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捞,不仅仅只有科目三
“火锅一哥”海底捞又出圈了,这次是凭借热门舞蹈“科目三”。事实上,这个被称为“科目三”的“魔性舞蹈”在网络上早已开始流行,凭借动感的音乐、丝滑的动作被很多网友争相模仿。目前,仅仅在抖音上,科目三舞蹈话题播放量已经达到数十亿次,成了“全民舞蹈”。
“科目三”能在海底捞这种餐饮消费场所一炮而红,契合了当下年轻人对于多元文化的包容,更反映在互联网时代下新型消费文化的兴起。要知道这种舞蹈形式成了很多人排解情绪、缓解焦虑的方式之一。
社会文化走向多元化
“科目三”的起源,一个被广为流传的说法是,来自广西一大婚礼现场多人欢歌起舞的场景,当地人用这种自创的“魔性”舞步代替婚闹,庆祝新人喜结连理。不过,也有广西网友解释称,当地一个小伙通过驾照考试,当场跳了段舞被拍下来火了,这段舞因此被叫做“科目三”。
在科目三爆火后,便有网友打趣道,如今一个广西人的一生要经历三场“考试”——科目一是唱山歌,科目二是嗦粉,科目三则是跳一套有着丝滑小连步的舞蹈,以此夸赞广西地区的多民族文化和当地人能歌善舞的优点。
但无论最初来源如何,“科目三”都有着爆火的特质——背景音乐节奏感很强,带着古风唱腔等中国风元素,动作简单易学,又有鲜明的律动感。有网友笑称,刚开始只是觉得“科目三”跳起来好玩,但之后却发现很解压,“只要摇一摇,烦恼就会少掉一大半”。
除了富有节奏感、简单易学之外,“科目三”的爆火也与当下的社会环境有着紧密的关系。其中,当代年轻人对自我认同的审美转化,是推动“科目三”盛行的重要因素。
浙江传媒学院硕士生导师巩述林认为,年轻人在通过跳舞“科目三”,共享“魔性”“发疯”等文化标记时,他们的内群边界得以确立。另一方面,这也表明社会传播主体在迭代,从消费品牌到文化潮流,新生代群体有更开放、更多样化的视野,对新的现象接纳程度更高,也对喜爱的事物和文化充满自信。
另一方面,巩述林还指出,与广场舞的海外传播不同,“科目三”在国内流行的同时,也掀起了中国流行元素的海外模仿秀,“这是一次全新的民间的跨文化传播和互动实践。”
的确,年轻人追求多元化和个性,以自身独特的视角和表达方式,冲淡了主流与非主流的分界线。同时,“科目三”这类舞蹈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展示自我个性的文化阵地。
不久前,《中国青年报》就发文评价“科目三”的走红,他们认为,年轻人眼中的美是多元化的。有人爱听庄重的古典乐,有人热衷于唱rap,有人会伴着婉转的古风歌曲翩翩起舞,也有人经常练习“喊麦”,但一样的是,人们更追求情绪和个性的表达。
“科目三”这类舞蹈正在被不同背景的人群接受,这似乎也在意味着,整个社会的文化开始走向多元化。
“科目三”搭建情绪宣泄口
“科目三”在海底捞的爆火,除了这一魔性舞蹈造出的仪式感和氛围感外,既契合了当代年轻人乐于寻找情感宣泄口的现状,也符合他们对社交新场景的需求。
在抖音、小红书等平台,搜索“海底捞科目三”,不止有海底捞员工在跳,也有不少顾客参与其中,甚至不乏小孩和老人。和过生日就要去海底捞一样,只要是在海底捞,就能收获更多的情绪价值。
一定程度上说,在海底捞参与或是围观“科目三”像是一场消费者的“团建”,也是一种纽带,把大家连接在了一起。
“不管舞蹈土不土,它确实是快乐的。”有网友这么解释自己对“科目三”的热爱,尤其是这么多好朋友能够聚在一起,空气里都回荡着欢声笑语的时候,情绪共振会给人带来无法取代的共鸣。
当下,由于生活节奏加快,当前年轻人的压力普遍较大,而“科目三”接地气的舞蹈,给年轻人的情绪提供了一个较好的宣泄口,随意洒脱的舞步可以让年轻人“发疯”,暂时摆脱内心包括焦虑等在内的负面情绪。
如今,很多海底捞门店会选择在固定场地、和时间进行“科目三”的表演。这样做一方面可以满足顾客观看舞蹈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打扰到其他顾客。在表演“科目三”时,服务员就会为你来上一段魔性的舞蹈:摇花手、扭腰、摆胯,配合节奏鲜明的音乐,一气呵成。
即便自己不亲自参上场跳舞,年轻人也可以从网络上其他人的舞蹈中寻求到情感共鸣。事实上,这也和前不久上海万圣节,众多年轻人掀起的一场cosplay狂欢其实有着共通之处。
从“科目三”本身来看,仪式感足够,舞蹈充满氛围,节目也富有感染力,对于现场的顾客来说,情绪价值拉满。在那一刻,无论工作多么劳累、生活多么艰辛,一切都能抛之于脑后。毕竟,人生就是重在参与。
年轻人都可在海底捞“发疯”
“科目三”这波热度被海底捞顺利接住的同时,“泼天的富贵”也砸到了海底捞头上。眼下,很多海底捞餐厅可以用“一桌难求”来形容,需要排长队等位已经成为常态。但这个舞蹈并非由海底捞首发,为何能在海底捞引起一场全民狂欢,彻底出圈?
这背后其实是因为,海底捞作为一个餐饮企业,具备花样满足消费者需求的“创新性”,其打造的消费场景,具有足够的“包容性”,这让海底捞这个品牌和消费者之间互相信任,具有极强连接。
在过去十几年,海底捞一直是中国餐饮行业的一个样本,海底捞一系列服务“神话”产生了强大的吸引力和影响力,不断带给顾客的惊喜感与满足感。
在此情况下,海底捞也在持续向外传递其“放下身段”的经营理念。从最初的生日服务到免费美甲,再到演唱会“捞人”、夜市摆摊和洗头服务,如今又掀起全网“科目三”的热潮。海底捞都在不断给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并加深“只要消费者想不到的,没有海底捞做不到”的心智。
如今,通过消费者自发式的传播,各大平台庞大的流量池被海底捞变成了广告位,而海底捞一次次靠着花式服务出圈的背后,正是源自其设身处地为顾客提供各种价值的理念。
这也是年轻人愿意在海底捞“发疯”的原因之一。“在其他地方‘发疯’有点尴尬,但在海底捞一切都好像刚刚好。”除了提供健康又美味的美食,海底捞还各式各样“避风港”式服务,营造了轻松自在的消费环境,给消费者打造了精神层面的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