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显卡频道 PCPOP首页      /      显卡     /      评测    /    正文

创新PCI-E/AGP两用!青云超BT显卡抢测

    人类的欲望是无穷无尽,故此显示卡厂商为了满足人类对视觉上的欲望,而不停提升显示技术,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部份就是Data BUS(数据总线),当显示质素及解像度不断的提升下,再加上反锯齿能影像的优化,其实令系统与显示卡之间的数据传输变得越来越频繁,如果系统与显示卡之间的频不足宽将严重影响游戏及影像处理,就算显示核心处理能力有多强亦变得无用,成为显示卡效能的瓶颈。

    早在1984年x86计算机打破了处理器和总线必需步,因此处理器的速度开始起飞,而当年的扩充接口为ISA(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接口,其设计为8Bit频率为4.77MHz,后来推出286处理器架构后,ISA亦出现16Bit 8.33MHz版,由于当年的显示技术以文字为主加上是大部份为单色输出,故此ISA速度在当时来说已十分足够。

    当年其实也有专及绘图而生的总线称为MCA(Micro Channel Architecture),架构为32Bit速度达10MHz,可惜只有IBM支持没有被普及,与此同时1987年业界推出加强版的ISA称为EISA (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采用32Bit速度为8MHz,虽然是向下兼容ISA,但由于效能提升不明显而没有被普及,因此80年代可以说是ISA年代。

    由于彩色显示技术开始普及,加上微软的窗口技术日渐成熟,ISA的速度不足以应付需要,可是MCA和EISA却未能普及,因此业界要寻找更强大的总线接口,而1991年VESA(Video Electronics Standard AssociATIon)发展出新的标准,称为VL-Bus(VESA Local-BUS),它是32Bit但却和ISA的16Bit完全兼容,因为它其实是ISA再加上MCA组成,VL-Bus速度建议为33MHz,不过可容许在40MHz的速度下采用两个VL-Bus卡,或是50MHz下使用一个VL-Bus卡,而曾经VL-Bus一度成为业界的最高标准,但由于VL-Bus是由ISA + MCA接口而成,接口太长并不方便而成本亦增加。
 
    不过VL-Bus历史十分短暂,虽然VESA计划为Pentium推出VL Bus 2.0,并对VL-Bus向下兼容,不过Intel却主张推出PCI (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下,VL Bus 2.0并没有得到普及,PCI的和VL-Bus一样为32Bit,但频率只有33MHz,虽然速度并没有VESA般高,但其兼容性却大大被提高,同时PCI的接口亦相比VL-Bus细少得多,令厂商制作扩充卡和主机板成本减低不少。

    到了1996年,由于计算机进入3D游戏时代,PCI接口已经不能有效地配合3D所需要频宽要求,因而出现AGP接口,AGP并不是要取代PCI而生而是和PCI共存,因为AGP是专为绘图卡而生。AGP(Accelerated Graphics Port)并不是一种总线,而是一种接口方式。由于3D游戏做得越来越复杂,使用了大量的3D特效和纹理,使原来传输速率为133MB/sec的PCI总线越来越不堪重负,籍此原因Intel才推出了拥有高带宽的AGP接口,它完全独立于PCI总线之外,直接把显卡与主板控制芯片联在一起。

    1996年AGP 1.0推出,分为1x及2x,速度达266MB/s及533MB/s,工作频率为66MHz,由于速度并没有比PCI有更大的分别,因此当年并未开始普及,直至1998年AGP 2.0时代出现,称为AGP 4x,虽然工作频率为66MHz,但速度却达至1.06GB/s,加上3D显示卡技术亦变得成熟,AGP亦因此开始普及。由于3D显示卡技术进步,同时功耗亦上升了,部份专业绘图卡需要额外的供电,因而出现了AGP Pro接口,以提供更高的供电。直至2000年8月,AGP进一步进化至3.0版本,称为AGP 8x,速度再提高一倍至2.133GB/s,可是也达到了AGP的极限。

    以往计算机界的总线都是并联讯号,当讯号传送时互相之间出现捍扰,而速度越快影响更大,因此到达AGP 8x后,要再进一步更高宽带出现了严重的障外,因而计算机界进入了串联时代,以往计算机内部的传输是每个设备个共享一个频宽带,但PCI Express总线则采用串行互联,以点对点的形式作传输,每个设备都是独享频宽以 提高传送速度同时减少捍扰,因此速度能突破并联传输的障外。

    基本上PCI Express图形接口只是普通的PCI Express X16接口,它不像AGP只为图形输出而生,PCI Express是一个通用协议,由Intel所倡议(前身为3GIO),,他的设计是为了取代现有计算机内部的传输接口,这包括了CPU、AGP、PCI、HDD、Network等接口,其目的和Hyper-Transport一样,用来解决现时系统内传输出现的瓶颈问题。

    其实PCI Express是有不同速度的接口模式的,这包括了X1、X2、X4、X8、X16及最高速的X32。X1的传输速度为250MB/s,而X16就是等于16倍于X1的速度,即是4GB/s。在PC Express规格中表明下一代显示卡将会采用X16的接口,故此将来的主机板将不会再见得到AGP槽的存在,取而代之就是X16的PCI Express接口。现时各间显示厂商也表明支持PCI Express显示方案,这包括了ATI、Matrox、NVIDIA及XGI都已推出了PCI Express的绘图卡样本,故此PCI Express取代AGP可以说是事在必行。

    其实在每次交接期间,用家在买显示卡时都会较为审慎,虽然现时AGP平台的用家较多,但他们亦知道PCI-Express必定普及,而各大芯片组厂商都已推出了新一代PCI-Express的平台,故现时大部份AGP用家已不会升级AGP卡,而等待未来整台系统更换PCI-Express时再作打算。Albatron考虑了这一点,其R&D部份便设计了ATOP技术,令显示卡能同时支持AGP8x及PCI-Express。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