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Lcd频道 PCPOP首页      /      Lcd     /      新闻    /    正文

从世界靠前到中国知名 冠捷布局2005

    尽管早在1990年就已经在福建设厂;尽管是最早将运营重心转移到中国内地的显示器厂商;尽管已经成为全球前10大品牌PC最重要的显示器制造合作伙伴;长期专注于OEM制造的冠捷科技(TPV)在很多人眼里依然显得颇为神秘。和三星、飞利浦、LG、明基、优派等大家耳熟能详的显示器厂商相比,长期藏身“AOC”品牌背后的冠捷科技(TPV)简直可以用“默默无闻”来形容。

 位于酒仙桥的东方冠捷公司外景

    2004年年底的一件事情,让冠捷科技从幕后跃居台前,成为业界瞩目的焦点——12月16日,冠捷科技和飞利浦共同宣布签署一份关于在PC显示器和入门级平板电视领域建立最具竞争力的合作关系的意向书。冠捷科技将接手飞利浦现有的显示器OEM业务,而飞利浦则将专注于自有品牌的显示器和平板电视的市场行销。在这次合作中,冠捷科技获得飞利浦旗下分别位于中国内地、匈牙利和巴西的4座PC显示器及平板电视工厂、飞利浦显示器OEM销售部门以及中国台湾省中坜的显示器研发中心,一举超越三星电子,成为年产能3500万台显示器的业界龙头。PCPOP对这一事件给予高度关注,并且进行了详细的报道和深入分析:

    官方消息发布 飞利浦-冠捷正式结盟(2004.12.16)

    飞利浦携手冠捷 领跑全球显示器市场(2004.12.16)

    几家欢喜几家愁 写在飞利浦冠捷联手之后(2004.12.17)

    岁末出手动作频频 冠捷合纵连横为哪般?(2004.12.28)

    2005大猜想:冠捷联手优派 鸿海宝成崛起(2005.02.25)

    但是直到2005年3月,除了网站上一份简短的声明和消息宣布当天的简短问答之外,我们没有听到来自冠捷科技关于此事的任何表示——超越三星,成为全球显示器制造业的龙头,对任何一家公司而言,都是值得大炒特炒的话题,但这一次,冠捷却选择了绝对的缄默,为什么?

    2005年3月21日,这位显示器业界新任霸主的掌门人、冠捷科技总裁兼董事主席宣建生博士来到北京,与冠捷科技中国区总经理段振华先生一起,在酒仙桥的东方冠捷(OTPV)公司接受媒体专访,解开了我们心头萦绕已久的谜团,也让我们第一次对冠捷科技有了清晰而深刻的印象。

    作为所有人关注的焦点,话题自然而然从去年年底的“收购事件”开始,从宣总裁对“沉默”的解释中,我们看到的是身为OEM第一大厂的冠捷科技对合作伙伴的关照和体谅——“沉默的巨人”,大概可以算是冠捷科技最真实的写照。

    宣总裁认为,能够和飞利浦这样具有悠久历史和巨大影响力的“百年老店”联姻,引入一位大股东,的确是冠捷科技的荣幸,这样的好消息也确实值得天天在网上、报纸上宣传。但是,宣布合作意向只能算是“订婚”,后续还有大量的工作需要完成,结果如何有待观察;此外,由于目前飞利浦的工厂还在运作,飞利浦品牌的产品还在世界各地销售,因此冠捷科技也不希望媒体过度的“暴露”和网络上流传的毫无根据的消息对现阶段飞利浦的品牌、运营和销售造成伤害,这是冠捷科技长时间“保持沉默”最主要的考虑。

 宣建生博士(左)和段振华总经理接受专访

    其次,宣总裁也指出,商场如战场,“和敌人交战,最好不要敲锣打鼓说我来了”——虽是玩笑,却也表现出了冠捷科技对竞争对手的高度重视。最后,他不希望冠捷的员工从此认为“我们一定是第一名了”,骄兵必败,很多企业的失败在一定程度上也都是因为骄傲,因此冠捷要保持谦虚的心态。

    谈到冠捷与飞利浦合作的初衷,宣总裁表示,这在很大程度上是出于布局平板电视领域的考虑,而冠捷科技与飞利浦在业务方面的高度互补,则是促成双方“一拍即合”的重要因素。在IT和CE走向融合的今天,平板电视将成为显示设备(Display Product)的主力,冠捷科技要在平板电视领域布局,最缺乏的是品牌。目前全球主要的平板电视品牌仍然以自己生产为主,并不像典型的IT厂商如Dell、HP等那样专注于通路和品牌而将制造大量外包,这也导致现阶段平板电视OEM的量不是很大,在这种情况下,冠捷科技要进入平板电视领域,就必须依靠自有品牌。

 AOC品牌PDP已经进驻亚洲最大的Shopping Mall

    此外,尽管冠捷科技的前身艾德蒙以CRT电视的设计和制造起家,但是和目前的平板电视已经有天壤之别。在平板电视的研发、设计和制造方面,冠捷还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而飞利浦在平板电视的研发制造方面已经相当成熟,非常值得冠捷借鉴,恰好飞利浦也有意淡出PC显示器的制造和设计业务,因此双方的合作在互补的基础上自然也就顺理成章。

    至于目前仍然是冠捷科技“主业”的PC显示器方面,除了规模效益之外,飞利浦台湾中坜约300人的研发团队的加入也将大大充实冠捷科技在高端产品方面的研发设计实力,使得冠捷有可能迅速切入大尺寸、宽屏幕等高端领域,达到“1+1>2”的功效。宣总裁表示,双方合作的成果最快在今年下半年就能得到体现。

    除了品牌和技术之外,与飞利浦的策略联盟对冠捷科技的帮助更直观的表现还在于规模效益,简单来说就是产能数字的暴增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宣总裁分析,2004年全球显示器市场大约为1亿4000万台,飞利浦以1000万台的数量占据了大约7%的份额,而冠捷科技则以2500万台的数量占据约20%的份额,飞利浦将显示器制造业务注入冠捷科技之后,合并显示器产能就是3500万台,市占率在27%,已经正式超越三星电子,成为全球最大的显示器制造商。在大者恒大的IT产业里,规模效益对任何一家厂商来说都是重要的生存手段,显示器领域也不例外。

    宣总裁指出,目前全球前5大厂商已经占据了显示器市场70%的份额。在高度成熟的CRT显示器市场,前5大厂商占据了80%~85%的份额,前两名的市占率更是高达50%;至于LCD显示器市场,现阶段前5大厂商占据的份额大约为60%,预计3年之后也将达到80%的比例——这足以说明显示器行业“大者恒大”的趋势变得越来越明显,只有规模不断扩大,才能赢得更加有利的竞争地位。

    而在“前途无量”的平板电视方面,宣总裁更认为与飞利浦的结盟将成为冠捷科技进入这一领域的“敲门砖”。宣总裁表示,根据市场调查机构的数据,2004年全球平板电视市场容量约1000万台,其中PDP约200万台,LCD TV约800万台;2005年平板电视的市场容量将达到2000万台,其中PDP占15%,LCD TV占85%;但是随着平板化趋势的日益推进,预计到2007年平板电视的数量将超过4000万台……而最终全球2亿多台的电视机都将“瘦身”,平板电视终将“一统江湖”。

    目前飞利浦是全球第二大平板电视品牌,2004年占有约15%的市场。根据双方的合作意向书,飞利浦将亚太区所有平板电视和美国市场中小尺寸平板电视的制造业务注入给冠捷科技,某些产品的设计则由双方合作完成;此外,飞利浦在美国市场的子品牌Magnavox已经全部交由冠捷负责设计和制造;预计飞利浦注入的平板电视业务营业额为20亿美元——与飞利浦的结盟,冠捷科技不仅获得了研发和设计,更在布局这一领域的头几年就有几百万台的订单进帐,一举跻身全球主要平板电视制造商之列,从而获得先发优势。

    具体来说,如果从今年1月1日开始计算,冠捷科技、飞利浦品牌加上Magnavox品牌的平板电视订单,全年总共有100万台左右,明年将超过200万台,并且保持40%~50%的增长势头。宣总表示,整合所需要的各种手续预计最快将在今年7月底完成,今年下半年冠捷科技开始正式接收飞利浦注入的各项业务,而Magnavox品牌平板电视产品的代工目前已经下单,将从今年下半年开始由冠捷出货。

    随着下游制造规模的急剧膨胀,如何确保上游供应链的稳定就成为冠捷科技必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宣总裁指出,整合完成之后,冠捷科技将吞噬全球LCD面板供应量的20%~25%、CRT显像管供应量的30%,虽然目前上游零组件处于供过于求的状态,但为了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面板/显像管短缺,通过垂直整合进行上游产业链的布局已经是确保冠捷科技高速发展的必要手段。

    宣总裁表示,通过与飞利浦的策略联盟,冠捷科技没有花费股东一分一厘,就已经和两家上游面板供应商建立了“亲属”关系——京东方旗下的BOE OT(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和LG与飞利浦合资建立的LG.Philips LCD(LPL),从策略的层面看,这无疑是非常成功的一步。

 东方冠捷就是冠捷科技与京东方合作的产物

    宣总裁向我们透露,根据冠捷与京东方达成的协议,未来BOE OT面板产能的40%将供应给冠捷,以BOE OT今年500万片的产能目标来估算,冠捷科技取得的面板货源也不过200万片,还不足公司需求的1/10;而作为飞利浦目前最主要的面板供应商,通过飞利浦与冠捷科技建立“亲缘”关系的全球第二大面板厂LPL未来也必将成为其主要的面板来源之一。

    由于BOE OT的第一条五代面板生产线在今年年初才刚刚投入量产,而韩国和我国台湾省业者的5代线、5.5代线乃至6代线都已经稳定量产了相当长的时间,因此外界对BOE OT五代线的竞争力仍然抱有怀疑的态度。对于这个疑问,宣总裁从冠捷的立场出发进行了分析。

 BOE OT和OTPV仅一墙之隔

    他表示,作为京东方长达10年之久的合作伙伴,冠捷科技即使在面板进货价格上没有得到优惠,凭借东方冠捷在地理位置上的优势,仍然可以节省BOE OT面板在包装和运输上的成本,从而形成冠捷独特的竞争优势。此外,由于国务院在3月上旬批准了财税(2005)15号文件,提出了扶持本土TFT LCD产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对本土TFT LCD企业提供了折旧年限、进口生产性零组件、耗材以及厂房/生产设备的零关税优惠,因此BOE OT和上广电NEC等本土面板厂在生产成本上就更加具有竞争力。

    当然,如果仅仅依靠“亲戚”BOE OT和LPL的供给,冠捷科技的面板资源仍然无法满足其显示器产能的需求,因此以开放的心态寻求更多的合作伙伴势在必行。宣总裁表示,目前冠捷科技已经有了多达11家面板供应商,除了BOE OT和LPL之外,三星SDI、友达光电(AUO)、奇美光电(CMO)、中华映管(CPT)、瀚宇彩晶(Hannstar)和广辉(Quanta Display)等也都和冠捷建立了合作。其中,和华映在福建合资设立LCD后段模块组装厂、和瀚宇彩晶在武汉合资设立从面板模组到显示器成品一条龙的LCM工厂的合作案已经在运行之中,这两家LCM工厂未来的产能将全部用于满足冠捷科技的需求,成为冠捷科技向上游垂直整合的关键环节。

    至于外界传言与奇美在武汉合资设立后段模组厂一事,宣总裁明确表示,目前奇美只是冠捷的供应商之一,并没有合资设厂一说,奇美的生产基地仍然在我国台湾省。

    从宣总裁对京东方以换股方式与日本LCD上游厂商丸红株式会社结成策略联盟一事的看法中,我们也不难看出其开放合作的心态。宣总裁认为,引入丸红作为股东是京东方走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此前京东方的最大股东是政府背景的北京市信息办,随着政府逐渐降低持股,京东方能够引进国际级的上游企业作为合作伙伴,无疑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而对于我们先前在《05大猜想:冠捷联手优派鸿海宝成崛起》一文中提出的冠捷科技与全球显示器知名品牌优派(ViewSonic)达成全面策略联盟的猜想,宣总裁同样以“一切都有可能”作为回答。

    作为一家以OEM为主的显示器制造商,冠捷科技对自有品牌的定位和规划也是业界非常关注的话题,对于这一点,宣总裁和段振华总经理分别进行了阐述。

    宣建生先生首先向我们介绍了冠捷科技今年的整体目标。他表示,除去飞利浦计划注入的业务,冠捷集团(包括东方冠捷)今年LCD显示器的目标是1600万~1700万台,由于LCD显示器的取代效应迅速发酵,CRT显示器则预计从去年的1400万台下降到1100万台,合计约2700万~2800万台,比2004年的2400万台增长15%左右。

    至于自有品牌部分,就全球范围来看,不包括飞利浦注入的业务,冠捷自有品牌显示器的数量大约占冠捷科技总量的15%,站在集团的立场,冠捷科技希望自有品牌能够持续成长。由于发达国家笔记本电脑取代台式PC的趋势开始出现,因此冠捷科技将发展自有品牌的重心放在了以“金砖四国”(BRIC,Brazil巴西、Russia俄罗斯、India印度和China中国)为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在这些国家中,伴随经济的高速发展,作为第一台电脑的台式PC将迅速普及,因此针对这4个国家,无论OEM代工还是自有品牌销售,冠捷科技都要加强力度。

    具体到中国市场,宣总裁表示,中国目前是全球第二大市场,但是在IT领域,在10~20年之内,中国就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市场。作为扎根中国的显示器第一大厂,冠捷科技要在中国做№1的决心不会改变。在今天的中国市场,显示器的前三名都为外国品牌所占据(三星、飞利浦、LG),冠捷科技决心以中国人来耕耘中国人的品牌,以联想(Lenovo)为榜样,以30%的市占率为目标。

    宣总裁指出,在完成制造体系的全球布局、拿下显示器制造第一的宝座之后,冠捷科技的发展进入了大力布局自有品牌的第二阶段,而与飞利浦的策略联盟就是这个阶段的开始。过去,冠捷科技坚持以工厂为主导,自有品牌往往只能拿工厂现成的产品到市场里销售,新产品推出缓慢,外观、技术和性能都不占优势。从今年开始,冠捷科技要加快自有品牌建设的步伐,通过整合飞利浦显示器的研发团队,向更新、更好的产品迈进,4ms响应时间、19英寸以上的大屏幕、16:9的宽屏产品和更加出色的工业设计,都将在今年下半年陆续面世。

 AOC冠捷的产品线已日渐丰富

    至于初期的目标,宣总裁表示,希望将自有品牌在冠捷科技总体产能中占据的份额,从目前的15%逐步提升到20%——如果加上飞利浦注入的业务,则冠捷科技自有品牌显示器的年出货量将达到700万台,成为全球品牌显示器“江湖”中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

    具体到中国市场,冠捷科技中国区总经理段振华先生表示,2004年自有品牌AOC冠捷的显示器出货量达到了102万5600台,销量和市占率排名仅次于三星、飞利浦和LG,位居第四,并且获得了CCID的“自有品牌LCD成长企业奖”——而就在一年多以前,AOC冠捷在中国品牌显示器市场的排名还在10名之外。2005年AOC冠捷的目标是160万台,比去年增长58%。以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情况来看,同比增长约40%,其中3月份截止到专访前一天已经销售了98000台,很有可能突破AOC冠捷在中国市场的单月销售纪录,预计第二季度至少还会增长50%,单月销售纪录也将继续刷新,因此对实现这个目标很有信心。

 2004年5月亮相的冠捷中国领导团队

    至于具体的策略和措施,段总表示,他接手AOC冠捷的渠道已经将近20个月,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发力,以不错的业绩和高速的成长赢得市场的肯定。对于AOC冠捷来说,市场推广的力量可以分成拉力和推力,其中拉力主要是通过广告、企划和市场活动等提升用户对品牌的认知,段总将其比喻为“空军”;而推力则是企业及其合作伙伴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通过员工的培训、对渠道布局的深化和优化,在市场中扎扎实实地推进销售,段总将其比喻为“陆军”。

    就目前中国显示器市场的状况来看,三星、飞利浦、LG和明基BenQ等品牌在拉力方面投入很大,铺天盖地的广告、随处可见的招贴以及频繁的市场活动,无不耗费大量金钱来换取品牌的曝光率和知名度。而AOC冠捷过去一年多都在专注提升渠道的推力,苦练基本功,力求尽善尽美。2004年AOC冠捷在中国市场首次取得销量破百万的成绩表明,过去一年“陆军部队”表现不错,今年还要继续努力,用12~18个月的时间做好渠道增值,争取明年在“空军部队”的强力出击配合下,销量突破200万台!

    除了AOC之外,冠捷科技旗下还有Envision和Topview两个自有品牌,那么,这三者在分工和定位方面又有何不同呢?

 Topview LM-900已于日前跌破3000元大关
(详细报道请参考【这里】)

    段总解释道,AOC仍然是冠捷科技主打的品牌,公司将用95%的资源来打造AOC冠捷;而Topview则是以价格战见长的“游击队”,主要针对价格战比较激烈的南方市场——在这里,金长城、HPC、HKC等当地品牌以低廉的价格占据着一定的市场份额,Topview的目的就是“以价制价”,通过价格战压缩区域品牌的市场空间,拓展冠捷在低端市场的份额,也正是由于其使命的特殊性,冠捷科技对Topview的渠道、地域、出货量和出现的时间点都有严格掌控,绝不允许Topview的低价伤害到“自己人”。

    至于Envision,我们注意到在宣建生博士的名片上,它与AOC分别占据了右下和左下两个角落,可见其地位也不容小觑。

 令人耳目一新的Envision EN-9250液晶显示器

    就在这次专访前不久,我们得到了Envision品牌将借液晶时代的“东风”重返中国市场的消息,对于这一传言,段总进行了证实。他表示,Envision这次“重出江湖”,乃是假AOC冠捷(兴捷联)以外的渠道伙伴之手,意在试水高端显示器市场。段总介绍说,Envision品牌的液晶显示器在外观设计方面将和冠捷现有产品截然不同,强调品牌的差异化和个性化,由韩国的专业设计公司操刀,预计将在4月份Envision品牌的发布会上露面,而全面进入市场则会在今年的8月份。

    和宣建生先生的初次接触可以说非常愉快,给我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他的儒雅风度和言谈举止的镇定自若。在90多分钟的专访时间里,无论回答什么样的问题,也无论提及冠捷或者业界多大的变化,宣建生先生的语调总是那么平稳,神态也始终轻松。

    谁能想到,就是这位谦和的长辈,主导了一家华人显示设备厂商与电子业巨人飞利浦的策略联盟,写下了2004年年尾,堪与联想收购IBM PC业务相媲美的辉煌篇章?!又有谁能想到,15年前,临危受命的他毅然决然地终结了艾德蒙海外公司赖以生存并曾经显赫一时的电视机制造事业,只身来到门户初开的内地,在福州市周边的农村白手起家,开设了福建省第一家电子企业、也是国内第一家专业显示器制造企业——福建冠捷科技,并最终完成了AOC这个品牌从电视机到显示器,凤凰涅磐一般的重生?又有谁能想到,这位全球显示器制造业龙头的掌门人,少年时期曾经背负“黑五类”的成分,靠贩卖茶叶蛋、西瓜贴补家用?

    ……这些听起来足以令人惊异的种种往事,由这位花甲老人娓娓道来,却是那么的风平浪静、波澜不兴,一如2004年12月16日,在与飞利浦宣布合作意向之后,冠捷科技坚守3个月之久的低调与缄默。而就在这低调与缄默之中,这位显示器制造业的巨无霸,悄悄完成了上游模组厂的垂直整合,构建了迄今为止规模最为宏大的上下游产业联盟,为2006年的全面发力奠定坚实基础。

    但是,透过冠捷科技的“风平浪静”,我们看到的,却是暗潮涌动的2005年。在这一年里,除了下游显示器厂商之间市场的激烈争夺之外,更加引人入胜的,乃是产业链上游正在发生和即将发生的一系列难以预料的变革。

    从2005年到2006年,在中国、韩国和日本这3个国家所构成的“(液)晶三角”,以6代线、7代线乃至8代线为代表的次世代面板厂将陆续投产,数以十亿美元计的庞大资金将用来锻造出尺寸超乎想像的液晶面板——这是一场没有终点的竞赛,要想生存,就不能停下脚步。更高世代的生产线意味着更大尺寸的面板和更高的切割效率,而更大、更多的面板就意味着更高的利润和市占率,同时也代表了生存下去的可能性……但所有这一切,都必须以更加雄厚的资本作为基础。在资本和赢利的双重重压下,能够幸存下来的,终究只是少数。

从世界靠前到中国知名 冠捷布局2005

    也许,正如宣建生先生在专访过后的餐叙中所说,空有庞大上游产能却无力自行消化吸收的倒三角形产业链整合未必就是健康的发展模式,而像冠捷科技这样,拥有深厚广阔的下游基础,再朝产业链上游逆向整合的“金字塔”模式,才不失为“长治久安”的生存之道。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