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量vs性能!HDD/SSD/混合硬盘大对比
泡泡网主板频道8月25日 受机械式物理设计所限,传统HDD一直是PC系统的主要性能瓶颈之一,虽然在半导体技术不断提升下,高性能的SSD逐渐普及,但SSD产品每GB成本高昂,加上技术成熟度仍有待提升,要完全取代传统HDD仍然言之尚早,就在储存设备的世代交替期,结合SSD与HDD特性的Hybrid Drive混合式硬盘,能否为主流PC应用提供高传输、高容量、低延迟的非常好的解决方案?
HDD:海量的数据储存
HDD自1956年面市后,现时已是PC内的主要储存装置,基于坚硬盘片为基础,盘片拥有平整的磁性表面,透过硬盘内的马达转动,读写头可在碟面经过它的下方,读取或改变其表面的电磁流值达成数据传取。由于HDD技术不断进步,无论在读写速度及容量均不断上升,生产成本亦不断下降,就算家用PC也能拥有海量的储存容量。
传统HDD受到物理制程,访问速度难以突破
自90年初主流硬盘容量约在20-40MB ,发展至现今最高达3TB容量,的确能满足了现今海量的新信息时代,但传输速度提升却停滞不前,尽管HDD厂商已使出浑身解数,包括提升读写碟面的密度、加入垂直读写技术、更高速的磁盘转速、更大的读写缓冲存储器、加入NCQ、ACHI等优化读写机制,但HDD的机械式转盘设计拥有物理上的限制,加上散热的考虑,仍然无法跟上PC运算的速度提升。
传统HDD硬盘机的容量虽能满足了新信息时代,但却成为了运算的主要瓶颈之一,纵使运算应用采用了预测读取分支,尝试把数据预存取至系统内存,尽力避免因等待数据读写造成处理器闲置,但最终仍需要找寻更高速的储存方案,以配合运算技术的发展。
SSD:未来的PC储存设备?
传统HDD硬盘技术再难突破,进入以容量竞争时代,技术成熟导致各厂主要以价格作为主要竞争方法,各家大厂纷纷以并购整合求生存,虽然HDD的需求依旧,但毛利已经难再提升,而PC业界也开始转向全新的数据储存解决方案—SSD。
SSD(Soild State Disk)有别于传统HDD硬盘,采用半导体的NAND Flash闪存技术作为存储媒介,不必考虑机械式的马达起动需要高功耗问题和马达噪声,数据存取速度也较HDD提升了数倍。
而没有机械式的架构使得SSD防震能力相对传统HDD硬盘更佳,加上低功耗特性使得更它更适合用于移动计算机设备,SSD基本上已成为了PC未来主流储存媒的唯一候补,等待的就是半导体制程进一步成熟。尽管NAND Flash已进入2x nm世代,但每GB容量成本却比传统HDD高出数十倍,储存容量也无法与传统HDD 相比较。
SLC与MLC的区别
现在SSD采用的NAND Flash共分为SLC (Single-Level-Cell)和MLC (Multi-Level-Cell)。 SLC的特点是在浮置闸极与源极之中的氧化薄膜更薄,在写入数据时通过对浮置闸极的电荷加电压,然后通过源极,即可将所储存的电荷消除,通过这样的方式,便可储存1个信息单元,这种技术能提供快速的程序编程与读取,但成本高昂主要应用于服务器及工作站中。
为了降低门坎,现在主流的SSD产品主要采用MLC颗粒,MLC是将两个单位的信息存入一个浮置闸极可变电闸,通过不同电平(Level)的电荷,分别储存的电压控制精准读写,因此MLC通过使用大量的电压等,每一个单元储存两位数据,数据密度比较大,相较SLC架构是0和1两个值,而MLC架构可以一次储存4个以上的值,使得MLC架构可以有比较好的储存密度但速度相对有所降低,但是成本得到了进一步的降低。
为了提升MLC颗粒的SSD产品速度,控制芯片多采用并行架构,其原理如同RAID 0磁盘阵列,但相对SLC对数据损坏的风险有所加大。同时MLC颗粒寿命亦相较SLC更短,一般而言SLC架构可以存取10万次读入,而MLC架构只能承受约1万次的读入。
SLC、MLC的SSD产品与传统HDD产品可以说是更具优势,SLC颗粒的SSD性能最高、可靠性佳但售价高昂,MLC颗粒的SSD拥有高性能特性但可靠性较低,HDD低成本高容量但性能低,用户必需按照成本、性能及风险之间作出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