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非崇洋!19款海外市场高端电源评测
● 前言
在三四年前电源还从来没有这样倍受关注,但今天我们可以看到,电源已经成了电脑稳定性的一个重要的因素。相比之下,国外在电源的发展上要比国内成熟的多,虽然也有面向低端的产品,但整体上要比国内高出一个层次。今天我们就给大家带来了一篇国外的电源评测,让大家了解一下国外电源的情况。本文翻译自trustedreviews.com。
● 测试说明
这次测试我们选用了2个Fast Auto FA-828ATE(可程式电子负载仪)以及测试双12v输出的一些其它设备。由于现在的微型计算机把把更重的负荷放在了+12V上,因此我们对+12V的测试也是本次测试最重要的部分,在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下ATX12V电源规格的变迁情况:
由于处理器功耗的不断提升,ATX12V电源规范从推出至今已经有了多次修改,仅仅在过去的两年时间里,Intel就先后两次升级了ATX电源的规格。由于系统对+12V的输出电流的更高要求,而线材的承受能力有限,测试就会出现对为CPU供电的+12V输出电流提出了更高要求,电源此时从ATX1.2版升级到了ATX1.3版。
不过,随着PCI-E设备的出现,系统功耗再次攀升,对+12V输出的需求继续增大。在不改动ATX电源输出规范的情况下,传统的ATX12V 1.3电源已经不能通过改动内部设计来满足所有硬件对+12V的需要,因此针对915/925系列芯片组主板制定的ATX12V 2.0规范应运而生。与ATX12V 1.3版本相比,ATX12V 2.0版本最明显的改进就是+12V增加了一路单独的输出,即采用了双路输出,其中一路+12V(称为+12V1)专门为CPU供电,而另一路+12V2则为其它设备供电。
在这种技术背景下,Intel将ATX12V2.0版的+12V分成了+12V1和+12V2。+12V1通过电源的主接口(12×2)给主板及PCI E显卡供电,以满足PCI Express X16和DDR2内存的需要;而+12V2通过(2×2)的接口专门为Prescott CPU供电。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主板上的+12V1DC和+12V2DC在布线上也是完全分开的。由于采用双路12V输出,因此主电源接口也从原来的20Pin改为24Pin输出。
除此以外,Intel ATX12V2.0版本还有一个重要就改进之处,那就是转换效率增加了。由于电源在工作中,有部分电能转换成热量损耗掉了,因此,电源必须尽量减少热量的损耗。转换效率就是输出功率除以输入功率的百分比。1.3版电源要求满载下最小转换效率为68%。2.0版更是将推荐转换效率提高到了80%。尽管功率因数和转换效率都是指电源的利用率,但区别却很大。
好了,说了这么多,希望大家能对电源有个大体的了解,下面就进入我们的评测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