驾驭20纳米 OCZ VERTEX450 128GB测试
泡泡网固态硬盘SSD频道7月2日 固态硬盘SSD是提高PC运行速度的一大利器,高性能用户的必然之选。随着存储技术的不断发展,SSD目前的境况笔者更愿意用“微妙”来形容:一方面,SATA接口的2.5英寸标准SSD产品速率早已到达了SATA III界面的极限,另一方面,芯片制造商在不断推进新工艺,已牺牲芯片耐久度的代价换来更低的生产成本。
芯片耐久度虽然随着制造工艺的提升而降低,但是产品寿命却不可以随之减少,如果一块SSD的寿命在正常使用下只能达到1~2年,是大部分用户都无法接受的,也会导致广大消费者对SSD产生不信任的心理。于是,我们看到了厂商普遍采用降低性能的方式来保证新工艺芯片下的SSD寿命,原理很简单:芯片的总写入量是固定的,我限制了它的速度,自然就会提高寿命。市场上的诸多产品也印证了这一点:SSD的价格不断走低,但是性能却出现不升反降的现象。
听起来似乎有点“坑爹”,随着芯片工艺的提升,为了保证产品寿命,我们却不得不接受性能上的下降。然而,芯片工艺的状况,是无法改变的,决定权尽掌握在Intel、三星、Mircon等巨头手中。唯一的突破口就在SSD控制器和固件方面了,是否有厂商可以改善这样的局面呢?答案是一定的,一向走在业界前沿,以勇于开拓闻名的OCZ就试图挑战20纳米的极限,这款产品就是VERTEX 450。它的全部使命,就是打破20纳米芯片的局限性,带来更好的性能和寿命。
OCZ VERTEX450从产品名称和外包装上来看,与VERTEX 4都很相似,很容易让人看作是VERTERX 4的升级版。
不过看到产品实物就会发现,VERTEX450的外壳已经更换为镁铝合金的全金属材质,不仅让产品更具质感,在散热、抵抗外力等方面都有更佳表现。
VERTEX450的厚度仅有7.5mm,更加纤薄
PCB:正中间的INDILINX主控,配备Micron 20纳米闪存
文章开头已经说过,SSD目前已经过度到20纳米制程,在良率、耐久性方面依然存在问题。不过这些并非是无法克服的。如果有一款写入机制更先进的主控,就可以有效提升性能的同时保证产品寿命。
在一款优秀的主控制器之下,可以通过写入机制的改良从而提升性能并保证产品寿命。OCZ Indilinx Barefoot 3 M10主控采用双核架构,内部包含一颗ARM处理器和OCZ Aragon RISC处理器,对于校验、写入管理等工作更加擅长。
OCZ VERTEX450的全部特性
测试平台配置:
这次测试选择了市场上常见的20纳米ONFI闪存芯片128GB SSD,除了OCZVERTEX450之外,还有Crucial M500、Hynix SH910和影驰ThunderGT。
Windows 7下格式化后容量
首先是持续读写性能:
持续读写指标,VERTEX450整体表现最强。其实这项测试并闪存芯片本身素质达不到更高水准,而是考虑到产品寿命而进行限制,艺高人胆大,OCZ凭借更先进的主控,自然可以做的更激进一些。
随机读写性能:
其实几款产品的颗粒基本属于完全相同的芯片,那么随机读写就完全是在考验主控能力了。
综合分数和实际应用测试:
最终综合总分,OCZ VERTEX450当仁不让拔得头筹
相对于基准测试,我们可以看到实际应用中产品之间的差距并不算大,不过在价格相近的情况下,挑选更好一点的产品是理所当然的。
可以看出,VERTEX450在20纳米ONFI闪存产品中,是性能较好的一款,足以显示出OCZ主控的实力,Indilinx Barefoot主控目前也没有其他产品在使用。过去,芯片往往是主宰产品性能的最重要环节,不过如今我们看到,就算是芯片制造商也无法完全驾驭新工艺下的20纳米芯片,这时主控的作用会显得比过去更为重要。OCZ VERTEX450并不是市场中最好的产品,不过在同价位、同类型产品中,它确实要高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