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用户驱动 腾讯微博媒体化新模式
微博市场整体进入淡季,但在近期爆发的几个热点事件中,居然数次在媒体报道中看到腾讯微博被提到。
比较典型的是厦门BRT爆炸事件中的陈水总,这个仇恨社会的纵火者在点燃公交车的同时,也为腾讯微博点燃了一把火,陈水总在腾讯开通了微博,并以微博日记的形式直播了其艰难的上访过程,重现了其自焚前的心路历程,陈水总的微博成为媒体报道的第一消息来源,其效果相当于之前在新浪开微博的爆破手钱明奇(2011年5·26江西抚州连环爆炸案犯罪嫌疑人,在2011年5月26日抚州连环爆炸中当场死亡)。
除了陈水总日记的曝光,在BRT爆炸后,腾讯微博上还有大量网友的亲历、现场照片被媒体作为消息源加以引用,现在不能说在现场第一消息源层面腾讯微博已经超越新浪,但至少可算等量齐观。厦门BRT爆炸事件就像中国版的波士顿爆炸案,腾讯因为陈水总日记而稍微领先新浪,但它们站在一起完败传统媒体。
与新浪微博相比,在影响力方面,腾讯微博稍有不及,因此这次的领先对腾讯微博更有价值一些。
运营方一定有很多经验值得总结。就旁观者来说,则能发现,尽管在风头上不够劲,但在底层,腾讯微博还是埋藏着很多“真东西”的。因为陈水总并不是腾讯微博上的孤例,去年悍匪周克华被击毙,没多久其女友的漂亮照片以及留言就在腾讯微博上被网友翻出,成为警方禁言条件下媒体珍贵的第一消息来源。此外,在京温商城女子坠亡事件中,当事人袁利亚生前在腾讯微博也留有内容;还有朝鲜扣押中国渔船船主事件中,当事船主于学君的微博......
很显然,腾讯微博是“有料”的,腾讯微博和新浪微博一样都宣称自己的用户超过5亿,作为后者,腾讯微博依靠QQ庞大的用户群和资源,甚至拥有比新浪微博(4980万)更高的日活跃用户数8100万。这其中每时每刻产生的有价值信息可想而知,关键是怎么把这些“价值”发掘出来。
这可能需要等待一些机会,我认为具体有三个:
第一,微博从中国式的大V舆论场向民众声音的过渡。
微博的原本本性是社交媒体,但由于新浪先声夺人,实际上在中国市场上,已经使 微博更媒体化和社会化。这种变异是否会因时间的延长和热情的下降出现回归?腾讯微博长期以来有一些特性,它用户庞大,但更情感化、草根性、非专业化、琐碎化,这使得其影响力逊色与新浪微博。
但如果观察Twitter就知道,早期在Twitter上传播的内容有40.55%的内容属于“我在吃三明治”之类的无意义的嘀咕,个人琐事的信息占据Twitter传播内容的80%以上。在相当长时间后(用户适应),Twitter特殊的产品信息筛选机制才发挥作用,使其影响力彰显。在这方面,新浪走了捷径,腾讯循规蹈矩,但最终会殊途同归。
第二,腾讯能否从产品上取得突破。
新浪的一度领先其实是运营的领先,正确的大V舆论场策略使它走了捷径,更快的建立了影响力。而腾讯要在影响力上实现后来居上,如果没有更激进运营策略,就必须从产品层面突破,改善用户体验自不用提--其实在这一方面腾讯一直就不落后,更关键的是如何把海量的底层有价值信息发掘出来,使其形成影响力,这就需要对用户数据挖掘进行重组和分类。
从媒体报道看,腾讯微博近期也确实正在花大力气进行产品更新,新版本增加了微圈、微热点、微频道、微管家等功能,如何在更快的时间内把陈水总这样的价值人物和信息挖掘、推荐给用户?如何把现场感和真正的网民声音更快的呈现给全世界?这些功能对腾讯的大数据处理能力是个考验。如果成功,腾讯微博将突破现有名人大V爆发社会大事件的固有版本,建立起一个普通用户驱动下的社会化媒体模式。
第三,腾讯微博能否用好其固有的、独特的优势。
QQ生态圈是腾讯微博生存的基础,在前期,QQ给腾讯微博带来了主要的用户,但同时也使其背上了巨大的包袱,因为太多人把腾讯微博只当做一个QQ或者QQ空间的副产品,它们不知道怎么使用微博,不能认识到微博的价值,腾讯微博需要有耐心和自信等待用户完成这个学习过程,并采取措施刺激和缩短这个过程。腾讯微博需要弥补其影响力短板,但不管外界如何期待,它自己绝不能用影响力来作为判断自身产品成功的标准。
在此之外,腾讯微博有很多新的价值需要发掘和利用,比如微博作为社交产品的原始价值,腾讯微博用户更强的黏性,更强的空间和地缘的接近性,更年轻,更二三线,乃至更屌丝,这些都可以作为价值甚至商业价值进行挖掘。当然,对于产品线极其丰富,内容极其发散的腾讯,如何使微博与各个产品的内容和关系联系在一起形成生态、溢出价值,也非常重要。这些,都是腾讯微博独有的机会。
新浪微博的确很成功,但它不应该是中国微博产品的通用模板,与极端媒体化的新浪微博相比,腾讯微博可以走另一条更接近美国twitter和facebook精髓之路,建立一个普通用户驱动的、基于用户关系链的多维度介入社会热点事件的社会化媒体平台,而不是一个以大V意见领袖舆论引导的媒体形态。
在这个平台上,以事件曝光为例,基于腾讯微博三年用户沉淀所呈现的用户原发媒体价值,如果数据、信息挖掘成功,其更具粘度的真实关系链更能将普通用户的声音凸显出来,事件当事人的内心独白、亲历者的描述视角、身边关系链的真实评述,更能还原事实原貌,具备更强的“代入感”,也更趋向于事件本源,具备更长久和活跃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