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主板频道 PCPOP首页      /      主板     /      新闻    /    正文

从巨狮到巨人:华硕的下一步怎么走?

    如果说华硕(Asus)主板2004年全球4200万片的出货量令人瞩目、2005年5000万片的宏伟目标使人震惊,那么,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第一季度,华硕主板1170万片的出货量足以让生活在这头主板“巨狮”阴影之下的所有对手感到恐惧——这个数字超过了精英、技嘉和微星这3家主板“一线大厂”同期出货量的总和,甚至已经相当于他们2005年全年出货量目标的60%~70%。而华硕的目标,是要在2005年,让全球每2.6台电脑中,就有一台使用华硕主板。

    这,就是2005年4月21日,在以“华硕K8,速度之霸”为名的K8U-X主板新品发布会上,掌管这头主板“巨狮”全球业务的谢明杰先生为我们带来的信息,而在成就“巨狮”之后,以基于宇力电子(ULi)高性价比解决方案的K8U-X的诞生为代表,华硕主板的未来动向,则更加引起我们的关注。

    2005年4月21日,华硕携手宇力电子,在北京隆重发布基于ULi M1689芯片组的AMD 64位平台K8U-X主板,以599元的价格吹响华硕进军低价主板市场的号角,有关发布会现场报道请参考《携手ULi 华硕主板“巨狮”称霸K8平台》。

    ULi M1689是一款针对AMD 64位平台的单芯片解决方案,支持800MHz HyperTransport总线连接,可提供16bit下行、8bit上行的HTT连接,与CPU之间的数据传输速率高达1.6GT/s。它支持AMD Cool''n''Quiet技术,能够在不影响系统性能的前提下降低系统功耗。此外,M1689还集成主流的AGP 8×图形接口、Ultra-66/100/133 IDE总线控制器、SATA串行硬盘接口(支持RAID 0,1,JBOD)和多达8个USB 2.0接口。

    基于M1689芯片组的华硕K8U-X主板采用Socket 754接口,支持AMD Athlon 64、Sempron系列处理器,两条内存插槽最多支持2GB DDR400内存。K8U-X配备华硕独有的第二代“刷不死(CrashFree BIOS 2)”技术、EZ-Flash技术和My Logo个性开机画面功能。尽管面向入门级K8平台,华硕K8U-X仍然提供了10/100M以太网接口、ADI AD1888 6声道音效输出和S/PDIF数字音频接口,满足用户的更多需求。

    从功能上看,K8U-X已经能够满足主流用户的配置需求,10/100Mbps以太网、SATA RAID、5.1声道环绕音效和S/PDIF数字音频接口等更是通常意义上的“低价主板”所不具备。正是这样一款主流功能配置的K8主板产品,再加上“华硕品质,坚若磐石”的品牌形象,却以仅仅599元的超低价格杀入主流市场,的确不能不令所有涉足K8平台的主板厂商感到紧张。而599元的K8U-X的推出,不仅表明华硕推动64位硬件平台早日普及的决心和力度,更向我们展现出“主板巨狮”决意放低身段,全面进入细分市场的策略转向。

    事实上,积极抢进K8平台的主板厂商远不只华硕一家,迅速崛起的AMD 64位系统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主板和芯片组厂商眼中的“摇钱树”——当然,Intel除外。事实上,正是Intel对桌面平台越来越严格的掌控以及持续长达两个季度的处理器、芯片组缺货,在一定程度上催生了这波主板和芯片组厂商积极转向AMD 64位平台的热潮。

 Hector Ruiz领导AMD开创了桌面平台的64位时代

    除了Intel之外,我国台湾省的威盛电子(VIA)、矽统科技(SiS)、宇力电子(ULi)以及图形芯片巨头NVIDIA和ATI是目前全球主要的主板芯片组供应商。在Intel这个PC芯片“巨无霸”的重压之下,除了矽统科技和ATI仍然偏重Intel平台之外,NVIDIA和宇力电子都是以AMD平台芯片组为主,而威盛电子AMD平台芯片组的出货量也已经占据整体的70%——众多芯片组厂商的助阵使得AMD平台的用户有更多选择的余地。因此,尽管处理器的全球市占率仍然不过20%,但AMD平台却呈现出百花齐放的热闹局面,恰恰与Intel阵营一家独大,万马齐喑的萧条场景形成巨大反差。

    在处理器架构方面,AMD领先Intel力推64位运算体系,同时却又不失明智地稳守AGP和DDR两大成熟规范,巧妙地把握了零售用户既渴望感受新技术带来的性能飞跃又不希望承担平台迁移高昂成本的消费心理,再加上适当的市场宣传和价格调整,64位的Athlon 64和Sempron在DIY市场一炮走红,成为2005年至今硬件市场最受追捧的当红明星。

 12款华硕K8平台主板组成的豪华阵容

    正是看到了AMD 64位平台在零售市场的巨大潜力,以华硕为首的主板厂商纷纷从“死气沉沉”的Intel平台抽身,转而开发这片热火朝天的新大陆。在4月21日“华硕K8,速度之霸”发布会的现场,华硕向我们展示了其全系列的K8平台主板产品,从最高端的A8N-SLi Deluxe到刚刚发布的入门级K8U-X,华硕K8系列共12款主板整装待发,而根据华硕中国业务事业群产品总监王俊人先生介绍,华硕还有3款K8主板由于热销断货,以至于错过了这次集体亮相的机会。华硕主板全球事业部副总经理谢明杰先生表示,在DIY市场,到2005年第四季度,AMD平台将占据华硕主板40%的份额,进一步表明华硕抢进AMD K8零售市场的决心和企图。

    华硕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主板巨狮,这一点相信谁都不会再有异议,但“巨狮”到底意味着什么?除了规模、出货量之外,K8U-X的出现,给了我们更多的解释。

 谢明杰先生(右)和郭聪铃先生共同为K8U-X揭幕

    599元的K8U-X的确是一款不折不扣的低价主板,华硕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个价格,自然与其雄厚的研发设计实力和庞大的采购、生产规模密不可分。但是,华硕为什么要推出这款低价主板,除了抢占低价市场进一步扩张份额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对于这个问题,谢明杰先生的答案是简单的4个字——“细分市场”。

 华硕主板全球事业部副总经理谢明杰先生讲解巨狮新布局

    平心而论,华硕“巨狮”的规模确实令人心惊,但更加可怕的是,一旦这头“巨狮”的眼光在“细分市场”上聚焦,就意味着其他主板业者的生存空间将被进一步压缩乃至被剥夺殆尽。

    作为一个高度成熟的行业,主板已经走进了分众化消费的时代,市场空间被进一步细分,而每个市场区间都有其特定的人群和需求,单靠规模效益无法全面覆盖——这也是在华硕“巨狮”急剧扩张的同时,其他主板业者仍能找到生存空间的原因所在。而当华硕开始考虑细分市场,针对不同用户的不同需求开发相应的产品线之后,“华硕”这个品牌势必会迅速渗透到主板市场的每一个角落,无论低价主板、网吧主板、超频主板、无线主板还是游戏主板等等,都有可能出现“华硕”的身影。雄厚的实力、庞大的规模加上细致绵密的产品布局,华硕主板将无处不在——甚至不惜与专攻低价市场的同门师弟华擎(ASRock)开火交锋。

    华硕开始细分主板市场,K8U-X只是一个开始。最近,业界传言另一家一线大厂微星的主板研发团队在协理级主管的带领下,于4月份离职后,上周正式加入华硕。尽管微星否认“集体离职”的说法,华硕则不予置评,关于跳槽团队的人数也有从10余人到30人不等的说法,但对于这些人员的安排,则有“采用任务编组,针对特定市场做产品开发,分工更加精细”的描述,从侧面印证了华硕主板的这一策略转变。

    从以规模取胜的“板海战术”到全面掌控的细分策略,华硕对整个主板产业的影响将从“老大”式的领跑形态向“家长”式的全面接管转变。无论竞争对手在产品或概念上如何别出心裁、独树一帜,华硕都会有强力的产品线与之对应,在功能、性能相近甚至更高一筹的情况下,最终通过非常好的规模竞争力制胜。对于其他主板业者而言,华硕“巨狮”的下一步着实令人不寒而栗。

    经过2003年和2004年的血雨腥风,华硕凭借非常好的规模终于在主板产业奠定了不可动摇的“领跑者”地位,而在显卡、笔记本电脑和光存储等领域,华硕旗下的“辛巴”也正在迅速成长,向“巨狮”的目标努力。但是,作为掌门人的施崇棠先生对华硕的要求显然不会以“领跑”为满足,在领跑之后,华硕还要进一步完善组织架构,强化对技术和标准的把握,向IT产业的领导者迈进,这一点,从华硕不断“招兵买马”的高层人事布局中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在2004年5月才刚刚落成的华硕电脑新大楼的16层,驻扎着直属施崇棠董事长的“华硕御林军”,其中包括前纬创资通总经理郑定群、号称“台湾非常好的分析师”的前瑞银华宝证券研究部主管苏艳雪、前矽峰光电技术总监庞台铭和前扬智科技总经理吴钦智等。

    为了实现今年公司营业额达到人民币1000亿元的目标,施崇棠先生已经明确喊出了争取笔记本电脑前3大品牌代工业务的口号。3月9日,华硕正式宣布将笔记本电脑与消费电子产品(不含游戏机)代工业务独立,由威硕全权负责,有望成为下一头“巨狮”的“辛巴”正式起跑,而执掌威硕工厂的,就是郑定群。

    此外,为了成为垂直整合的全方位供应商,华硕在下游积极布局,形成了由威硕(笔记本电脑和消费电子)、名硕(主板和电源)、华擎(主板)、宇硕(电脑通讯产品)、康硕(接插件)、凯硕(机箱)、百硕(PCB)、兆硕(手机)和祥硕(LCD IC设计)等构成的庞大3C制造阵营,并进一步通过并购向上游拓展。3月25日,华硕旗下的IC基板子公司景硕科技以换股方式并购软性PCB厂台郡科技,为完善集团内部上游零件供应、降低成本埋下伏笔。有报道指出,华硕垂直整合供应链的终极目标已经锁定处于半导体产业链最上游的IC设计产业,相信这也就是华硕延请老牌IC设计公司扬智科技前任总经理吴钦智的原因所在。

    从下游到上游,从制造到设计,华硕的目标,不仅仅是做制造的“巨狮”,更要成为领导IT产业的“巨人”。

    但是,从领跑者到领导者,从制造巨狮到产业巨人,做起来远比想像得要艰难。即便在华硕占据绝对优势的主板产业,真正掌握生杀大权的依然是产业链的上游——横跨处理器、芯片组和主板3大领域的芯片巨无霸Intel。

    2003年,Intel在笔记本电脑产品上率先导入了平台化策略,将Pentium M处理器、855GM/PM芯片组和Pro Wireless系列Wi-Fi模块进行捆绑销售,并冠以“迅驰(Centrino)”移动计算平台的名头,一时横扫笔记本电脑产业,实现了超过90%以上市场份额的寡占。

    迅驰平台策略的成功让Intel食髓知味。2005年1月,将于5月正式上任的新CEO Paul Otellini主导了Intel近几年来最大规模的组织结构调整,将以往的产品事业部纳入平台策略体系,划分成移动事业部、数字企业事业部、数字家庭事业部、数字医疗保健事业部和通路产品事业部,从产品的最初设计直到最终销售,完全聚焦平台策略,向客户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并建立各自的平台产品品牌。

 一个Centrino,断送了多少厂商的生路……

    具体到台式机领域,Intel计划以数字家庭为诉求,推动名为East Fork的平台方案。根据这项方案,Intel建议客户在生产数字家庭电脑时,采用Intel Prescott(Pentium 4)或双核心的Smithfield(正式名称为Pentium D)处理器、搭配Lakeport(正式名称为Intel Express 945/955)系列芯片组、Intel Ekron 10/100或Tekoa GbE以太网芯片以及支持IEEE802.11a/b/g规格的Calexico 2 Wi-Fi芯片等关键零组件。

 专访现场

    不难看出,一旦Intel的East Fork计划得以顺利实施,受影响最大的无疑是现有的芯片组厂商,除去DIY市场之外,在庞大的台式机OEM市场,无论VIA、SiS、ULi、NVIDIA还是ATI,其Intel平台芯片组的市场份额将被压缩到零,难怪宇力电子总经理郭聪铃先生在专访中对Intel这种“无所不用其极”的做法大加抨击。

 宇力电子总经理郭聪铃先生在K8U-X发布会现场致辞

    他指出,Intel在过去两三年内积极致力于对芯片组及其他关键零组件业者的围堵,以CPU为核心,将不同产品“包起来”,贴上平台的标签卖给客户,形成事实上的垄断,严重挤压了其他厂商的生存空间,有违公平竞争的市场原则,也背离了PC产业开放、兼容的发展规律。而作为“受害者”的芯片组厂商,一方面只有拿出更好的产品来获取客户的认同,另一方面也希望整个产业能够正视Intel这种以“平台”为名,行垄断之实的自私自利的做法,努力营造开放兼容、公平竞争的产业环境。

    相对芯片组厂商ULi的激烈态度,身为主板“巨狮”的华硕则显得颇为中庸。谢明杰先生表示,作为解决方案的供应商,华硕的立场比较中立,在上游的供应和终端的需求之间,华硕可以说是“没得挑”,并没有太多的选择,如果客户指定要Intel平台解决方案,那么华硕就会提供相应的产品,如果客户需要非Intel平台的解决方案,华硕也会有对应的产品满足其需求。

    回顾历史,主板、芯片组厂商携手,联合其他领域业者对抗Intel的案例“古已有之”,从PC133完胜Rambus到DDR提前踏入主流,从移动PC到台式机组件进驻笔记本电脑,乃至64位桌面平台的提前诞生,过往的成功事例告诉我们,下游厂商的努力同样可以改变Intel的具体决策乃至整个思路,从而改写PC产业的发展史。那么,在成为足以撼动主板产业的“巨狮”之后,面对Intel通过平台策略独霸PC版图的野心,华硕能否更进一步,联合处理器及芯片组厂商,最终成为足以影响整个IT产业的真正意义上的巨人?这个疑问,恐怕需要时间来回答了。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