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光GXR+徕卡头 M卡口A12新模块体验
泡泡网数码相机频道9月20日 理光长久以来累积了不少死忠的用户,数码领域中最成功的代表作莫过于GR DIGITAL这台轻便的专业级DC,其28mm GR LENS的定焦镜品质不论是在自家、甚至与同级的竞品相互比较,所展现出来的光学品质绝对是无庸置疑的;不过GRD的产品就算来到第三代,感光元件片幅还是维持1/1.7吋左右的大小,就随身机来说,这虽然已是相当普及的规格,其他品牌的高阶随身机也都是採用类似的片幅;但理光早就为消费者设想周到,唯有创新、做出产品的差异化才能在市场中杀出一条血路,我想它们追求的并不是市佔率,而是玩家们的忠诚度。
也因为如此,2009年底所发表的GXR、及其镜头模组才会艳惊四座,不盲从单电的潮流,反其道而行打造出感光元件+镜头可交换的模组,至目前为止共有三种片幅可以选择,分别是『P10 1/2.3吋CMOS(28-300mm)』、『S10的 1/1.7吋CCD(24-72mm)』、以及『A12的APS-C CMOS』;其中A12在GXR一推出时便搭载了50mm F2.5 MACRO这颗微距镜,是人像及近物的拍摄利器,但是!!!28mm才是街拍及生活随拍的好帮手啊!相信用过GRD的朋友们看到这裡,绝对是点头如捣蒜…所以理光在去年9月时,便发表了A12 28mm F2.5,总算让A12的镜头群加入了新成员。
而GXR最初的概念可不只是单纯提供镜头模组而已,我想玩家们都心照不宣,既然感光元件都可以交换了,为什麽镜头不可以单独交换呢?做个接环不就OK了?但是理光在进入数位领域后,并没有设计专用的数位镜头,贸然推出其它牌的接环,难保不会影响自家A12镜头模组的销量…原本小编在去年收到的小道消息是预计先推出M4/3的接环,事实证明我错了…因为小编手中的这颗GXR MOUNT A12模组,可是用来对应Leica M系列其它厂牌的M接环镜头,有关于这颗模组的更多介绍,就让我们往下欣赏吧。
本文转载编译自http://www.mobile01.com/,内容不代表本站及编辑观点,仅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阅读。如有不妥,请与我们取得联系
GXR MOUNT A12同样使用理光一贯的形象来呈现,以无造作感的纸盒来表现,真有种反谱归真的感觉啊!
将来的市售版应该会有原厂附赠的说明书才对,小编算是抢先体验到这颗GXR MOUNT A12的媒体之一,模组的保护套一样有附,而右边那个看似饮料瓶盖的东西,待会再一併介绍好了。
第一次见到这个GXR MOUNT A12心中真是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也可以说是原厂的努力感动了我,因为从最初各界的不看好,甚至是将GXR的模组设计不分青红皂白的拿来嘲讽,完全没想过它未来的发展性甚至是可塑性有多麽大...乡民真让人无言。GXR MOUNT A12为了要提供M接环适当的镜后距及卡口,所以模组本身的厚度就比之前的A12 28mm/50mm来的厚,MOUNT A12整体尺寸为79.1×60.9×40.5(mm),重量约370公克。
GXR MOUNT A12的名称当然也是其来有自,因为它同样使用了A12模组所属的感光元件,为一具23.6 mm ×15.7 mm的CMOS,有效画素来到1230万,接上M镜头后需乘上1.5倍才是等效焦长;而这片感光元件从A12 50mm到A12 28mm,虽然色彩调性有些差异,但两者的影像品质皆让我十分满意,不论是细节或是阶调的呈现,都让小编很想砸钱买一台来玩,但就又会碰到老问题,光手边的测试机都拍不完了,哪有时间玩自己的相机啊…
另外GXR MOUNT A12具备实体的金属快门帘,与以往的A12有所不同,不过GXR MOUNT A12却很贴心的在选单内加入了电子快门,提供无声的快门释放模式,对于这种小细节的重视程度,早就是理光的传统了,其轫体更新的幅度及诚意,在业界更是首屈一指。
GXR与MOUNT A12合体后,从上图可以看到模组稍微凸出了机身本体,但别担心,因为这完全不影响机身的操作性,只不过它看起来俨然就是一台完整的EVIL机,如果对摄影器材不甚了解的版友,第一次见到这种组合,肯定会吓到~接着说理光啥时出微单眼啦!?但如果又将MOUNT A12与GXR机身拆开后,那些人心中又会有哪种想法呢?目前在可交换镜头的数位机身中,APS-C可说是最常见到的片幅,数量也最为庞大!其次才是FF及4/3,如果未来感光元件的成本能大幅降低的话,GXR for FF可能也只是时间的问题,重点是要与哪种接环合作,还是自己推出新镜头,甚至是推出刚併购不久的PENTAX旗下所属的PK接环呢?不论如何,GXR总让人充满期待。
小编曾与原厂聊过理光为什麽要放弃原先计画的m4/3 MOUNT,而是率先推出M-MOUNT呢?对方给了我很直接且明确的答桉,因为Leica就是光学品质的保证,且身为GXR第一颗可交换镜头的模组,当然得更谨慎的选择所属的接环囉,理光确定另闢战场!并非单纯的顺应潮流而已,所以才有MOUNT的出现。这回体验这颗新模组也遇到了一个大问题,因为LECIA的老玩家们,10个有9个都是守镜奴啦!要跟他们借镜头比借钱还难,好在凭着小编的三寸不烂之舌,终于从朋友那边挖来了一颗LEICA ELMAR-M 1:3.8/24mm ASPH.,他说这颗是他身边价位最低的一颗徕卡镜头,因为他还有一颗LEICA SUMMILUX-M 35mm f1.4 ASPH大光圈的不敢借我;但出于好奇,我上官网查了一下价格,他口中的『价位最低』,没想到居然要价88.8K,真让我吓出了一身冷汗,就跟我当初测LEICA M9+ LEICA ELMAR-M 1:3.8/24mm ASPH.心情一样的坎坷不安。
LEICA M这种传统RF採用叠影对焦的系统,由于先天上的限制,其实RF相机所属的镜头以M为例,其最近对焦距离大概都在80公分左右,小编手中这颗LEICA ELMAR-M 1:3.8/24mm ASPH.的最近对焦距离在70公分,加上36mm的等效焦长,想要拍摄一些特写画面其实都觉得勉强,尤其是街拍时很难避开杂乱的景物,真的是需要些时间来适应,选择的场景也很重要就是了。开放光圈为F3.8,虽然此时已是工作光圈,但在APS-C的片幅上,较难出现明显的景深与散景。
两者红点相对齐之后,给他锁下去就对啦!金属製的镜头接环用起来还是比较放心;而机身上的这个金属接环,其实并未支援任何的电子接点,也就是说镜头上的光圈资讯并没有办法传递到相片EXIF之内,这确实有些困扰。
接着可以陆续看到GXR与LEICA ELMAR-M 1:3.8/24mm ASPH.合体后的模样,这颗镜头还搭配了金属製的遮光罩,且为方形的设计,带有标准的徕卡味;而GXR 28mm A12该颗镜头模组的遮光罩设计,也有异曲同工之妙,相当符合理光独树一格的品牌形象。
徕卡镜头在装上GXR的机身后,光圈部分是由镜身上作控制,就如同接在LEICA M系列的机身上;而此时GXR可以透过光圈大小来进行自动测光,也就是说它支援P/A/S/M任何一项曝光模式,不过重要的是光圈一定得手动调整,所以小编使用MOUNT A12时,通常都是以『A光圈先决』来作业,再搭配半快门+点测光来锁定曝光值,整体用下来其实比『M全手动曝光』来的直觉。
LEICA ELMAR-M 1:3.8/24mm ASPH.採用全金属製的镜身,质感与手感当然是没话说,且加上RF系统的轻巧特性,其重量也只有360公克左右,所以整体的握感还是相当不错,长时间拍摄也没啥负担。
徕卡所推出的第一款数位RF机身为LEICA M8,片幅採用较少见的APS-H,焦长转换需乘上1.3倍,后续的LEICA M8.2也只是针对机身过去不足的部份作了些许加强,片幅并未改变。不过LEICA M9推出后,总算虏获了徕卡迷的心,因为它终于搭载了FF感光元件,能完全发挥M镜头在底片时代的威力,且LEICA M9至目前为止,也是地表上体积最小的全片幅数位相机。但是LEICA M系列从过去的底片、到目前的数位RF机身,其实那种价格都不是市井小民可以负担的,但是过去拥有M7以前的玩家们,在数位摄影普及的这几年,何尝不想体验即拍即得的乐趣呢!也因为如此,理光才有机会切入这小众市场吧。
小编另一方面也同时跟理光借来了,过去曾介绍过的VF-2电子观景器,主要是想用来提昇取景时的便利性。
当VF-2电子观景器装与GXR MOUNT A12+LEICA镜头组合后,更有复古的气息,如果是光学观景窗那就更棒啦,不过搭载的镜头会影响OVF的准确度,且合焦与否也无法如RF相眼相机般连动,所以也只适合纸上谈兵。
这具VF-2电子观景器最大的优势就在于它可以进行垂直观景,以利低角度取景。
终于要看到MOUNT A12内附的神祕配件啦!乍看之下其实还挺像徕卡其它镜头的遮光罩勒。
其实这个配件可是原厂贴心的美意唷,只要将配件安置在镜头的底部接口上,如果能顺利的放上,那就代表该颗镜头适用于GXR MOUNT A12镜头模组,避免对镜头不熟悉的玩家,硬将镜头插入接口,而使感光元件受损。
其实在底片时代,就有不少品牌陆续推出过M接环的专用镜头,想当然耳是以较友善的价格来争取玩家的青睐囉!其中Voigtlander(福伦达)在这领域中更佔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们家的镜头确实便宜又大碗,且光学品质也不在话下,相信有不少内行玩家也都瞭解这品牌的价值。毕竟只有一个焦段(LEICA F/3.8 24mm),拍起来不是很过瘾,所以小编便跟福伦达的台湾代理商『义文国际』,商借了这颗Voigtlander Nokton 50mm/F1.1,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拥有F/1.1的大光圈,看到上图这开放光圈的大眼睛是不是很过瘾啊!!
镜身材质同样为金属製,这种手动镜起家的品牌,依然坚持过去的传统,对焦环也维持滑顺的手感,所以就算只能手动对焦,还是有固定的少众玩家在支持!尤其是进行录影时,PAN镜时搭配滑顺的MF,效果则会更自然;目前市面上的日系品牌,其镜头对焦环的设计,还是无法像手动镜那样的Smooth。
这颗镜头不仅体积稍大,重量也来到428公克,与MOUNT A12合体后装上GXR,虽然有些头重脚轻的问题,不过以单手握持来拍摄还是OK的,记得装个手腕带操作时会更安心。
以上三张都是合体后的照片,大家可以参考看看其比例。
虽然小编自己并未拥有GXR,不过也玩过了不少次,对他的介面及控作方式都还挺熟悉的,像这个图像方面的设定大家也都不陌生吧!有丰富的色彩模式可以做控制,我的习惯就势将鲜豔度、对比度、鲜明度各+1,且我这回均是拍摄RAW(.DNG)档为主,目的就是希望能真正发挥MOUNT A12、及徕卡镜头的光学实力。
由于MOUNT A12仅支援手动对焦的M镜头,所以说对焦时全得靠机背那片三吋92万画素的液晶萤幕,与操作RF相机时以肉眼取景是完全不同的,当然需要放大画面来检视才有办法确认合焦与否,MF的效率还是无法与RF相机相提并论啦!也因为如此,理光也在这边下了功夫,提供了两种对焦辅助的选择,有点类似SONY NEX-C3所强调的『峰值等级功能』,往下来看看GXR MOUNT A12是如何表现这项功能吧!
首先对焦辅助必须开启,并且选择周边照明的亮度,通常是越亮、边缘轮廓也越明显,当然判断也就越精准囉。
开启对焦辅助『模式1』,仔细看看上图中的公仔,其轮廓是不是出现了白色的边缘呢?
此时在将合焦的范围往后移,再将目光转移到上方的天花板,更能看清楚合焦的区块。
可以利用GXR原有的局部放大功能以方便检视。
而且还可以自订局部放大的部位唷,ADJ键按下后选择,再用方向键做调整。
小编最爱的整体放大功能来了,我将它设定为八倍,因为既然要放大就搞彻底一点嘛!
与局部放大一样,同时也有放大部位可以做控制。
以上这个是对焦辅助『模式2』,开启后对大的差异就在于画面会呈现一种黑白版画的感觉,到看到这裡有没有发现,萤幕上的白色线条看起来看为清晰啊!也因为画面中的色彩被抽掉了,多少还是会影下当下的构图。
整体放大后,我将对焦位置放在公仔身上!
这张画面我将对焦点延伸到无限远,清晰的部份就如上图所示,背景的线条明显清晰不少。虽然不及SONY NEXC3『峰值等级功能』那样可以选择亮部的颜色,但还是能帮助玩家顺利完成手动对焦,比较期待未来轫体更新后,能针对这部份再做加强。
由于MOUNT A12所搭载的镜头并非理光的产品,所以在新轫体中还特别加入『变形修正』及『色差修正』这两项,让搭载的镜头能藉由轫体做适当的修正,不过这两项功能我这次并未用到,因为手中搭配的这两颗镜头,并没有类似的问题。
前面才跟各位提过,GXR MOUNT A12的接环并没有电子接点的设计,所以也读不出你当下是使用哪颗做拍摄,小编一开始也是被这点所困扰,后来发现原来从『编辑个人设定』内可以做输入的动作;之前的GXR模组同样也有三组个人设定可以快速选择,且可以进行命名!既然我分别是接上徕卡及福伦达的镜头,那就以英文名称作命名吧(废话~又不能打中文 )!
接着再进入细部选项,可以看到一个『输入镜头资讯』的功能,包括可以输入详细的镜头名称、该镜头的焦段、还有最大光圈的数值。像小编输入徕卡镜头的资讯,就真的是超长一串,好险还塞得下!焦段与光圈也一併打上囉。
因为这次收到的GXR系统,其中也包括了最新的28mm A12,虽然它跟MOUNT A12是採用同一块感光元件,但镜头总是不同嘛!我知道拿徕卡与RICOH LENS相比可能有些胜之不武,但新产品在手难免手痒嘛!还是进行了简单的测试。这裡要解释一下28mm A12是等效焦长,而徕卡及福伦达镜头上面的焦段还是实体焦长唷,需乘上1.5倍的焦长转换才是等效焦段;为了维持公平性,这三颗镜头的拍摄条件基本上我都维持相同的数据,以光圈先决拍摄、光圈分别取F4及F8作业、感光度固定在ISO200、对焦距离皆”无限远”,因为是拿风景照做测试。
其中福伦达的测试可以说是拿来插花的啦!毕竟它乘上等效后,焦段都达到75mm了,跟28mm A12比拼实在是说不太过去;而徕卡镜头的等效焦长是36mm,拿来跟28mm A12相比,不论在哪种光圈或是裁切位置下,LEICA ELMAR-M 1:3.8/24mm ASPH.的表现皆是压倒性的胜利,尤其是『F/8、边缘画质』之中,岸边的小石头,更可以看出显着的差异,徕卡真是有它的价值!
ADJ快速键相当的实用,且内容可依使用者自订,以上是我自订的项目,让各位做参考,其中感光度其实可以直接以ADJ左右键来控制。
Fn1及Fn2同样也可以随心所欲的进行自定义,由于对焦辅助我都是全程开启,但真正要进行手动对焦拍摄时,我还是需要『整体放大』进行更精确的MF,不然拍到失焦的画面,真会让人感到头痛。另外黑白照也是我的需求,但我忘记我都是以RAW档为主,输出时还是得靠软体做去饱和的动作。
在动画拍摄上,A12依然维持的720P的格式,这点小编就不再赘述啦!不过装上手动镜的好处就是录影途中可以任意的控制光圈大小,还有选择合焦的范围,下面可以看到小编提供的影片范例。前面曾介绍过MOUNT A12已拥有实体的快门帘,所以快门释放的同时也会有清脆的快门声;但这种声响可能不适合出现在特定的场合,所以原厂特别在场景模式内加入『电子快门』的功能,按下时完全不会出现任何的声响,处于静音的状态,但快门受限在1/8000-1秒。
目前官方针对GXR所释出的最新轫体仅到Ver. 1.36,但小编手中的GXR及MOUNT A12,均已升级至最新的Ver. 1.38版本,当中出现的新功能在前面差不多都为大家做过介绍了,啊!还漏了一项~那就是MOUNT A12的感光度新增了ISO LO的选项,过去A12的镜头模组最低都只有ISO 200的选项。
基本显示时,只会出现曝光资讯,此时搭载的是该颗徕卡镜头,好在有输入光圈值,不然根本就不会知道当前是用哪颗镜头啊…将画面切换到详细资讯后,便可以看到小编所输入的镜头名称、焦段,至少整理照片时不会一头雾水,我一开始拍的都没输入到啦!想到要整理照片就头大…
以上分别是MOUNT A12+福伦达、及28mm A12的拍摄资讯。
使用MOUNT的这段期间总觉得自己拍不好,一方面是需要熟悉RF镜头的特性,那就是不怎麽友善的最近对焦距离,另一方面则是从萤幕上拿捏手动对焦时的准确度,到最后整理照片的时候,我才发现自己居然拍了有900张的照片,因为在对焦辅助的情况下,MF的准确度还是有限,真的很难一张定生死,当初玩LEICA M9时反而还没有这种问题呢,叠影对焦只要肉眼判断合焦成功,所得到的结果基本上不会有特别的误差!
但靠GXR的三吋92万画素LCD,可就没那麽容易啦。简单的说就是MOUNT A12只适合慢慢拍啦!否则只是徒劳无功,因为根本没准焦,当然这也是需要经验的,习惯之后~手动对焦的速度当然也会跟着进步囉。
虽然手动对焦是个挑战!但装上LEICA镜头后确实能体会到那惊人的解像力,当然也证明了LEICA的品牌价值绝对是其来有自,可不是在卖可乐标而已;但是也因为APS-C片幅的缘故,还是无法发挥LEICA ELMAR-M 1:3.8/24mm ASPH.全部的实力,该有的立体感甚至是玩家们口中所谓的空气感,也较难被诠释出来,这是比较可惜的地方。
至于这颗镜头在透过MOUNT A12所得到的影像,似乎也少了我过去所熟悉的徕卡味(LEICA X1及LEICA M9),其色彩表现比较像是我所熟悉的GRD或是GXR 28mm A12的发色。
原本我是打算用原厂光碟内的Irodio Photo & Video Studio来转档,但转完之后发现色调真是太诡异了,跟原始的JPG图档天差地远,后来逼不得已才改用Adobe Photoshop CS3来转档,没想到它输出的成果居然跟原始JPG的调性是如此的契合。
所以最后就放弃使用原厂提供的Irodio Photo & Video Studio了,而在这裡也要感谢女性版编辑"爱曼达"的支援,刚好她是RICOH GRD3的爱用者,让我有机会挑战一下MF拍摄人像的感觉,拍完后~感觉她皮肤的亮度被-20多左右...
其实MOUNT A12的出现小编比较把它视为原厂『试水温』的作品!待市场反应收集足够后,第二弹的可换镜头模组说不定会更诱人,毕竟MOUNT的对象还是一些老玩家,尤其是对M8/M8.2/M9价格花不下手的;再说M机身转其它镜头的接环目前尚未普及,要拉拢GXR或是M接环以外的玩家也不是那麽容易,总之就只能有待时间来证明RICOH独到的眼光囉。■
本文转载编译自http://www.mobile01.com/,内容不代表本站及编辑观点,仅供感兴趣的读者参考阅读。如有不妥,请与我们取得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