目前Intel自己并没有太成型的方案,基本上是照搬整套解决方案的模式。在硬件端,Intel主推X86架构的Atom,通过改进制程来降低功耗;而软件端,Intel主推和NOKIA合作的操作系统MeeGo。最理想的状况,自然是客户采用Atom+MeeGo的解决方案,但事实上无论是Atom还是MeeGo在移动平板的被接受度都不高,另外出于对上网本平台兼容性的考虑,Atom提供了对Windows和Android的支持,最新的Oak Trail甚至支持Android 3.0。

    总的来说,Intel还是在移动平台减持自己的一贯风格:提供整套解决方案。现在的情况是,在台式机、笔记本、服务器等Intel一贯强势的领域,这种风格是没有问题的。然后在移动平台端,说Intel是新进入者,似乎并不过分。在ARM、苹果、Android的强势下,这种整套方案的策略是否合适呢?

    有不少人表示困惑,Intel为什么不推出ARM架构处理器?按Intel的硬件实力,获得授权并推出高性能ARM架构处理不是难事,这才是专门针对移动平台的产品。然而,对此Intel的回答却是否定的。

    2011年5月份,Intel CEO欧德宁在圣克拉拉参加年度投资者会议时否认了Intel将会推出ARM架构处理器的猜测。欧德宁说:“这么做没有什么好处,我们会依赖于其它企业,依赖于ARM。我们要向它们支付版税,这会降低整个利润。我想我们自己能做得更好。”

    相关报道还指出,Intel将重点向低能耗芯片倾斜。据欧德宁透露说,在过去,Intel芯片的平均能耗为30-40W,Intel现在要将它降到了大约15W,转变将在未来几年内完成。而Intel中国区总裁杨叙也认为,目前的笔记本CPU普遍在20W以上,SoC芯片的功耗则在5W上下,未来笔记本的功耗应该降到15W上下。

杨叙:UltraBook带来比iPad更全面体验

  Intel的依据是3D晶体管技术的研发成功,3D晶体管主要是为了对电流有更好的控制,从而达到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功耗。所以Intel对产品的降低功耗很有信心。但是从欧德宁的讲话中也可以看到,“没有好处”、“这会降低整个利润”是Intel不愿推出ARM架构产品的主要原因,“我想我们自己能做得更好”这句话也证明了Intel坚持“整套方案”的PC业务线风格。问题在于,这到底是大气,还是保守?

    在Intel公布今年第一季度收入之前,华尔街一些分析师对Intel表达了谨慎乃至忧虑的态度,主要是比较看淡PC市场。其后Intel处理器在PC及服务器市场取得了强劲增长,带来第一季度业绩再创历史新高;加上对第二季度的乐观预期,2011年Intel预计实现超过20%的年收入增长。

    这些数据大约增加了Intel的乐观,他们认为目前全球的人口和PC的比例来看,需求还远远没有饱和。随着经济的增长,PC的需求量仍然还有很大。可能出于这类情况,所以Intel对移动互联这块市场的重视程度,还不足够多。所以步伐相对保守:即便在移动市场不太成功,但是保持台式机、服务器、笔记本和云计算的绝对优势就够了。

    然而根据一些统计数据,我们不难看到一些事实。根据数据统计,越来越多的互联网流量来自PC以外的设备。2010年,只有3%的消费互联网流量来自PC以外的设备,而到2015年这一数字将上升到13%。PC创造的流量将以33%的复合年度增长率增长,而电视、平板电脑、智能手机和M2M的流量增长速度将分别高达101%、216%、144%和258%。 

联想乐Phone发布 优势就是这是在中国

移动互联是被广泛看好的未来产业

    在网络视频方面,脱离PC的趋势更加明显。2010年底,92%的互联网视频流量来自PC。到2015年,该比例预计将下降到79%,20%以上的互联网视频流量将来自非PC设备。到2015年,电视将占逾10%的互联网视频流量,突显互联网电视的强劲增长。  其次,各种设备的便携性和无线连接功能日益增强。2010年,有线设备仍在IP流量中占多数,约为63%。但到2015年,来自无线设备的流量预计将超过有线设备,WIFI和移动设备将占到54%,而有线将仅占46%。

    2011年2月初,思科发表研究报告称,在消费者通过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观看视频的拉动下,2015年移动互联网流量将增长26倍,届时连接速度将较去年增长10倍。思科指出,平板电脑在推动移动互联网流量增长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思科称,到2015年,访问互联网的移动设备将达到71亿台,平板电脑将占到全部移动互联网流量的约3.5%。届时,视频将占到全部移动互联网流量的三分之二。

    而据艾瑞咨询统计数据,2011年Q1国内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64.4亿元,同比增长43.4%,环比增长23.0%。受手机应用商店、位置签到服务等新型手机业务创新的带动,移动互联网规模总体攀升。截止到2010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03亿,占网民总数的66.2%,较2009年底增加了6930万人。

    而在我们身边,WIFI等无线技术的出现使很多人不再需要依靠PC的例子也比比皆是:比如买了iPad 2之后,几个星期没看电脑的人;比如你的QQ好友名单上,使用手机上QQ的人越来越多;比如你在北京的地铁里,也可以看到无数人在拿着手机上网……

    如果说相比人口规模的话,移动互联的潜力显然更大。

    无数的事实也已经证明,如果不注重未来的发展,即便现在再风光,也有可能在几年之内走向衰败,这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NOKIA。

    五年前,如果你说NOKIA会日薄西山,估计没人会信。然而现在,这正在逐渐成为一个事实。根据2011年2月的数据,NOKIA全球市占率迎来新一轮大降,从38.6%大减到28%。要知道,在苹果2007年推出iPhone手机之时,NOKIA在智能手机市场所占的市场份额仍高达50.8%之多。而根据GFK的数据,无论是从销售数量和销售金额两种计算方式,在亚洲市场,Android正式在2010年第三季超越了全球先进的Symbian。

诺基亚芬兰员工抗议 反对与微软合作

NOKIA芬兰的员工抗议公司策略

    而NOKIA的对手:Android手机的全球销量都在迅速增长:三星上季出货量增加4倍多,市占率上升到9.6%。HTC出货量增加2倍多,市占率上升到8.5%。而在美国市场,ComScore的资料显示,Android的市占率已超越iPhone,并迅速逼近黑莓。黑莓市占率已从37.3%降到31.6%,Andoid手机则从21.4%上升到28.7%,iPhone市占率从24.3%小增到25%。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Android市场增长都非常迅猛,iPhone的劲头也不容小看。而NOKIA死守Symbian,虽然市占绝对率仍高,但坚持目前这个风格,衰败只是时间问题。近期业界频繁传出NOKIA出售手机业务的消息,结合其现状来看,也绝非空穴来风。

    而NOKIA的市场策略也一直摇摆不定,最开始传言和Andoid合作,其后又和微软合作,最近又推出MeeGo的手机N9,随后又宣布不再推出MeeGo系统手机。如此的摇摆不定对于企业自身和消费者来说都绝非好事。而资本市场对于NOKIA未选择Android也立刻做出了反应。在NOKIA宣布与微软合作计划之后不久,NOKIA在纽交所交易开盘中曾下跌1.30美元,报9.58美元,跌幅达11.95%。过去52周,NOKIA最高股价为15.89美元,最低股价为8美元。在当天的欧洲股市交易期间中,NOKIA股价下跌到7.4欧元这一较低水平。在赫尔辛基当日早盘交易期间,NOKIA股价更是一度下跌了8.8%之多。

    反观MOTO,由于选择了和Andoid合作,近年依靠里程碑系列产品,已然从困境中走出。这些事实说明,不顺应时代的发展而改变,即便现在站得再高,未来跌下来也很快。尽管这种情况未必会出现在Intel身上。

    Intel始终对于MeeGo这个系统寄予了很大期望,不久前,NOKIA终于发布了基于MeeGo系统的高端手机:N9。但是发售后不久,就传来消息说,N9将会是NOKIA最后一款基于MeeGo的手机。对于Intel来说,必然和预期的落差相当大。

    美国科技博客Ars Technica上周五刊文称,诺基亚本周推出了采用Meego系统的智能手机N9。尽管这款手机在多方面都很优秀,但由于诺基亚平台策略的混乱,N9在推出之初就注定失败。

美博客称诺基亚N9推出之初就注定失败

    尽管N9加入了大量新元素,但这款手机没有机会获得成功。由于诺基亚平台策略混乱,同时没有针对Meego的长期计划,因此N9将会输在起跑线上。这款手机与“泰坦尼克号”类似:尽管拥有高质量的工程水平及豪华的工艺,但注定在处女航时就沉没。在诺基亚的未来产品计划中,Meego的定位非常模糊,这将令第三方开发者感到失望,因此将导致N9的失败。

    诺基亚新任CEO史蒂芬·埃洛普曾在多个场合表示,尽管诺基亚将减少投资,但Meego仍将是诺基亚在未来创新中的研究平台。目前尚不清楚诺基亚这一计划意味着什么,但很明显在诺基亚转向Windows Phone 7之后,Meego与诺基亚的战略已经不太相关。如果诺基亚没有明确表示将会为Meego平台,以及购买N9的消费者提供支持,那么很难想象Meego能吸引到大量用户。如果诺基亚对待Meego平台的态度并不认真,那么Meego将很难具有竞争力,尤其是在第三方应用方面。

  “诺基亚当前的立场很像罗马神话中的两面神。诺基亚一方面留恋于Meego,另一方面又毅然地接受Windows Phone 7。这种平台策略的不一致毫无帮助,导致开发工具和平台出现混乱,并使外界对诺基亚未来的计划失去信心。这一问题已经在N9中体现出来:这是一款具有吸引力的产品,但看不到任何前景。”

    Intel表示,诺基亚只是其众多合作伙伴之一,MeeGo系统仍会出现在众多设备中,尤其是平板电脑。声明还表示,Intel在操作系统方面的策略仍是提供多种选择,即Windows、Android和MeeGo一个都不少。MeeGo不仅是一款手机操作系统,它还支持多种设备,其在汽车系统、上网本、平板电脑和机顶盒等领域均有机会。

    话虽如此说,但诺基亚放弃MeeGo之后,MeeGo又将何去何从?

从游戏机大战说开!小评Intel移动战略

靠Atom主打移动平台?接受度有问题

    现在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当年游戏机大战的特点,简单一句话就是:软件的丰富程度决定平台的胜败。如今的移动平台虽说并不完全符合这一特性(例如硬件的显示效果、操控性也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而且不同竞争平台之间的差距也没游戏机市场那么明显,但总体上是相似的。

    目前软件的丰富度苹果遥遥领先,Android则紧随其后。由于整体平台成本的原因,苹果并未占据绝对的优势。而现在智能手机的形势,基本上是iOS和Android发展最好,塞班市场跌幅比较明显,黑莓等保有自己的核心用户。

    这个时候,如果出现全新的平台出现竞争,并非不可以。笔者认为需要满足几个条件:不输于Andoid的体验性和操控性;良好的软件开发平台吸引开发者;移动平台硬件厂商的大力推广。具备这些条件只是说是在市场基本站住了脚,要想达到iOS或Android的份额,则需要有突破性的变化才行。

    否则,仅仅是看到这一市场的发展潜力,而盲目在此领域推新的平台的话,就和买彩票期望中奖的行为差不多。用游戏机来比喻的话,就跟当年BANDAI公司推出PIPIN的行为差不多,商战中后期盲目推出,游戏软件少,可以说没有加入正式战斗即退出了。

    虽然现在预言失败似乎有点早,但是从业界的支持度可以看出,Atom+MeeGo前景不那么光明。而Intel虽然在自己固有领域非常强势,但也不是没有失败的记录,例如Rambus DRAM的失败,例如BTX标准至今都没有普及。更何况,移动平台对于Intel来说,还是一个全新的领域。

    无论从历史还是现实看,Intel都是一个出色的硬件商,如果Intel能采取正确的策略,在移动平台中取得相应的市场份额,并非难事。这其中涉及到一个选择:Intel是打算做硬件商,还是软件商,或是平台供应商?

IDF访戴维斯:未来设备伴侣式模式当道

移动互联,两难的选择

    Intel目前的打算是:通过自身掌握的先进制程技术,以及3D晶体管技术,不断改进工艺降低功耗,从而使现有Atom架构的CPU去被移动平台的硬件商所接受。现在看来这种策略似乎不太给力,因为Atom的性能和同类的ARM处理器相比并不占优势。

    现在ARM架构的处理器精兵强将不断,例如双核的苹果A5和NV Tegra 2,而Tegra 3也很快将面世。更为关键的是,这些处理器的图形处理能力相当出色,使得对应的iPad 2或是Android平台产品的游戏娱乐性能很强,而图形处理方面一直是Intel产品的弱项。这一点我们看看Intel针对移动平台的Moorestown平台:代号“Lincroft”的Atom Z6xx系列SoC片上系统处理器,其内部共包含了超低功耗版Atom处理器核心(24KB数据缓存,32KB指令缓存,512KB二级缓存)、GMA 600图形核心(支持3D加速,支持高清视频硬件编码/解码加速)和LPDDR1/DDR2内存控制器以及显示控制器。这里的图形GMA 600,还停留在前几代的水平。

    因此,依靠现有的Atom架构去主打移动平台市场感觉前景不太让人看好,Intel要做的应该是立刻设计有针对性的全新架构处理器,专门主打移动平台。其实,推出ARM架构的处理器是最简单实用的方案,以Intel的设计能力和工艺,不是太难的事情,只是图形处理的部分需要一定的加强。如果是X86架构甚至说全新架构的处理器,则需要在现有的基础上作出很大改变,以适应移动平台的需求。

    至于MeeGo,虽然Intel表示其应用不仅仅是在手机中,而且还支持多种设备,其在汽车系统、上网本、平板电脑和机顶盒等领域均有机会。但实际上,如果不能在移动平台站稳脚跟,那么MeeGo的意义和未来,就很难说了。

    综合来看,Intel在移动平台的当务之急应该是确定硬件方案,继续用Atom+MeeGo,和当初那些仅仅因为看着游戏机市场火而盲目发布主机入市的厂商一样,类似于抱着侥幸心理的“赌徒”行为,不出现技术革新难以获得成功。当初的3DO、PC-FX、Pipin甚至包括任天堂的VB,这些主机无一不是惨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准备不充分,属于一种赌博。

    另一方面,笔者认为放弃MeeGo是相当重要的一步,这一点或许听上去有点骇人听闻,但无论从哪方面看,MeeGo都不是一个有着强体验性、强视觉冲击效果、个性化软件丰富的平台。这一点甚至连Intel自己也没有信心,Atom同时支持Windows、MeeGo和Android就是最好的证明。

    从上世纪游戏机战争的角度看,没有丰富软件的硬件,再出色也没有用。而现在苹果和Android都已经建立起较为强大的软件系统,Intel最好的策略是重新推出强大的硬件,软件方案上和现有的成熟平台合作。一味坚持高端的眼光和战略,有时候并非好事。■<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