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出不要吓到你!详解超频的五大害处
E(μV/m)=1.316×A×I×F2/D×S
E——电场(μV/m);
A——环路面积(cm2);
I——环路电流(A);
F——频率(MHz);
D——分隔距离(m);
S——屏蔽比率。
从这个关系可以看出,辐射的电场强度(E)以频率的平方增加。同样CPU经过超频以后,其辐射电场强度(电子噪声)会以频率提高速度的平方增加。
另外,CPU超频的直接结果是功耗增加,温度升高。大多数半导体器件,包括CPU内部晶体管对温度相当敏感,温度升高会使器件热噪声指数倍增加,性能变差。在超频当中,最常使用的手段之一就是降温,为的就是减少电子器件的热噪声。当使用干冰或液氮制冷的时候,CPU工作在零下上百度的环境中,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晶体管热噪而使得极限频率得以实现。在CPU超频过程中,很有趣的现象就是,当温度越高,漏电流就越大;反过来又使温度更高,工作状态会急剧恶化;这是典型的恶性循环。因此温度造成的影响会受到人们极大重视。
其次,超频后CPU对电流的需求更大,因为CPU供电电路和主机电源的动态电阻影响,会造成最终CPU和其它电脑配件两端电压的下降。另外, CPU电流的急剧变化也会造成供电电压的跳变,产生突变信号干扰。也正因为以上原因,很多CPU超频后出错或死机,大多总是在任务最繁重、对电流需求最大的时候。
无任务时,3.3V系统电压表现稳定
运行superPI时,3.3V系统电压整体下降并有较大波动
加电压也是超频中常见手段之一。加电压不但有利于提高信噪比(S/N = 信号电压/噪声电压),而且也会在一定程度补偿因为大电流需求造成的电压下降。但是常常会遇见的问题是,当电压增加到一定程度以后,再加电压就没用了。这是因为加电压会让CPU温度快速增加,当热噪声带来的负面影响大于电压增长带来的好处的时候,再加电压就不管用了。
在这里再提一个和电压有关的超频话题——降压超频。很多人提到过一个问题,降压超频会不会造成CPU损坏? 实际上,更低的工作电压不但是人们一直追求的结果,也是制造工艺提高所带来的必然后果。往往都是制造工艺更好的CPU才能工作在更低的电压下,这也是移动版的CPU会比桌面版的成品率低的原因,也是移动版CPU价格昂贵的主要原因之一(还一个主要原因是规模效应)。但是,从来没有见过intel或者AMD宣称过移动版CPU的寿命会比桌面版的低,也从来没有媒体曝光过低压版CPU更容易损坏。
通常CMOS最高允许工作电压是为了保障集成电路不会因为击穿或过热而烧毁,而最低允许工作电压的意义是为了保障集成电路能够正常运行。事实上,对于CPU内的电子元件来说, 不论是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等等,两端加的电压比额定电压小是绝对不会损伤这些器件的。唯一需要考虑的是他们是否能够得到足够的电压和电流去正常工作。只要能够满足降压以后CPU能够稳定运行,那么就不会对其造成额外的硬件损伤。相反,更低的温度反而有利于寿命的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