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日必先强国!中国CPU完全发展手册
过去,我国设计的芯片,往往技术鉴定会就是“追悼会”。这倒不是设计者不想让自己的设计得到推广应用,而是没有选准应用市场,缺乏上下游厂商的支持,结果最终被市场所摈弃。
发展CPU还需要有配套的操作系统、应用软件并最后用到整机中。个人电脑之所以有今天如此庞大的市场,就在于拥有CPU的英特尔公司与拥有视窗操作系统的微软公司的相互促进。在国产CPU还很弱小的情况下,仅仅有产品还不能成功,必须形成自主产业链。
联想采用龙芯处理器的网锐1210台式机
为推动国产CPU的产业化,在国家、科研单位、相关企业的共同努力下,以国产CPU为核心的自主IT产业链正在形成。由中科院计算所、海尔、长软、中软、中科红旗、曙光、神州龙芯发起的“龙芯产业化联盟”,覆盖了CPU、操作系统、主板、服务器、网络计算机到数字家电各领域;而在“方舟”CPU产业链中,有负责整机和应用软件的神州数码公司,负责CPU的中芯微系统公司,负责系统软件的凯思公司、灵思公司;围绕“众志”,北京大学微处理器研究开发中心与赛迪时代、红旗Linux、联想板卡中心、深圳联动和多彩公司结成产业联盟。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靠行政手段组成的联盟是不可靠的,要使联盟不流于一纸公文,还有赖于合作各方找到共赢的利益点。
以应用带动市场
国产CPU能否实现产业化,说到底还是最后能拥有多大的应用市场。
在计算机领域,英特尔、AMD、IBM等几家国际大厂商几乎垄断了100%的市场,国产CPU要和他们争夺市场实在是太难了。但正如中科院计算所研究员唐志敏所说,个人电脑CPU的市场只占CPU总量的1.5%,CPU的市场大得很,而且在其他领域尚未形成绝对的垄断。关键是要选准相对成熟、又有广阔应用空间的市场。
目前,国产CPU选择的应用领域主要有网络计算机(NC)、数字高清晰电视、IC卡、数字相机、3G手机、信息安全六个方面。如方舟、龙芯、众志三款CPU都不约而同把NC作为重要目标,并形成了NC产业链条的雏形。因为这些领域一是市场比较大,二是我国有自己一定的优势,三是可以得到政府采购的支持。
VIAC3处理器
据悉,NC已经被列入“十五”国家重点新产品和当前有限发展的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重点领域。北京市政府采购办首次招标的5000台NC中,就有3500台基于国产CPU。科技部高技术发展及产业化司副司长李武强介绍,科技部制定了一个“缩小数字鸿沟——西部行动”的计划,要求接受资助的西部地区采用安装了国产CPU的网络计算机和国产Linux操作系统。政府在政策和采购上的支持将为国产CPU的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国产CPU的发展主要靠自己的市场化运作,像中星微公司开发出国际领先的“星光”系列数码影像芯片,通过与微软等国际厂商的结盟,产品已出口到欧美等国,为三星、飞利浦等国际一流IT厂商所应用。
国产CPU虽然实现了群体性崛起,但这还仅仅是万里征程中的第一步。严晓浪告诉记者,国产CPU的技术本身还有待完善,应用领域还有待丰富,最终能否站稳脚跟,成为信息化建设的主力,还有待市场的检验。毕竟,与世界非常先进的水平相比,国产CPU才刚刚上路。”
以上文字援引了《光明日报》的一片文章,小编对其中所指出的国产CPU发展方略持肯定态度,因此小编也就偷偷懒,直接把该文比较重要的地方原文摘抄下来,以供大家参考。
再啰嗦几句,国产处理器的良性发展完全需要靠其市场把握能力,找准市场,把设计的产品转变成可供继续研发的资金。研发企业能够得到良性发展,“中国芯”才有可能走进我们电脑中。而作为中国的普通市民,我们指挥选择好的产品,所以要想得到民众的支持,不是一句“爱国”所能实现的。
因此,要实现“中国芯”突破Intel和AMD的封锁而被普通民众选择,是个艰巨的任务,但从我想包括小编在内的所有中国人都相信,总有一天我们会用上“中国芯”,或许这一天就在5年之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