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泡网显卡频道 PCPOP首页      /      显卡     /      0    /    正文

拳王还能当多久?nVIDIA总裁黄仁勋

此文已刊登于《计算机世界报》 记者:大海、季捷 [特别感谢]

显示芯片设计业,可能是半导体行业中风险最大的领域。这个领域的领先者就像世界拳王的宝座一样,竞争者走马灯似的轮流坐庄。 三年前,nVIDIA公司成功地登上了显示芯片设计业的拳王宝座;三年后,它又以20亿美元的业绩越过了10亿美元这个芯片设计商的“天险”。在短短9年的发展中,nVIDIA两次经历惊心动魄的“濒死”边缘。在这个充满风险和刺激的领域,不知道这个新拳王还能走多远?

公司简介:总部位于美国加州圣克拉拉的nVIDIA公司成立于1993年,该公司在二维和三维图形处理、视频和多媒体压缩与播放等领域有深厚的技术实力,是全球著名的半导体公司之一。nVIDIA公司每一条产品线每6个月就有新产品推出,是第一家提供全方位3D影像解决方案和高整合媒体通信处理器的半导体公司。

在2001年全球半导体业下滑40%的情况下,nVIDIA公司仍然保持着100%的高速增长。最值得关注的是,它的创始人在9年之后仍然团结在一起工作。今天,这个已经培养出数百个百万富翁的企业已经不仅仅以赢利为目的,它更多的是想为后辈留下些什么。

3月11日下午,nVIDIA在北京发布其拳头产品的新一代GeForce4。总裁黄仁勋说“这是nVIDIA历史上最重要的产品”,毫无疑问,与其他如Riva128、TNT等产品一样,黄仁勋每次评价nVIDIA的新产品时都喜欢用“最重要”来形容。同样毫无疑问,这些被黄仁勋评价为“最重要”的产品,在nVIDIA的发展史上无一不起过生死攸关的作用。可以说,nVIDIA的命运总是随着其产品的命运而喜怒哀乐着。

第一个产品就差点让nVIDIA关了门

1995年,成立两年之后的nVIDIA终于迎来了第一个决定它命运的关键时刻:推出了第一枚显示芯片nV1。

[采用NV1的显卡,也是声卡,你见过吗?]

这个显示芯片中的元老一开始带给nVIDIA的似乎只有无穷的欢乐和巨大的财富,nV1的第一个订单就是25万枚,按照每枚40美元的订货价,合同金额达到了1000万美元。黄仁勋和他的创业者们满怀期望地希望这个产品能给nVIDIA带来巨大的飞跃。
 
不过,nV1的好运气很快就被微软变成了泡影。同年,微软发布了大名鼎鼎的Windows95操作系统,而致命的是nV1与Windows95不兼容!nV1期望中的订单被Windows95的出现化为退货单。

这绝对是一个致命的打击,黄仁勋说:“nVIDIA如果挺不过去,可能会很快关门。”

nVIDIA不但失去了在显示芯片设计业中第一名的地位,而且在这个行业中增加了50多个竞争者。当然,最可怕的还是不兼容Windows95。黄仁勋从nV1的核心架构上分析过,nV1从根本上就不可能兼容Windows95,要想在PC业中生存,只有更换新产品。而nVIDIA这时候只剩下了150万美元。

设计新产品的同时,黄仁勋也不得不釜底抽薪:裁掉了100名员工中的70名,放弃了以前给世嘉和PC厂商的代设计项目,专心设计其第二代显示芯片。 <

Riva128的成功,让黄仁勋终于松了一口气:nVIDIA又活了过来。

Riva128是如此的成功,以至于黄仁勋在公司账户上只有400万美元时,就决定推出其新的换代产品:TNT。

1998年推出的新产品有一个很“酷”的名字:TNT炸药,黄仁勋期望这个很“酷”的名字能给nVIDIA带来巨大的飞跃,不过,这一次他又遇到了麻烦,这次麻烦出乎他的意料。

TNT的设计做完了,也顺利交给工厂生产,可是,生产出来的每个芯片却都不一样! 这在芯片生产史上都是一件值得研究的事,当然,不一样的芯片是没法卖给客户的,因为你不知道:哪枚芯片是好的,哪枚是坏的。

黄仁勋不知道问题出在什么地方,而且市场也不允许他去追究问题的来源。他现在要做的最紧急的事情是:找出其中的合格芯片。
 
从当时的技术看来,这件事情是不可能完成的。因为,要找出所有合格的芯片,唯一的办法是:一枚一枚地手工测试!而这种工作需要重复的次数与芯片数量一样,当时他们一次就生产了几十万枚TNT芯片! 黄仁勋做出了他经营生涯中最重要的一次决定,当然,这个决定也是最“土”的:一枚一枚地手工测试这些良莠不齐的TNT芯片。

黄仁勋和他的创业者们告诉员工:公司遇到了生死攸关的困难,要想继续生存下去,大家就必须马上开始简单而枯燥的手工测试。
 
做出决定的第二天,nVIDIA买了100台PC机,额外雇佣了50名测试者,然后把TNT芯片一枚一枚地装入电脑中进行测试。

这次事故,nVIDIA损失了900多万美元。

已经越过了“天险”?

黄仁勋直言自己是无神论者,不太相信命运的主宰。也难怪,像他这样经历过两次“濒死”边缘的创业者,早已把命运的捉弄置之度外。不过,nVIDIA的发展还是验证了中国一句很宿命的话: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黄仁勋说:如果一次打击没有让你死掉,那么,活下来的你会变得更强大!不知道他下不下围棋,这句话很有点围棋里做“死活”题的味道。
经历了1995年和1998年两次巨大的打击之后,nVIDIA不但没有倒下,反而更加强大。两年后的1999年,nVIDIA重新登上了显示芯片设计业的拳王宝座。与此同时,大约50到60家的竞争者则不是破产就是转型,逐渐退出了这个领域的拳王争霸赛。

这些竞争者包括著名的凌云逻辑(CirrusLogic),它在显示芯片设计业戏剧性的经历,被认为是IC设计业最经典的失败案例。凌云逻辑曾经一度是显示芯片设计业中的拳王,它成功地上市后,就开始滑坡,投资失败、市场把握不准、核心员工流失,最终导致了凌云逻辑的失败。凌云逻辑是在销售业绩超过10亿美元时出现致命问题的,IC设计业常把10亿美元营业额称为“天险”,很多企业就是在这个“天险”前倒下的。那么,nVIDIA会不会重蹈覆辙呢?

这个问题问得也许有些晚,因为nVIDIA的销售额早已超过了20亿美元。不过,这个问题可能并没有失去警示作用:也许,IC设计业的“天险”已经被调整到了20亿美元或者更高,因为现在已经不是当年凌云逻辑所面对的时代。

有风险就有“天险”,否则,这个领域的利润就不会那么大。只是,黄仁勋必须经常考虑的是:nVIDIA如何规避巨大的风险。<

当50多家竞争对手纷纷落马后,有人质疑黄仁勋:nVIDIA还能继续在显示芯片设计领域走多远?显示芯片设计业还有无存在的市场?

黄仁勋顽强地用nVIDIA的经验证明:显示芯片设计者将活得更好。

“三维图形处理将给显示芯片设计业带来巨大的变革,这个市场的含金量将是历史的上百倍。”黄仁勋说,“在未来,显示芯片有能力生成完全类似真人实物的图像,其效果不亚于电影质量,而其获得的代价将像现在一样低廉。能够设计3D芯片的厂商将越来越少,因为3D芯片的设计开发成本动辄上百万甚至上亿美元,开发队伍也常常在三四百人以上,比刚开始整个PC开发项目的人员还要多。巨大的资金和人力成本,已经成了这一领域的进入壁垒。”

从目前的现状来看,显示芯片设计业已经剩下为数不多的三四家在竞争,nVIDIA已经占有相对较大的优势。从nVIDIA领导市场的“强势打法”来看,这一优势还在继续扩大,这也就意味着nVIDIA的垄断利润将继续增加,除非这一市场不存在。

黄仁勋直言要“引导市场”,而非“跟着市场走”。他说,nVIDIA在任何一条产品线上,每6个月就有一个新产品出来,现在它已经不需要跟着市场转了,它就是市场的风向标。当年nV1因为不兼容Windows95而夭折,现在,nVIDIA的产品不需要再去兼容谁,nVIDIA与微软在Xbox上的合作,让自己成了标准的制定者。黄仁勋直言,Xbox就是“冲着SONY的PlayStation2来的”。当然,这也是黄仁勋在PC领域之外的多元化之路上的一次巨大探索。显示芯片设计多元化的道路也在降低nVIDIA的生存风险,可以预测,完全多元化后的nVIDIA将很难再遇到1995年和1997年那样的“濒死”经历,但来自内部管理的挑战也不是不可能出现。

黄仁勋的“野心”,路人皆知

很多芯片设计厂商不是死于“跟不上市场形势”,就是死于“公司内耗”。黄仁勋在分析完nVIDIA的外部环境后,十分庆幸地说:“还好,nVIDIA是我在硅谷看到的最稳定的一个团队。”迄今为止,nVIDIA的三个创业者还在继续为当年的目标工作着。

CEO和亚太区负责人,好像也是nVIDIA的创始人之一

“他们已经不是在为钱而工作了,我们很多员工也一样,他们有很多人已经是百万富翁了。”黄仁勋说,“我们已经出售了1亿枚芯片,也就是说,平均每个美国家庭都有至少1枚nVIDIA的显示芯片。我们的目标是生产更多的芯片,让全世界每个家庭都被nVIDIA的芯片点亮。”

很多购买nVIDIA芯片的厂商都毫无疑问地对黄仁勋的“野心”充满戒心,黄仁勋已经不止一次地在公开场合表示出对“独霸天下”浓厚兴趣,包括这次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当然,这些厂商也是最早感受到nVIDIA压力的群体,他们经常对nVIDIA“霸道”的作法敢怒不敢言。有些厂商采购了nVIDIA竞争对手(特别是ATI)的芯片后,由于害怕nVIDIA的“制裁”,而不敢公开使用,有些则另外成立一家公司专门生产非nVIDIA芯片的板卡产品。nVIDIA在这个领域能够让其客户也看自己脸色行事,实在有些意思。可以毫不夸张地说,nVIDIA已经成了显示芯片设计业的微软,它的新拳王地位正如日中天。

不过,黄仁勋还是很谨慎地表示,自己无意垄断者的地位。

这可能与高悬在nVIDIA和微软头上的反垄断法之剑有关,也可能是领先者谨慎的谦虚。

无论黄仁勋如何评价和表态,nVIDIA在2001年的表现毫无疑问地显示:黄仁勋的“野心”正在得到更多的物质支持。就在2001年IT经济十分不景气的情况下,nVIDIA依旧保持了100%的增长,到2001年年底时,这个只有9岁的年轻公司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厂房式半导体设计公司。
黄仁勋不愿意谈自己的竞争对手,他说,从某个层面上来看,所有的IT设计厂商都可能是nVIDIA的竞争对手,但他们被打败后就不是了,而且同时也可能成为合作者。所以,真正的对手应该是市场,最终用户能否遵循nVIDIA的指挥棒接受其源源不断的新产品,才是黄仁勋最为担心和关注的。 <

毫不夸张,GeForce、Riva128、TNT等产品名称的知名度要远远高于nVIDIA这个名字。特别是在国内,知道TNT这个名字的人可能要远远多于知道nVIDIA者。

像许多芯片设计公司一样,nVIDIA公司由于其面对的主要客户都是比较大的板卡生产商,其业务也是以提供元器件为主,所以它的名字在最终用户眼中有多重要,对其销售业绩似乎并无直接影响。不过,Intel的成功,改变了这一规律:最上游的元器件设计商,也能够影响最终用户的抉择。“IntelInside”从宣传模式上,彻底改变了元器件厂商不能影响最终用户的规律,同时影响了最终用户的选择。

当然,“IntelInside”是经历了386和486的成功,才在成功的“奔腾”基础上实现的品牌大转移和大飞跃。那么,nVIDIA目前已经具备了“nVIDIAInside”的基础了吗?

黄仁勋对此讳莫至深,不置可否。不过,从nVIDIA最近的一些市场活动来看,黄仁勋正在悄悄地打造nVIDIA的公司品牌战略,也许是“nVIDIAInside”,也许是“nVIDIAOutside”,或者其他。  

害羞的老板多巧合

黄仁勋是在自己30岁生日那天创业的,他为自己的公司起了个很Cool的名字:nVIDIA。那天是1993年2月17日,是他一生中最高兴的一天。那天,太太告诉他,当年嫁给他的主要原因:黄仁勋曾经承诺要在30岁的时候拥有一家自己的公司。黄仁勋已经记不得当年的承诺了,但他像大部分无神论者一样相信:这绝不是巧合。

不过,无论黄仁勋是否承认巧合的存在,他的生命中还是存在着许多巧合,当然,nVIDIA与他一样。 去年《财富》杂志评选的全球40岁以下最富有的人中,黄仁勋有幸名列第12位,有点巧合的是,他与排名第13位的篮球明星乔丹同年同月同日生。

像许多在美国生活的华人一样,黄仁勋很小的时候就决定要做自己的公司。可是,他是一个天生内向的人,甚至有些羞于与人交往。他也明白,这种气质很难做一个公司的老板。于是他决定改变。

黄仁勋先去一个餐馆做招待,尽管这个工作是他哥哥帮忙找的,但他还是从中受益不少。他每年假期都去那个餐馆做招待,一做就是6年。毕业进入公司后,黄仁勋开始做的是技术工作。为了锻炼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他转行做了销售工作。后来的经历证明,黄仁勋做得很出色:他总是公司最年轻的经理、总监。

在与SUN公司合作开发Sparc10的过程中,黄仁勋认识了他的两个创业合作伙伴,他们都在SUN为这个合作项目工作。三人谈得很投机,他们决定设计一种新的芯片,这种芯片能够帮助个人电脑高效处理图形计算。当然,这个新产品需要一个新公司来支持。
 
三个人很快就辞了职,他们每个人当时的身价都在10万美元以上,很快就吸引到了22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这些投资在当时是比较多的,风险投资商之所以看好他们,主要得益于他们以前在LSI和SUN的工作口碑,这两个公司在他们创业的事情上不但显得十分大度,而且为他们提供了包括信用推荐在内的许多支持。直到今天,黄仁勋还十分感谢LSI和SUN的朋友们。

黄仁勋找到的风险投资商有两家,他们在硅谷的战绩也颇为显赫,Cisco、Yahoo!等公司最早都有他们的投资。22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是在7个月以后到位的,而黄仁勋辞职时,积蓄只够维持8个月的生活。他那时候已经结婚,有两个孩子,太太在家做全职主妇。命运再次在关键时候眷顾了黄仁勋,就在他们只有一个月生活费的时候,风险投资打到了他们公司的账户上。

黄仁勋开始向大公司推销自己的产品理念时,他们都对他的产品没有兴趣,包括许多PC公司如Dell、Compaq、Micron等。当时的显示芯片还没有工业标准,设计技术也不十分成熟,黄仁勋他们要做的事情在许多厂商看来都显得有些遥远。

不过,也许正是这种预见性,nVIDIA才有了今天的地位。今天,全球几乎所有的PC厂商都在使用nVIDIA的显示芯片。黄仁勋对未来全球的所有的游戏厂商、家庭计算中心都使用nVIDIA的芯片,同样充满信心和野心。

PCPOP社区的网友还专门搞出了一个nVIDIA显卡总汇,从NV1一直到GeForce5?都有,欢迎你去看看:/forum/showtopic.asp?Topic_ID=4088<

0人已赞

关注我们

泡泡网

手机扫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