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CPU频道 PCPOP首页      /      CPU     /      新闻    /    正文

研发团队出走 Intel终结NetBurst架构

    当然,NetBurst架构也并非一无是处。Gelsinger在证实NetBurst死亡的同时也指出,NetBurst较长的流水线使得它能够轻易加入虚拟化技术(Virtualization Technology,VT)和超线程技术(Hyper-Threading Technology,HTT),而Intel并不打算放弃这两个“T”。

    从2000年11月20日诞生以来,NetBurst架构就成为Intel Pentium系列的第四代接班人,一路走过了0.18μm和0.13μm制程,进入90nm制程的“纳米”时代。20级的超长流水线使得NetBurst架构的频率在短短4年的时间里从1.4GHz一路飙升到3.8GHz,并且导入了SSE3、HTT、EM64T和双核心等“与时俱进”的先进技术。超长流水线为NetBurst带来了更高的频率,但同时也使得分支预测失败后流水线指令清空和重新加载所需要的周期大为延长,导致处理器运算性能的提升并没有频率的窜升那般明显——从Pentium 4诞生的那一天起,由此引发的指责和争论就从来没有停息过。

    在Tualatin内核的P3-M之后,Intel曾经尝试将NetBurst架构导入笔记本电脑产品线,这就催生了Mobile Pentium 4、Mobile Pentium 4-M乃至于介于P4和P4M之间、定位在移动PC使用的P4C等多个看上去极其混乱的产品序列,笔记本电脑的造型也和轻薄便携的趋势渐行渐远。2003年第一季度,以Pentium M为核心的“迅驰(Centrino)”移动计算技术发布,其后半年时间,Centrino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横扫笔记本电脑市场,为Intel取得了近乎垄断的绝对优势,同时也宣告了移动版P4处理器短短10个月统治的终结。

    Centrino的成功让Intel开始反思摩尔定律的方向:每18个月翻一番的晶体管数量,到底是为了获得更高的频率,还是为了提供更好的性能?从Intel开始力推双核心乃至多核心的架构来看,最终的选择显然是后者——这也基本宣判了NetBurst架构的死刑。

 Benson Inkley先生在2005北京春季IDF会场

    在2005年的春季IDF上,我们从Intel处理器应用高级工程师Benson Inkley先生那里了解到了未来一年Intel双核心和多核心处理器的规划蓝图,详情请见《摩尔定律不死!Intel双核心深入剖析》。无论是90nm的Smithfield、65nm的Presler还是应用于Xeon DP的Dempsey,我们都能看到NetBurst的身影。在Presler核心中,每个独立的内核被称为Cedar Mill,这可能就是NetBurst架构最后的称呼了。<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