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手机频道 PCPOP首页      /      手机     /      新闻    /    正文

聚焦移动应用 高通探索校企合作新方向

    随着3G等无线通信技术和各种智能终端的加速普及,作为行业技术创新重要推动力的校企合作模式,也日益显现出全新趋势——贴近用户的现实应用取得了长足发展。2011年11月9日,第四届“高通公司大中华区高校合作项目交流会”在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新主楼会议厅举行,来自清华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和中科院等国内10所顶尖高校与科研院所的师生汇聚一堂,与高通公司一道,展示和分享了各类与无线技术和移动应用紧密相连的创新技术成果。高通公司自1998年起在中国开展校企合作研究以来,目前已经与中国10多个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开展了100多个联合研发项目,为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和人才培养源源不断地注入了新鲜活力。

    多媒体技术助力智能终端

    相比于往年无线基础研究项目“挑大梁”的局面,今年的交流会上,各类新颖、尖端的多媒体技术成为绝对的重头戏,也牢牢抓住了在场听众的眼球。据介绍,高通在中国的校企合作历时13年,而多媒体科研项目才刚刚开展了2年,但其增速与成就均令人瞩目——在今年的22个项目中,多媒体项目占到了11个;无论是视频搜索、立体模型匹配、手势识别、在线图片搜索还是语音与音频编码等项目,都取得了切实的进展和成果。

    高通公司首席技术官兼研发部门高级副总裁Matt Grob在主题演讲后表示,无线基础技术研究无疑是高通与高校合作的持续重点,但随着智能终端与应用的爆炸式发展,高通在中国的校企合作也越来越多地向多媒体技术领域拓展,特别是与智能终端用户体验密切相关的图像/视频处理、并行计算和语音编码等方向。这些“源动力”技术的突破,将有助于智能终端性能和功能的大幅度提升,并支持移动应用的丰富与强化。

    上海交通大学熊宏凯教授的视频搜索项目就是一个极好的例子。熊教授介绍说,由于超过70%的网民都会自然地发现和观看视频节目,该技术中孕育了无尽的商机。他的团队与高通合作进行了视频内实时对象搜索技术的探索,可以实现从海量视频数据内寻找感兴趣的任意复杂物体,从而支持事件识别、视频内容交互、虚拟现实乃至扩增实境等进一步应用。在移动领域,视频搜索技术可以随时随地搜索并展示视频内容并进行交互,并衍生出视频内容定制、移动广告、移动视频会议等功能——例如,处于不同地理位置的人可以通过移动终端投影,从而参加虚拟的可视会议并实现交互,这“或许是实现时空穿梭的最接近方式”。

    其他一些多媒体研发项目也展现了其对移动终端性能的提升潜力。例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史晓华教授在Surf领域的优化研发,使一些非图形领域的需要大运算量的标准算法得以用图形处理器实现,从而支持摄像头的实时图像识别,这将在人脸与目标识别及相关运算处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西安电子工程大学的常义林教授主持的二维到三维视频转换项目,则可将传统二维电影自动转换为3D电影,而无需使用立体摄像机重新拍摄。

    “扩增实境”展现丰富应用

    “扩增实境”(Augmented Reality)已成为近年来无线技术领域最受关注的热点之一。在去年的演讲中, Matt Grob曾以多个先锋式的应用实例与大家分享该技术的广阔前景,特别是在游戏和娱乐、指南说明、远程控制、市场营销和互动媒体等领域的应用潜力。而在今年,这些预见和期待业已成为现实——由高通公司和中国电信共同赞助的首届“增强现实大赛”在当天的交流会上颁出大奖,参赛团队也纷纷展示了他们基于“扩增实境”技术实现的创新应用。

    荣获桂冠的台北科技大学队基于高通“扩增实境”SDK,开发了名为“掌上Nature拼图”的少儿教学应用。孩子们手持装有该应用的手机,将摄像头对准挂在树上的鸟窝手卡,就会在手机屏幕中出现鸟儿的动画并可与之互动;将摄像头对准水池中的鹅卵石手卡,则可在屏幕上看到荷叶、青蛙和鱼等,并通过点击查看其不同习性。此外,将“液体”“气体”“固体”手卡和“升温”“降温”手卡进行不同组合并放到摄像头前,还可以在手机中看到虚拟的3-D的水的物态变化演示。

    北京理工大学的同学们则展示了扩增实境技术是如何帮助“理工男”掌握烹饪技术的——他们的“厨房好帮手”应用采用无标识别技术,可以迅速识别手机摄像头拍到的任何食品并给出相应的营养与烹饪指示。在现场,演示的同学将手机对准不同水果,“厨房好帮手”立刻识别出香蕉、苹果和橘子;选中香蕉则显示其营养成分和卡路里含量。更神奇的是,该应用还会立刻提供基于某种食材的多款菜谱;比如点击“拔丝香蕉”,还可播放拔丝香蕉的烹饪视频,让你亲眼目睹制作全过程。

    其他获奖作品也充分展现了“扩增实境”应用的无穷魅力,以及大学生无拘无束的创新思维。台湾淡江大学参赛团队的“家具组装”应用通过识别家具各部件上的指示标签,可以在手机中显示拼装所需的部件、位置和步骤,还能提醒某个螺丝是否安装、某个部件是否安错了方向等传统说明书中难以提供的信息。来自清华大学参赛团队的“Measure the World”应用则使你可以利用随身携带的硬币、纸币等参照物,配合手机摄像头快速测量各类物体的高度、面积、角度和位置等。

    应用导向加速高校人才培养

    无论是多媒体项目的增长,还是“扩增实境”应用的开花结果,都释放出一个强烈的信号——面向实际应用特别是可以快速融合进移动终端或应用中的技术,正成为顶尖高校与移动通信领军企业校企合作的新方向。值得指出的是,这一趋势不仅加速了技术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对校企合作中极为重要的科研能力提升及人才培养作用,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效应。

    北京邮电大学杨大成教授是最早与高通开展联合研究项目的教授之一,他对此深有感触。杨教授指出,高通在中国的合作项目历时久远,“一直坚持下来很不多见”。他认为,高通与中国高校长达13年的不间断合作,为无线通信领域内的的人才培养和经验积累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参与科研项目的同学们在研发中获得了许多“真刀真枪”的经验和成果,并且能够紧跟全球最前沿、与市场需要更相关的技术热点,不仅自身眼界和技术实力得以提升,在就业市场中也更具竞争力。目前,高通与北邮的合作项目已培养出一百多名佼佼学子,他们毕业后进入领先企业中进一步发挥自身研发优势,也推动了中国无线通信行业的创新发展。

    熊宏凯教授对高通校企研发的积极意义也有独到的见解,在中美两国高校均有科研和教学经历的他指出,相比于美国,中国学生尽管极为勤奋,但所接受的教育模式过于关注相互间的比较而非科研问题本身的意义;在课题选择方面,国内高校也偏重于跟随,不够重视自身特色的把握和专注。高通的校企合作项目不同于许多“甲方乙方”、“指定项目,给我成果”的合作模式,而是鼓励和支持高校在某些方向内自由选择研究课题,这样的模式更利于高校科研团队发挥自身特长寻找创新突破点,而同学们也可以在此过程中更专注于自身兴趣与专长的发展。

    毫无疑问,无线行业的科研与创新正越来越多地汲取其他领域的技术成果,并需要更充足的科研实力与人才支持。高通公司在中国的校企合作项目,恰恰为此提供了有益的探索和借鉴。通过向现实应用倾斜,高通公司与中国高校不断在“源动力”技术研究上实现更多进步和突破,为智能终端与应用带来更多革命性的功能与特性。■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