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卡与盗版齐飞 中国iOS应用开发生态
泡泡网平板电脑频道11月25日 上周五,当中国“果粉”们登入App Store后惊奇的发现,所有收费软件价格签上的$符号变成了¥。在行货iPhone入华两年后,苹果终于在中国用户和App Store之间架设起一座象征着本土化的桥梁。
18日凌晨,随着苹果App Store服务器更新完毕,App Store在华支付方式也随之而变。中国用户可以直接使用人民币购买应用,而不再需要绑定美元信用卡。虽然目前苹果的支付渠道仍有待完善,但业内普遍认为,在变更为人民币支付后,从某种程度上会改善“黑卡”泛滥的现状。
所谓“黑卡”,既某些用户利用国外无效信用卡,在AppStore中进行消费。由于黑卡账户被冻结,银行不会将款项结算给苹果,苹果也不会把分成给开发者,形成黑卡。黑卡问题在今年9月份达到了高峰,中国区的坏账率陡然增高,有的开发商坏账率甚至达到了80%。
网上有很多利用黑卡进行iTunes代购的交易,1美元等同于1人民币。用户将需要的应用名称提交给黑卡卖家,之后卖家利用黑卡在iTunes购买该应用,再以赠送的方式取得兑换码,买家付费后就会受到该兑换码,凭这个兑换码可以在iTunes免费下载应用。就算日后黑卡被冻结,买家仍能保存该应用。
除了用户,许多开发商为了在App Store有个好的排名也会让一些售卖黑卡的公司不断购买自己的应用。不得不说,造成今天的局面,开发商也难逃其责。
另外,从用户的角度说,中国用户通常不会轻易使用信用卡在网上交易除了支付渠道,这也给了黑卡可乘之机。他们用更安全、更便宜的方式提供了一个可以在网上买到正版应用的平台,很多通过黑卡购买应用的用户并不是“盗版软件的受害者”,他们愿意为其付费,只是无奈没有一个更安全的平台,让他们“遵纪守法”。
苹果强势的态度也引起了用户的不满。之前在App Store,信用卡一经绑定,苹果既会立刻从中扣除一美元。对此苹果的解释是检验此卡是否有效。而用户认为这是对其极度的不信任。
让我们从iTunes说起,2001年1月,iTunes作为一个售卖数字音乐的虚拟商店诞生。推出当日,iTunes上准备了20万支音乐,结果获得了25万次的收费下载。随着iPod出现后,苹果的这个数字音乐商店成为美国数字音乐市场绝对的垄断者,超过7成的交易是通过它完成的。而它的核心在于:将商店开到用户的设备中。
这个理念被苹果运用到软件的售卖上,这就是App Store。
目前App Store上共有50万左右的应用,共计获得过140亿次下载。收费与免费比例7:3。消费者在这里每消费1美元,苹果就会得到13美分。App Store已经成为苹果的一个重要的利润来源。
App Store是苹果整个战略体系的核心。其中种类繁多品种丰富的应用也是人们选择购买苹果产品的一重要原因。除去庞大的利润不说,但说这种售卖模式本身就是一种创新,这在以前是没有的。
还记得以前你是怎么购买软件的?在windows系统的电脑上,无论是下载还是购买光盘,你从不会和微软产生交集。这似乎都是你自己的事情,微软从没关心过你是怎么得到那些软件的。只要你不是“盗版软件的受害者”。用什么软件,怎么用,都是用户自己的事情。这就让一些菜鸟很难办。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的需求,更不知道应该去哪里,找什么样的软件。软件开发商也无从接触用户,并提供解决方案。
App Store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个问题。它创造了一个渠道,介入了软件从开发到售卖的整个流程,使用户和软件开发商能够直接沟通。让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选择软件,也让软件开发商有的放矢的开发软件。
应用软件是智能手机的灵魂,也是智能手机和非智能手机的最大区别。没有应用的智能手机毫无价值,而在这个由用户、市场和开发者构成的生态系统中,做出最大贡献的开发者却总是处于食物链的最低端。
从长期来看,硬件在后期盈利能力将逐渐下降。之后,内容服务的价值就会凸显出来。这才是整个产业链中处于核心地位的。
2008年,iPhone OS SDK第一次出现,这对于那些期盼在iPhone这样的移动设备上开发应用期盼已久的开发者来说,是很重要的一年。很多人开始尝试陌生的Objective-C语言。
那一年7月,App Store的出现让开发者们尝到了甜头。他们通过这个平台销售自己的软件,苹果开发者的好日子来了。就算当年爆发的美国次贷危机,苹果股票也毫无例外的呈现暴跌的势头,但也没有冷却开发者的热情。
那一年,iPhone OS还没有改名为iOS;那一年,iPhone的应用领域还是空白。而今,全球iOS应用开发者累计分成达到10亿美元,其中1亿美元被中国开发者获得。根据调查显示,收入额排名全球前100的开发商中,中国有4家;年收入500万以上的中国团队也有5-7支。在中国一家苹果开发者论坛——cocoachina上聚集了近3万名各种类型的苹果应用开发者。目前iOS游戏开发者中个人开发者占到45%,3人以下小团队占到56%,10人规模以下的工作室或个人共占80%。
苹果应用开发为更多的创业者提供了成功的机遇。三五个人,几台电脑和一腔热情再怀揣创意,年轻人看到了希望。
但机遇与挑战往往是并存的。目前中国大部分开发者都是针对海外,收入也多来自海外市场。归其原因,海外市场,尤其以美国为首,是全球最大的苹果应用消费市场;另一方面,中国盗版情况大家也都懂的。这导致中国开发者在国内无法获取利润。今天我开发出一款应用,明天就遍布大街小巷。这种环境下,谁愿意创新?
实际上,中国70%的开发团队是没有收入的。剩下的30%中只有15%月收入超过5000美元。真正能盈利的毕竟还是少数,原因还在于有的开发商急功近利,急于收回成本,甚至盈利。照搬国外模式,而没有考虑到中国用户的消费习惯。
(数据来源:同步网络)
而由于支付渠道等原因,但靠通过下载免费道具收费的模式盈利,目前来说也比较困难。中国的设计和技术水平与西方相比并不差,而且还占着成本低的优势。劣势还是在于对用户的使用和消费习惯的把握不够好。
(数据来源:同步网络)
目前开发商盈利的模式分为三种:一是直接收费,用户购买时既付费。二是应用内收费,既应用本身免费,但增值服务收费。三是广告,既在应用内植入广告,想与其发生关系的企业收费。这三种方式,无论哪种,都会面临一些问题。
(数据来源:同步网络)
中国用户普遍喜闻乐见的还是免费的东西,所以收费应用或应用内收费的推广较难。其次,很多企业还没有意识到移动互联网广告的商机,因此在广告投放上更倾向于传统媒体。
中国的iOS应用开发者已逾十万,如何在App Store排行榜上脱颖而出也是开发者面临的问题。App Store上有着极其明显的马太效应。一款应用如果能排入前10或前20的话,那它的下载量会在很长时间内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目前App Store中的应用数量有384491个,而所有排行榜展示的不超过5000个。
推广对于一款应用也是必不可少的。但推广需要持续的投入,才能在排行榜保持较好的位置,才能获得关注。这个成本很高,对于一些小团队来说力不从心。目前已经有一些专业的应用推广公司,比如Chillingo,这就公司刚刚被EA收购,他们旗下有很多成绩不错的游戏,但并不是他们开发的,仅由他们代理和推广,通过收入分成和开发者共享收益。
(图片来自36氪)
虽然中国开发者的基数日益庞大,但他中的绝大多数还生存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一天的收入可能只有几美元,缺乏对用户的把握,小作坊似的开发模式。举步维艰的维持着半死不活的状态。加上中国用户的消费习惯还处于培养期,他们的生存状态实在堪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