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Win8真英雄!5款USB 3.0主控横评
泡泡网主板频道10月23日 在去年2月底Windows 8 Consumer Preview消费者预览版发布的时候,微软首次添加了对USB 3.0的原始系统支持,这使得USB 3.0设备可以和USB 2.0设备一样免驱动直接使用,随着Windows 8的正式发布,USB 3.0也正式在系统底层得到推广和普及。
如今USB 3.0已经不像2008年发布之初的凤毛菱角了,以U盘为代表的存储设备已经遍布整个市场,普及之势已经势不可挡。作为USB 2.0的高速延续,USB 3.0实现了在Windows 8上的原生支持,自此xHCI(eXtensible Host Controller Interface)版本协议将会得到统一为1.0正式版,USB 3.0设备和主控将会出现全面兼容,打架问题将不复存在。
如果说USB 3.0是USB 2.0的新生,那么Windows 8绝对是USB 3.0的摇篮,它将带领Windows由普及走向全面胜利,时值微软全球发布Windows 8系统,那么就让我们一同来领略免驱动带来的简化体验。
更多USB 3.0相关内容请参考:
我们知道USB 2.0基于半双工单总线设计,只能提供单向数据流传输,而USB 3.0采用了对偶四线制差分信号线,故而支持双向并发数据流传输,这也是新规范速度猛增的关键原因。
标准USB 3.0接口针脚定义
USB 3.0数据线缆
USB 3.0的接口相对USB 2.0有很大的变动,线缆增加到9条。由于USB 3.0为了获得超高的传输速度,单纯在USB 2.0四线缆(实际数据传输为单对总线设计)上提升难度非常大,几乎不可能实现。但是又不能因此而放弃USB 2.0,那怎么办呢,于是USB 3.0保留了USB 2.0传输的4条线缆,添加2对全新的传输总线。分别为Rx和Tx(共4条)。
USB 2.0/3.0数据传输总线(D+ D-为USB 2.0)
USB 3.0双总线设计
USB 3.0接口总共有3组数据传输总线,其中两组为USB 3.0专有,而另外一组为USB 2.0专有,所以数据传输就不用像USB 2.0那样半双工工作,所以Rx(接收)和Tx(发送)就能各司其职,只负责单向传输,能够有效的提高传输速度,重要的是它结束了USB 2.0时代半双工数据传输。
由于USB 3.0极高的传输速度,迫使其不能再使用USB 2.0时代的NRZI编码(关于NRZI编码参考:揭秘USB 2.0糟糕的实际传输速度),而是采用了安全性更高的8b/10b编码方式,这一传输协议被广泛应用于SATA 3Gbps、PCI-Express 2.0、1Gbps千兆以太网等传输总线上。
8b/10b分组编码示意图
8b/10b编码对传输的数据每8b进行分组,然后向8b数据插入2b的校验数据,如果传输过程发生异常,就可以根据校验原理,还原出原始的数据。这样USB 3.0的实际最大有限速率就要打80%的折扣了,也就是5Gbps*8/10=4Gbps,也就是500MB/s。
数据发送编码流程
数据接收解码流程
在这里要提到一个问题那就是B和b的区别,很多读者分不清这两者的区别,B是指1个字节,也就是8b,它主要是用来度量数据容量的,当然也可以用---B/s表示数据传输速度。而b则是一个字,它用来衡量数据传输速度的单位,因为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是以一个字为单位的,所以用b。
USB 3.0数据总线图
从上图我们看到当启用USB 3.0传输时,实际用于数据传输的就是Rx(接收)和Tx(发送)两组数据总线,相比USB 2.0,分离的总线设计,保证了发送和接收数据的独立,而借助新的8b/10b数据传输编码方式,可以大幅提升传输带宽频率,另外数据传输的安全性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
USB 2.0和USB 3.0数据传输
从上图我们可以看到USB 3.0的两对数据总线能够同时发送和接受数据而不受影响,而8b/10b的编码方式也使数据传输更加安全准确。
回归到USB 3.0传输的协议和编码上去,目前USB 3.0仍然基于传统的BOT协议,理论传输速度和USB 2.0一样都要打折扣,而由于USB 3.0理论500MB/s的实际数据传输率,目前来说大部分的存储设备是无法达到这一传输速度,我们可以预见对于低俗存储设备,提速效果并不明显。
而谈到USB 3.0,我们不得不说底层的xHCI协议,以促使USB 3.0设备的兼容统一。在2008年USB-IF协会发布USB 3.0规范之初就发布了xHCI 0.9初步版本,以确定USB 3.0系统架构及主控端设计和USB 3.0主控端与PC软硬件接口规格,而xHCI规范则由Intel定制。
主控端是USB系统中的核心运作装置,系统中的装置控制及数据传递皆由主控端发起。主控端的运作由硬件及软件相互配合完成下列工作,主控端的运作均须依赖USB主控端系统中软硬件层次:
- 侦测装置的连接或移除
- 管理主控端及周边装置的控制流程
- 管理主控端及周边装置的数据流
- 管理并统计系统运作状态
- 提供USB装置的电源
- 装置端的启动及设定
- 数据传输的排程
- 装置端电源管理
- USB总线管理
首款USB 3.0主板--华硕P7P55D-E Premium
进入到2009年5月份,Intel又发布了新的xHCI 0.96规范,xHCI 0.96基本确定了USB 3.0主控端与PC软硬件接口规格设计体系,这个时期一些USB 3.0主控逐渐展露头角,这包括NEC D720200F1以及稍晚的ASMedia ASM1042,他们都支持xHCI 0.96协议,而ASMedia ASM1042现今依然健在。
华硕P7P55D-E Premium使用了NEC D720200F1 USB 3.0控制器
到2010年5月份,Intel才正式发布了xHCI 1.0规范,这也是xHCI的最终版本,新的xHCI 1.0规范在0.96版本的基础上强化了数据传输和能源效率问题,另外一个最大的改善就是兼容认证,也就是说符合xHCI 1.0的设备将不会出现兼容性问题,并且还向下兼容USB 2.0。
本次测试共选取了5款USB 3.0主控方案,分别为Intel Z77、AMD A75、AMD A85X、ASMedia ASM 1042以及Eton EJ188H。其中Intel Z77、AMD A75、AMD A85X为芯片组原生支持,而ASMedia ASM 1042、Eton EJ188H属于第三方扩展支持。
● ASMedia ASM1042
ASMedia ASM1042(祥硕)是一款相对古老的USB 3.0主控方案,产品仅支持xHCI 0.96规范,不过最新的消息,ASM1042刚刚通过了xHCI 1.0的认证。
规格方面ASM1042提供2个USB 3.0接口,产品被广泛应用在华硕、华擎、映泰、杰微、微星和蓝宝等厂商,另外在一些笔记本上也能常常看到它们的影子。
● Eton EJ188H
Eton EJ188H(钰创)和ASMedia ASM1042一样也是来自台湾,它是早期Eton EJ168A的升级版本,产品支持最新的xHCI 1.0规范,同样提供2个USB 3.0接口。
Eton EJ188H主要的板卡供应商为技嘉和华擎。
● AMD A75
AMD A75是一款FCH芯片组,产品不仅仅提供USB 3.0支持,还提供SATA、PCI-Express通道等。和前面两款产品不同的是,AMD A75是首款原生USB 3.0解决方案,并提供多达4个USB 3.0支持。
而AMD A75也唯一的对应自家的A75芯片组主板,早期的A75芯片组全部为FM1接口,不过AMD为节约开发成本,A75直接晋级FM2,目前已经有少数几款产品提供FM2接口。
● AMD A85X
AMD A85X是最新的AMD桌面芯片组,产品和A75一样提供4个USB 3.0接口,不过AMD依然没有公布支持的xHCI规范,而1.0可能最大。
● Intel Z77
Intel Z77是Intel首款USB 3.0原生解决方案芯片组,产品自然支持xHCI 1.0规范,产品提供同样4个USB 3.0接口。
虽然Intel Z77是比较晚的USB 3.0解决方案,但是以Intel在USB 3.0的统治地位,Z77方案USB 3.0表现应该不会比现有成熟方案差,这在后面的测试中我们就可以看到。
5款USB 3.0方案共涉及三款芯片组主板,分别为华硕F2A85-V RPO、华擎Z77 OC Formula和技嘉A75M-D2H。其中F2A85-V RPO包括A85X芯片组和ASMedia ASM1042,而华擎Z77 OC Formula包含了Z77芯片组和Eton EJ188H,最后一款技嘉A75M-D2H则提供A75芯片组。
USB 3.0已经成为主流主板的标配
存储方面,系统盘选用了三星最新的840系列SSD,容量为250GB,持续读写速度分别达到了540MB/s和330MB/s,以避免对USB 3.0设备造成性能瓶颈。
三星840系列SSD
影驰Laser GT SSD 240GB
金士顿DT Ultimate G2 USB 3.0闪存
参加测试的产品包括金士顿DT Ultimate G2 USB 3.0闪存、影驰Laser GT SSD 240GB和USB 3.0硬盘底座组成的USB 3.0外置硬盘。
影驰Laser GT SSD 240GB + USB 3.0硬盘底座
测试项目分为2个部分,Windows 7下安装各自官方给出的最新WHQL认证驱动,Windows 8平台下则直接使用系统自带的驱动。测试工具选取了比较流行的Atto Disk Benchmark、AS SSD Benchmark和FastCopy实际拷贝测试。
ATTO Disk Benchmark用于测试磁盘的持续最高读写速度,虽然与实际应用存在一定的误差,不过也非常具有参考性,能够反映存储设备的读写水准。
● Kinston Ultimate G2 U Disk
测试中我们分别进行了文件读取和写入测试,首先进行的是Kinston Ultimate G2 U盘的读写性能测试。在最大读取性能这一项中,AMD A75和A85X表现几乎一致,成为拔尖者,而Intel Z77紧随其后,ASMedia ASM1042则排在末位。
写入性能这一项中,AMD A75和A85X继续领衔,Intel Z77再次紧随其后,Etron EJ188H和ASMedia ASM1042继续垫底。
● Mobile Hard Disk
移动硬盘组的测试中,Windows 8和Windows 7系统差别非常大,Windows 8读取性能测试中除了ASMedia ASM1042和AMD A85X,其余四款方案都达到了250MB/s,已经比较接近SATA 3Gbps的极限了,毕竟硬盘底座采用了SATA 3Gbps转USB 3.0芯片方案,无论如何是到不了5Gbps的。
而写入性能这一项,Intel Z77和Etron EJ188H后来者居上,无论是Windows 7还是Windows 8系统全面领先AMD A85X和A75,而ASMedia ASM1042继续垫底。
AS SSD Benchmark是专为SSD测试而设计的软件,可以测试出固态硬盘的持续读写性能,包括4KB小文件的传输性能等等,测试项目包括数据速率(MB/s)和访问数(IOPS),考虑到U盘4K、4K-64Thrd的测试较长,另外和实际使用也有很大出入,所以仅选用了持续读写测试。
● Kinston Ultimate G2 U Disk
测试中我们分别进行了文件读取和写入测试,首先进行的还是Kinston Ultimate G2 U盘的读写性能测试。AS SSD Benchmark读取性能一项中无论是Windows 7系统还是Windows 8系统,Intel Z77和Etron EJ188H都已微弱的优势排在前列,而Intel Z77更胜一筹。
写入性能测试Intel Z77和Etron EJ188H互有胜负,不过仍然都排在最前列,而ASMedia ASM1042继续垫底。
● Mobile Hard Disk
移动硬盘组的测试中,Windows 8和Windows 7系统差别非常大,性能提升在50%以上,差距相当明显,这主要是由于Windows 8支持xHCI 1.0的UASP协议,能够大幅提升带宽的利用率,而U盘测试中之所以没有提升是因为Kinston Ultimate G2不支持UASP协议。
写入性能测试项中同样如此,只是幅度稍微小了一些,不过也有近30%。而Intel Z77和Etron EJ188H则继续领先,两者互有胜负,相对来说Etron EJ188H更胜一筹,而ASMedia ASM1042再次垫底。
FastCopy是一款小巧的文件/目录拷贝工具,其功能强大,性能优越,能充分挖掘文件系统和硬盘驱动器的能力,并且支持计数和计时。本次测试选用了一段396MB的游戏安装目录,凌乱的文件分布更符合我们生活中的实际应用。
● Kinston Ultimate G2 U Disk
测试中我们分别进行了文件读取和写入测试,首先进行的还是Kinston Ultimate G2 U盘的读写性能测试。
文件读取测试中,对比Windows 8和Windows 7下的5款USB 3.0解决方案,Intel Z77和Etron EJ188H在两个系统下都表现非常出色,可以说两者互有胜负,排在前列。
接下来的写入性能测试中,由于文件比较琐碎,整体来看速度并不理想,和USB 2.0无异,没有充分发挥出USB 3.0的优势。不过即使是微弱的优势下,Intel Z77和Etron EJ188H还是名列前茅。
● Mobile Hard Disk
移动硬盘组的测试中,由于SSD不错的小文件读写能力,396MB的传输文件无论是在读取还是在写入中都很快完成了,而尤以Eron EJ188H最为出色,无论是Windows 8/7还是读取或写入都排在第一位。
Intel Z77表现也不俗,一直紧随其后,当然ASMedia ASM1042还是垫底,而AMD A75和A85X表现差别不大,整体上A85X稍逊一筹。
从第三方扩展到原生芯片组提供,USB 3.0普及之路一次次延伸,而Windows 8的发布将USB 3.0推广到系统层,如今再谈论USB 3.0普及已经是明日黄花,按照USB-IF协会的预测到2014年USB 3.0普及率将达到100%。
从5款USB 3.0解决方案的综合对比,我们可以发现Windows 8已经完全容纳了USB 3.0,虽然部分测试落后于带驱动的Windows 7系统,但这对于免驱动的Windows 8系统来说完全是正常的,另外Windows 8系统对xHCI 1.0协议的正式支持,使得硬件兼容完全被扫除,另外还完美的支持UASP传输协议,将USB 3.0的带宽利用率进一步提升,这在USB 3.0 Mobile Hard Disk中得到了全面的体现,提升幅度多达50%。
回归到这次测试的5款USB 3.0主控方案,产品的性能完全可以满足现有存储设备的需求,由于AMD和Intel的相继发力,目前市场上的主板绝大多数已经实现了原生USB 3.0的支持,留给第三方芯片厂商的市场份额已经不多了,毕竟4个USB 3.0基本可以满足绝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性能方面,Intel Z77和Eton EJ188H是这次测试中最为出色的,尤以Intel Z77,这可是Intel首款USB 3.0解决方案。值得注意的是在USB 3.0规范发布早期,Intel为了给自家Thunderbolt争取更多的时间,迟迟不肯发布xHCI的最终版协议,而当USB 3.0已经成为大势所趋后,Intel也不得不在自家7系列芯片组主板上全面推行这一规范。
而Eton EJ188H作为Eton EJ168A的升级版本,在这次测试中进步十分明显,已经和Intel Z77不相伯仲,某些方面还要略胜一筹,历经岁月的ASMedia ASM1042也终于疲态尽显,在所有测试中完全落后,放眼一年前的横评,ASM1042还是佼佼者,而最新的消息ASM1042通过xHCI 1.0协议认证,不知道能不能为老马再加一鞭。
首款原生USB 3.0解决方案--AMD A75
至于被局限在门外的AMD,虽然历经两代芯片组,A85X进步并不明显,性能介于Intel Z77和ASMedia ASM1042之间,不过总体来看A75、A85X也不会对实际传输造成大的影响,对于一款原生解决方案来说,我们也别无他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