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特尔喜忧参半!一周精彩NB新闻汇总
本周关于英特尔和苹果都有相当重量级的消息,一方面英特尔和AMD再次对薄公堂,而另一方面,苹果放弃了和IBM的合作而转投英特尔的怀抱。关于苹果关于iPod永远是人们瞩目的焦点,本周惊传苹果将要把iPod整和到知己的笔记本中,这是否是真的呢?下面就让我们一一为您揭示这些消息的真相!另外本周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也已召开,这同样也是不容错过。
旧金山-大约四分之一个世纪前,苹果电脑打了一则广告:“欢迎,IBM。真诚的。”上周,史蒂夫·乔布斯却给蓝色巨人发去了完全相反的讯息:“再见。没开玩笑。”
乔布斯,50岁,苹果的创始人之一,以直率,善变而著称。虽然如此,苹果决定中止与IBM长达14年的关系,而选择英特尔芯片还是出乎了人们的预料。
消息从上周一开始传出,开发商,网络日志者,分析师,苹果的拥护者们一直想试图猜测乔布斯这么做的动机是什么。这位传奇人物一直公开藐视怪兽级的Wintel联盟。
上个世纪80年代,苹果决定使用一种不同的芯片令很多人难以接受。苹果创始人之一的Stephen Wozniak在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一些人很难接受这种变化。”
那么,Macintel联盟被寄予的希望是什么呢?
许多业内人士相信,乔布斯正在静悄悄的在数字娱乐设备市场对微软,索尼发起直接的挑战。事实上,索尼的高层曾经试图说服乔布斯使用一种IBM为索尼PS游戏机开发的下一代芯片。
苹果机中使用英特尔处理器意味着,大量的基于Windows的游戏与软件程序可以为苹果用户所用-至少对哪些装有双操作系统的用户来说是这样的。
此外,拥抱英特尔还可以解决一个主要的问题,吸引那些喜欢苹果电脑设计,却又被苹果机无法运行Windows 程序而吓跑的用户。
然而,这种关系存在一个立即的问题。乔布斯可能会很快发现,一些用户会停止购买IBM芯片的苹果电脑,而等待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苹果机。使用了英特尔处理器的苹果电脑可能将在2006年1月上市。
Caris & Company公司的分析师Mark Stahlman说:“还有很长一段时间去等待。”他指出,苹果要等到2007年初才会在笔记本电脑产品中使用英特尔的64位处理器。
在接受采访时,乔布斯拒绝承认苹果可能会为此遭遇到所谓的“奥斯本效应”(Osborne Effect)。
在上周一召开的苹果全球开发者大会上,乔布斯表示,对消费者来说,转变将是无缝的。他说:“当我们规划未来的时候,我们能够想象到一些令人惊异的产品,我们想为你建造出来,但是,用未来的 PowerPC路线图,我们不知道如何来建造它们。”
但是,苹果和英特尔走到一起可不是无缝的事情。
据接近苹果与IBM的消息灵通人士透露,乔布斯等到了最后时刻-也就是6月4日,星期五下午3点-才通知了蓝色巨人这个消息。IBM已经从新闻报道中知道了苹果正与英特尔谈判,而苹果最近几周没有给IBM打电话。
双方的分歧导致了苹果与IBM关系的终结。据了解IBM的人士透露,价格是一个主要的原因,而乔布斯坚持说, IBM没有满足自己承诺的产品性能要求。
他说,他本来已经答应在3-GHz Macintosh电脑以及PowerPC便携式电脑中使用IBM的处理器,但对方没有办法交付。
到最后,乔布斯别无选择,只有将他的业务交给英特尔来完成,而IBM的官员则表示,如果苹果不投资,他们不想再继续提供速度更快,耗电更低的芯片,乔布斯的笔记本电脑业务严重依赖这一类芯片。
消息灵通人士说:“和业务问题相比,技术问题处于第二位。”因为这块业务不盈利,IBM决定不再继续执行产品路线图。
但乔布斯反对这种说法,他表示,IBM没有完成自己的技术路线图。
Wozniak说:“当我一听到史蒂夫说,英特尔路线图的比较好的优势是,他们的产品每瓦特的处理能力,我立即意识到,这对高性能电脑的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事实上,英特尔不是苹果唯一考虑过的厂商。接近索尼的一位官员就称,去年乔布斯和索尼主席兼首席执行官Nobuyuki Idei,以及索尼PS游戏机的发明者Kenichi Kutaragi在加州就进行过会面。
Kutaragi试图说服乔布斯接受Cell处理器,这种处理器由IBM开发,主要应用即将发布的PS3游戏机上。乔布斯拒绝了这一主意,他告诉Kutaragi,他对Cell的设计感到失望,他甚至相信,这种芯片的效率还比不上PowerPC的。
现在,乔布斯同IBM的关系破裂了,然而,苹果却由此可以吸引那些对英特尔芯片感兴趣的用户。
英特尔一直在寻求自己的芯片切入能够与游戏机,客厅娱乐中心竞争的设备市场。事实上,微软,任天堂,索尼三家公司开发的下一代视频游戏机产品的芯片都是基于IBM的产品。分析师表示,除了玩游戏以外,微软的 Xbox 360游戏机以及索尼的PlayStation 3都将定位于家庭媒体中心,它们的价格将低于基于英特尔处理器的 Windows媒体中心PC。
英特尔需要改变这种局面,而一种途径便是Macintosh Mini设备,这种设备使用了英特尔的处理器,能够运行各种各样的PC游戏。
AquaMinds软件公司的负责人Scott Love说:“人们购买苹果电脑的原因是它的软件,我认为真正有趣的时候还没有到来。我们将有能力开发初既能在IBM芯片电脑,又能在英特尔芯片电脑上运行的程序。”
更为重要的,乔布斯有能力打动苹果迷们接受这种转变。这种能力,是乔布斯胜过其它任何首席执行官的。
事实上,乔布斯总是特立独行,它总是将自己弄得与其它企业的官员不太一样。毕竟,有哪一位的美国企业老总想过,将自己控股公司的名称命名为它的战斗机的名字,“Marmalade Skies”(橘红天空)呢?
● AMD眼中的“英特尔七宗罪”
一、强迫戴尔、索尼、东芝、GATEWAY等厂商与INTEL签署排他性协议,并以现金回馈、差别订价或营销补贴作为交换,阻止前述厂商购买AMD产品。
二、以提供折扣、津贴、市场发展基金等条件迫使NEC、宏碁、富士通等厂商,与英特尔签署对超微产品购买量设限的部分排他性协议。
三、建立一套差别待遇暨溯及既往机制,防范客户大量买进AMD产品。
四、威胁客户不得推销配备AMD处理器的计算机平台,否则进行报复,尤其针对商用台式机等策略性市场。
五、针对Best Buy、Circuit City等主要零售商实施限额制度,要求零售商大量库存或只能库存内建英特尔处理器的计算机,进而限制计算机使用者的选择。
六、强迫个人计算机厂商和技术合作伙伴抵制AMD推出或推销产品。
七、藉由强推产业技术标准及产品,滥用其市场势力,阻碍AMD的发展。
面对AMD的指控,INTEL当然矢口否认。那么让我们从局外者的角度,来看看AMD指责的这些“罪行”是否存在,或者说是否那么明显和露骨呢?
“第一宗罪”中提到的四家厂商在全球笔记本市场的影响力均不可小觑,因此被AMD列为INTEL的头等罪状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戴尔具体从哪年开始公开宣布“非INTEL不用”无从考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一表态对INTEL和戴尔双方都有正面作用——英特尔需要的是戴尔这种领导厂商的表率作用,戴尔则可以通过这种示好来获得物质上的好处。在全球前三大笔记本厂商中,戴尔属于暂时专一的、IBM属于前途未知的、惠普则是脚踏两只船的,由于惠普正在逐渐加大AMD平台机种所占的比重,业界传言这种做法会“传染”给戴尔,令其晚节不保。至于是否真会如何,只有让时间来证明。
东芝2000年之前曾与AMD合作,在其Satellite系列笔记本中推出过采用AMD K6-2处理器的产品,现在已经全面转向了英特尔平台。从这一点来看,倒是适合作为这条罪状的典型厂商。
Gateway的影响力主要限于欧美市场,而且现在正面临市场占有率日渐下滑的劣势。不过它给人的感觉是与AMD关系不错,就是三个月前,仍发布过数款采用AMD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而且将它与其它三家厂商相提并论,多多少少有些出人意料。
至于索尼,印象中从来就没有推出过采用AMD处理器的产品,但也没有像戴尔那样表示过忠诚,而且在PIII时代推出过采用全美达处理器的笔记本。索尼拒绝AMD的原因究竟是因为INTEL的要挟呢,还是因为AMD只是一厢情愿?
所以,这条罪状中提到的四家中,称得上“嫌疑”的只有东芝和戴尔两家。
其实,国内倒是有不少厂商都是“吃着英特尔的奶”长大的,英特尔的广告费占其营收的二成甚至达到一半,这些都已经成为公开的秘密。可惜的是,这些厂商的名气和地位还不足以让AMD作为罪证。
AMD指控,2003年宏碁并未出席Athlon 64发表会,原因是英特尔当时的CEO贝瑞特先一步造访宏碁,并且威胁若支持AMD将有严重后果。巧的是,英特尔当时理应支付给宏碁的一千五百万至二千万美元市场开发基金,也莫名其妙遭到延宕。对此问题,宏碁“老大”施振荣曾经向台湾省媒体说过这样的话:“我和贝瑞特面谈时都谈层次更高的事情,未曾谈过这类执行面的问题。现在宏碁有用AMD处理器,用的也不少,所以宏碁会进一步了解超微的动作,但此事不影响宏碁的发展策略与采购方向。”
施振荣先生虽然没有明言,但言外之意却甚是明显,即否认在采购方面受到英特尔胁迫。宏碁现任董事长王振堂虽然多次公开对英特尔表示不满,但主要限于供货导致宏碁计划生变等原因。而且事实上,宏碁现在主打的18款笔记本电脑中,Ferrari 4000/3400、Aspire 3000/5000/5020等均采用AMD处理器,比例已近30%。若非施振荣先生言不由衷的话,那么AMD将宏碁拉进来便是一种“不知足”的表示。
而最根本的问题是,宏碁相关部门最后明言,其与英特尔及AMD均有业务往来,官司是AMD与英特尔之间的事,宏碁没有立场做评论,也不希望被牵扯其中。
相信宏碁的观点很具有代表性,如果真要进行调查的话,恐怕没有几个人愿意得罪INTEL——不仅仅是因为惧怕,而是不想破坏了基本的合作关系。
中国古话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AMD长久以来的努力正是自强不息的表现,也正是因此,它在获得人们支持的同时,也赢得了许多赞许。然而,此次的官司,却给AMD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首先,这次官司将AMD不善的经营状况放大数倍摆在了人们的眼前。有专家指出,AMD已经被英特尔压得喘不过气来,甚至到了非常关头,才会想到通过官司来解决问题。今年以来,AMD股份已经下跌20%左右,英特尔却上升了13%;专家同时预测,AMD今年的市场占有率可能会较去年的15.8%锐减。官司胜利的话,固然可以在短期内予AMD以帮助,但若是输了的话,会对AMD股价产生更大的负面影响;
其次,此次官司并没有获得厂商的大力支持。众所周知,英特尔有自己的一套MDF(行销费用基金)机制,只要厂商在广告与产品上,放置“Intel Inside”商标,英特尔就会补助相当比重的广告行销费用,据称最高有厂商接受过高达八成的补助。这在PC业毛利日薄的今天,对厂商的诱惑无疑是非常巨大的。因此,尽管AMD举出了38家厂商是“受害者”,但对这38家或者更多的厂商而言,这种“威逼利诱”或许根本就不是什么坏事——除非AMD也可以提供相应的费用支持;
第三,AMD不能及时将技术上的领先转化为市场效果。尽管AMD在64位处理器市场起步比英特尔早许多,而且自2004年下半年来,英特尔屡屡遭遇缺货困境。但是事实证明,AMD并没有把握住这一优势,将其真正转化为对自己有利的形势;而在笔记本市场,AMD从Athlon XP-M 、Athlon 64-M、Mobile Sempron到如今的Turion 64,给人的感觉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定位,不知自己的竞争对手是谁,比如AMD曾经竟然用Mobile Sempron和台式机用的Celeron做比较(详见《轻声吟唱 AMD移动闪龙处理器悲情之歌》一文)。此次的官司,则是AMD市场策略失败的一个佐证。
因此,无论这场官司的结局如何,都会让人觉得AMD已经没有了“君子”应该有的“自强不息”,反而更似一个无助的弱者。
最后打个比喻吧——对于厂商来讲,AMD和INTEL就像两个苹果,一个坏了四分之一,另一个却坏了一半。如果只能在二者中挑一个来吃的话,你会挑哪个呢?
记者今日了解到,联想将携手可口可乐展开以奥运为主题的整合营销活动,可口可乐将为联想提供十万罐可口可乐作为店面的促销礼品,同时联想将为可口可乐提供一千台笔记本电脑做为卓越奖项奖品。根据可口可乐公司在其官方主页上显示的信息,可口可乐与魔兽世界共同举行的促销活动的钻石奖就是一台打有可口可乐LOGO的联想笔记本电脑。联想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旭日150只是一款特供机型,是专门为可口可乐联合市场营销活动定制的奖品。“这只是在同可口可乐促销活动大环境下推出的一款定制型产品,数量不多,和戴尔近期主打低端市场没有直接关系。”
但是,根据国家规定,奖品最高不能超过5000元,因此,该款笔记本必须是4999元产品。
有市场分析人士持不同看法,他认为之所以能推出笔记本电脑的奖品,主要是因为同可口可乐的活动摊销了品牌和推广费用,所以成本相对低一些。
联想这款型号为旭日150的可口可乐限量版笔记本电脑配置为赛扬1.3G,128MB内存,30GB硬盘,14寸显示器,提供一年的有限服务,没有预装Windows操作系统。
在采访中,联想的人员一直强调,联想笔记本的暑促活动的主角仍然是捆绑CDMA无线上网卡,强调无线应用的高端机型。
下面这张图片是从最新的苹果专利文件中泄露出来的,从这个专利号20040224638的专利应用中不难看出乔布斯和他的团队希望给全世界一个新的惊喜。不知道是不是后无来者,但是肯定是前无古人,乔布斯希望将自己的iPod mini产品集成到苹果笔记本电脑之中,使用MP3的触摸屏幕来当作笔记本电脑的鼠标操控触摸屏幕。
这样的设计创意已经不再是简单的将手机中整合红外功能、不再是将手机中整合摄像头单元、不再是将MP3中整合图片浏览回放功能,乔布斯这次的整合设计无疑对于笔记本产业和MP3产业都是一个极大的震撼。
< 7月1日,2005中国国际消费电子博览会(SINOCES)在人们的热切期待中开幕。七月的青岛,又一次成了全球消费电子界瞩目的焦点。在三天的时间内,来自全球的政府官员和企业精英将围绕消费电子产业、产品技术及市场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除了产品和技术展示外,4场主题峰会、7大主题论坛、2场采购会议、以及设计大赛和产品颁奖等一系列活动也渐次展开。
在盛况空前的青岛国际展览中心内,“3C融合与无缝生活”的主题无处不在。 尽管观众们对于3C(Computer、Communication、Consumer electronics)的理解是电脑、通讯、消费电子,SINOCES展示的内容显然超出了人们的想象。除了移动存储、家庭影院、投影仪器、数码影像、AV产品等产品令人目不暇接外,3G手机、标准组织、嵌入性软件、动漫、IPTV等技术的展示也同样光彩夺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