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感表现出色是亮点 松下微单G3评测
泡泡网数码相机频道7月7日 目前微单市场,松下、奥林巴斯和索尼三大厂商占最主导地位,但要说其中最努力经营的当属松下。微单从出现到现在不过两年时间,松下已经推出了9款机身,镜头群也是相对更加完整的。松下每推出一台新品,总会引得大家围观,从来不缺乏话题性的机型,是其在微单市场取得成功的有力保障。而镜头也是,Micro 4/3的两个品牌,奥巴的镜头普遍更偏向于入门和高性价比,而松下的镜头在性能上更为出色,因此很多奥林巴斯微单用户也倾向于使用松下镜头搭配。
今年夏季,松下发布了两款微单机身,分别是定位中端的G3和定位入门级的GF3,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前者。G3是G2和G10的后续机型,在松下家族中位处GH和GF之间,属于在拍摄性能和便携性时尚性上融合的比较好的产品,目标客户既有普通家庭用户,也有追求影像品质的摄影爱好者。
从市场反应来看,G2和G10应该不算是成功的产品,至少比起GF2和GF1没有那么受关注。因此接任者G3在产品功能和外形设计方面都必须有所突破,才能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从数据上看看,首先G3更小巧,比前代机型体积缩小了25%左右;其次G3像素更高,1600万像素的水准和APS-C画幅的NEX-C3相仿;最后源自GH2的对焦和更新的图像处理引擎,应该会带来更好的拍摄体验。
最近我用了许多的微单,当中就包括最新的索尼NEX-C3(点击查看评测)和奥林巴斯E-P3(点击查看评测),这两台产品都给我留下了不错的印象。现在轮到了G3,以往我对松下微单的好感度十分高,有了之前两个产品的使用经验,我更加期待G3能否接住来自对手强有力的挑战,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吧。
松下之前的GH2/G2/G10三台微单,外观设计几乎一模一样,各自的特色可以说是没有,若非经常接触绝对没法一下用语言分出三者的区别。直到G3的出现,GF/G/GH三个系列的产品才算是有了自己该有的样子。当我从盒子里拿出G3时,第一反应是“小!真小!”有多小?大概和GF1差不了多少了,基本上就在高度上多出一个“脑门儿”。如果您是G系列或GH系列的用家,那么将您手中的机器缩小一圈,基本就是G3了。
G3相比之前的G2和G10,体积缩小了25%,重量也更轻,是目前带内闪的微单里最小巧的
G3的三围是115x84x47mm,体重336g,是带有内置EVF取景器的微单里最小的机型,说白了就是比松下以往的G/GH系列,以及三星NX系列都要小。如果挂上饼干头,G3拥有相当不错的便携性,估计很多GF1的用户看了会心动想换机吧。
松下G3标准六视图
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G3在体积重量和GF1差不多的前提下,大幅提升了性能和功能;其次由于内置EVF,让热靴位置空出,不会有GF那样安了EVF就会占用热靴而无法使用闪灯等其他附件的现象;第三,松下的外置EVF像素太低,效果和G3的没法比……反正身边已经有至少3位GF系列用家表现出对G3的强烈兴趣。
松下G3共有黑、白、红、棕四种颜色
虽然产地在中国,但G3的做工水准不用怀疑,很精致
机身正面没有型号,只有一个大大的“G”,银色的镜头卡口环十分提升质感
扯远了把话说回来,G3的外形相较G2和G10有很大改变,手柄更小,更流线型,属于握感和体积相互妥协的设计。同时机身材质也进步为铝合金,比起前代机型的塑料机身更坚固也更有质感。G3的镜头环上有一圈亮色装饰环,对视觉效果有加分作用。G3在海外市场有黑、白、棕、红四种颜色可选择,由于G3在大陆还没有正式发布,具体有几种颜色还未知,不过我们拿到的黑色版本,确实是低调到不行,不会吸引MM的眼球的。
松下是第一个给微单装上触摸屏的厂商,之前的G2/GF2/GH2都有装备。对触摸屏我个人是非常的喜爱,之前在微博上和网友讨论,有人认为GF2的触控屏操作太“娘”……这点我不认同,微单的触控屏更大意义在于触摸对焦点选择和触摸快门这两个功能,并非像卡片机那样将100%的操作全部依托在触控上。触屏对于微单,目前绝对有锦上添花的意义,当然现在的触屏微单,大部分实体按键还是保留的,如果不乐意触摸,所有的操作还是可以通过按键实现的。
G3依旧配备那块3英寸46万像素的LCD,可翻转设计取景方便
屏显效果实拍,面对许许多多的92万像素、104万像素LCD,松下的46万像素分辨率仅算堪用了
144万像素的EVF效果非常出色,挽回了一些分数
这里要抱怨一下,G3用的还是那块46万像素分辨率的屏幕,搁2年前我能说它的效果不错,搁现在面对着一堆堆的92万像素、104万像素,就连奥巴E-P3都升级到61万像素的OLED了,松下这万年不变的46万像素,仅仅说是堪用吧。赞扬的词汇留给144万像素的EVF取景器,色彩、细腻度都是一流,有着很好的拍摄感受。不过EVF没有距离感应器,无法实现自动切换,需要依靠旁边的EVF/LCD按键手动切换,不是很方便。
机顶的热靴和立体声麦克风齐备,当然还有闪灯
因为触摸屏,实体按键还是有所减少,不过有触摸屏,对操控影响不大
Fn1和Fn2两个按键支持自定义
不过确实也不可否认,因为触摸屏的加入,G3的实体按键做了一些简化,比如AE/AF键的取消,删除和Q.MENU键的合并等等,不过这些并不会给拍摄带来太大的影响,Fn1和Fn2两个快捷按键都可以实现功能的自定义,且合并的按键基本都是在拍摄和回放时不会共同用到的按键,因此没有什么冲突。
机顶模式转盘的选项也经过了优化,更为简洁
有独立的录像按钮,机背拨轮可按下切换调整参数
从机顶的转盘我们也可以看出松下对G3的拍摄模式做了简化,以P/A/S/M为主,不再有夜景、运动等场景模式出现,全部集中在SCN档位中。除此之外,独立的创意控制档位得到保留,另有C1和C2两档支持用户的自定义存储。至于要实现全自动拍摄,只需在任何模式下按动机顶右侧的iA按钮,就可以了,十分简单。
G3的菜单架构和GF2等机器十分类似,总体来说上手度还是不错的,触控屏结合实体按键都有比较好的操作感受。不过松下的菜单图标和文字,虽然辨识性很高,但过于像素化的简单设计,让我觉得不够美观,至少还有一些进步调整的空间。在拍摄时,Q.MENU菜单可以直接呼出常用的拍摄参数调整,并支持自定义,便利程度还是不错的,对于喜欢摄影,经常需要手动调整各项参数的朋友来说是个好消息。
G3的取景界面
拍摄时快速调整参数的Q.MENU,支持项目自定义,直接拖放即可
屏幕右侧的触控快门开启图标,这是个十分方便的功能
G3的菜单界面。过于像素化的一些图标和文字,要是能平滑一些会更美观
I.R智能分辨率和智能动态范围,G3也有采用
松下的iA智能自动模式大家已经比较熟悉了,本次G3更进一步添加了iA+模式。在普通的iA模式下,相机会自主控制所有的拍摄参数,虽然不能保证效果有多么的出色,但至少曝光、色彩、对焦都能够大体正确,对于完全的菜鸟用户还是实用的。
如果对拍摄把握不大,就按下机顶的iA按钮吧,它可以保证你的拍摄不出大问题
新增的iA+模式,支持用户在一定程度上的自定义,且表示更加通俗化
而iA+则支持用户在一定程度上的自定义,可调整选项包括光圈、曝光补偿和白平衡三项。不过这三项并非以生硬的专业词汇出现,而是变换成了散焦、亮度和颜色,以虚/实、明/暗、冷/暖更加形象的表示,更容易让初级入门用户理解。
5种对焦点选择模式,3种对焦方式,支持快速对焦
精确定点对焦,在焦点选择和对焦时,画面都会自动放大帮助确认是否合焦
G3的对焦点支持全屏100%区域选择,焦点大小也有4档切换
松下的微单在对焦上一直是能够令人满意的,本次G3更是使用了和GH2相同等级的对焦模组,官方称搭配14-42镜头可以达到0.18s的对焦速度,如果搭配14-140镜头则可以达到0.1s的极速对焦。上方的视频是我们搭配徕卡25mm/f1.4镜头进行的对焦速度测试,采用触摸快门直接拍摄。以一颗大光圈定焦镜头能到到这样的对焦速度,令人满意。此外,G3的对焦点的选择范围也变为全屏100%范围都可以调整,比起其它品牌的微单更为强悍。
之前在使用奥林巴斯E-P3时,我还小小的抱怨过它的拍摄功能不够丰富,基本只有“艺术滤镜”一项比较特殊的可选。但这次拿到松下G3,我觉得奥林巴斯还是比较慷慨的,因为G3也是除了“创意控制”(类似于滤镜)之外其它的诸如全景、连拍、HDR等功能一切欠奉。可能这跟产品定位有关系吧,松下或许认为G3的用户还是偏向于专业的更多。
创意控制仅有5种效果可选,比GF1当时还缩减了几项,不知为何
标准(左图)和富有表现力(右图)
乡愁怀旧(左图)和高基调(右图)
深棕色(左图)和高动态力(右图)
G3的“创意控制”拍摄模式其实也做了简化,只有五种效果可选,比起奥林巴斯或者索尼来要少得多。这五种效果分别是:富有表现力、乡愁怀旧、高基调、深棕色和高动态。除此之外,G3还有6种“照片格调”,分别是标准、生动、自然、单色、风景和肖像。这6种“照片格调”可以在任何手动模式中使用,而“创意控制”则只能在全自动下使用了。
几种“照片格调”,在任何手动拍摄模式下均可使用
标准(左图)和生动(右图)
自然(左图)和单色(右图)
风景(左图)和肖像(右图)
个人认为类似于这样滤镜的功能,对于微单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也是目前相机产品发展的一个大势所趋,让用户更简单的拍摄出不同效果的照片,就是让用户享受拍摄乐趣的过程,起码从我个人和我们的不少读者来讲还是很乐意使用的。
视频拍摄可供选择调整的项目很多,只可惜在拍摄中不可手动调整任何参数
支持在视频拍摄中截图(1920*1080)或拍照(全像素)
机内有简单的视频裁剪功能
G3的视频拍摄能力达到了1920x1080(50i),最高画质码率为17Mbps,在视频拍摄中支持连续自动对焦。机顶的双声道麦克风支持电平调整,当然也可以通过购买附加的一些配件,诸如监视器、指向麦克等增强视频拍摄能力。
1920*1080分辨率视频截图,点击查看原图
此外,“创意控制”和“照片风格”的多种色彩模式也可以运用到视频拍摄中,为用户增加更多的乐趣。值得表扬的是,在运用这些滤镜效果时,G3的视频拍摄并不会出现跳帧,比奥巴E-P3要出色一些。以G3的水平来讲,满足一般的家用需求不成问题。
G3使用的是一块4/3尺寸1600万像素的Live MOS,和GH2相比虽然像素数一样,但并非是同一块感光元件。GH2的总像素是1831万,而G3的总像素是1668万,可见正如松下所说,这是一块全新开发的Live MOS。与之搭配的图像处理引擎为Venus Engine VI FHD,也是全新的型号,其中一个主要改进就是高感控噪的进步,下面我们就来看看G3的表现如何。
1600万像素的Live MOS,和GH2的并不是同一型号
ISO 160样片(点击左图查看原图),以及100%区域截图
ISO 200样片(点击左图查看原图),以及100%区域截图
ISO 400样片(点击左图查看原图),以及100%区域截图
ISO 800样片(点击左图查看原图),以及100%区域截图
ISO 1600样片(点击左图查看原图),以及100%区域截图
ISO 3200样片(点击左图查看原图),以及100%区域截图
ISO 6400样片(点击左图查看原图),以及100%区域截图
G3的感光度从ISO 160起跳,最高可以到达ISO 6400。从样片可以看到,它的画质表现非常出色,在ISO 1600以前,画面基本都没有明显的可见噪点,ISO 3200也是极其轻微的出现噪点,截至到这里,也就是ISO 160-3200,G3的感光度是完全可用的。最高的ISO 6400,G3画面细节依然保持的很不错,比其它品牌的微单产品都要好,画面整体仅仅出现了轻微的色彩饱和度下降,噪点情况属于轻度,经过简单的后期处理仍然具有可用性。G3在控噪方面,我觉得可以给出满分的表现。
点击查看原图
我找来了松下最受好评的几只镜头来搭配G3进行拍摄,包括徕卡45mm/f2.8微距、7-14mm/f4超广角变焦、20mm/f1.7饼干头,以及最新的徕卡25mm/f1.4定焦头。相信大家最为关心的肯定是徕卡25mm/f1,它的表现我们留待一会儿再说。先说说G3,使用它的拍摄感觉,实话讲和之前使用GF2、GH2几乎分不出任何差别,各种操作都很熟悉,翻转触摸屏调整焦点比较方便,取景也非常便利。总体来讲拍摄感觉很好。
G3搭配7-14mm/f4镜头
G3搭配20mm/f1.7和徕卡45mm/f2.8微距镜头
得益于G3出色的高感控噪表现,以及有徕卡25mm/f1.4这样的大光圈镜头,在暗环境下拍摄我几乎不需要为画质担心。说实话拍着拍着我实在懒得调整各项参数,就干脆的将G3的iA按钮果断按下,一切均交由G3自己判断。结果是令人满意的,没有让我失望。
点击查看原图
点击查看原图
下面来说说这支新推出的徕卡25mm/f1.4镜头,它在诞生之初被寄予了太多的厚望,爱好者和发烧友们的口口相传也把它捧上了天,我在拿到松下送来的评测机时,也是对这颗镜头的兴趣大于G3。但随着使用,这种感觉在我心中归于平淡,算是有喜无惊吧。
首先声明,我没有对这颗镜头的画质表现进行系统的测试,一切仅仅从拍摄感觉和实拍表现出发。从做工来讲,徕卡25mm/f1.4和那支45mm微距没有什么区别,大小也差不多,还有塑料的镜身和遮光罩并不能给人高档的感觉。
点击查看原图
再说说画质,徕卡25mm/f1.4的表现不错,属于符合其定位的产品,细节丰富,对眩光的抑制也比较到位,焦外表现也算合格,就是紫边貌似稍稍有些明显。但如果你奢望它能有德头那种油润平滑,甚至有点儿腻人的感觉,那你恐怕会有些失望。
不要忘记,这颗镜头的官方定价才不到6000元人民币,市售肯定要再低一些。不要管是否每月限量1500支,以这个价格水平,徕卡25mm/f1.4的表现很到位,称得上物有所值,当然如果你追求的是那份“感觉”,可能需要花费更大的金钱去购买徕卡手动牛头吧。后续我们将对这颗镜头也进行详细的评测,请期待。
点击查看原图
G3的“创意控制”功能在拍摄中我也用了用,但体验感觉并没有奥林巴斯或者索尼给力。或许是我比较重口味的因素?我总觉得G3的几种模式特色不够突出,产生效果给人的画面冲击感不如竞品的滤镜强烈。那种色彩浓郁到溢出、LOMO处理到矫情、黑白表现到沧桑的风格,或许才是滤镜爱用者希望得到的感觉吧。
由于G3的体积缩小了不少,因此在电池上不得不使用和GF2同样的BLD10E锂电。这块电池容量为1010mAh,官方给出的续航为270张。根据我自己的实际使用,大约拍摄了240张左右的照片和10分钟不到的视频,加上正常的菜单和回放操作,电池变罢工了。从续航上来说G3还是不太令人满意,如果出游的话建议另配一块以防万一。
因机身体积缩减,换用稍小容量的电池,续航能力一般
G3作为一款主要面向中端消费者的微单,总体表现还是令人满意的,可能是不同厂商之间的默契吧,新推出的这几款产品在侧重点上都有所不同,G3属于在各方面都比较均衡的一款产品。其实我想不出特别好的评价G3的语言,这是一款很踏踏实实的相机,值得推荐,但购买后它只是会勤勤恳恳的做好本职工作,并不会在哪方面给你特别的惊喜。
有个不太恰当的比喻,松下、奥巴和索尼就像汽车界对应的宝马、奔驰和奥迪。宝马一直把驾驶本身放在首位而在其它方面并不做作,就像松下G3没有那么多花哨的拍摄功能但在画质上能让你满意;奔驰的底蕴丰厚和成熟气质,就像光学影像老厂奥巴E-P3一样的典雅高姿态;奥迪作为先锋性的代表,在各方面都更勇于突破创新,就像索尼NEX频频给人带来惊喜一样。
G3的画质很出色,用它绝对能拍摄出很漂亮的照片。松下的镜头群很丰富,各个焦段任何用途都有恰当的选择。G/GF/GH各代产品给松下微单也积累下了良好的用户口碑,在素质和品质上绝对能让人放心。G3是一款适应面很广的微单,无论你是时尚族群抑或摄影爱好者,选它至少都有80%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