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另一面:一位打工仔经历的深圳变迁
时间进入到2007年,曾经屡屡掀起硝烟的电视行业风光不再。那一年的央视春晚,即使有着黑色三分钟这样的罕见时刻,收视率依然位列历年春晚收视率倒数第一名,我们家中的电视机,更多的时候,只是客厅中的一件摆设。
我们的目光被谁吸引了?没错,手机!
乔布斯为我们带来了iPhone,让人们第一次认识到,原来智能手机应该长成这样。一年之后,谷歌发布了第一款Android手机G1,为众多的手机厂商打开了一扇通往智能的大门。也正是在这个时候,曾经那么高高在上的诺基亚、多普达们,瞬间跌落凡尘,手机市场开始了一次比较独特的品牌大清洗。
iPhone改变了手机的发展道路
苹果和谷歌除了带给手机行业一场残酷的洗牌之外,更带来了超出当时大多数国产品牌能力之上的智能手机准入门槛。当一切风平浪静之后,我们生活的变革迎来了又一个标志性的时刻。2009年9月28日,随着联通老总常小兵按下了手机上的发送按钮,中国正式跨入了3G时代。
当时的成力还在满世界的飞着去全球各地组织各公司级大型展会,但是那个时候的华为已经觉得有能力在智能手机市场拼下一块属于自己的疆土。此时的华为在智能手机方面,已经通过大量的ODM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谷歌进入了华为终端的视线。
成力还记得,当时他连续跑了东京电通、interbrand、奥美等公司,针对华为终端的品牌战略做了大量的调研和诊断。最终,华为与谷歌达成了协议,一款全新的智能手机,已经出现在了华为设计师的图纸之上。
2010年巴塞罗那通讯展,华为已经开始推出自有品牌手机
“当时谷歌的第一代Neux One并不算成功,因此谷歌希望再推出一款新的手机。”成力回忆当时华为推出第一代智能手机时的情景。“当时我联合公关公司为新品牌设计了一百多个名称,后来经过公司管理层投票,最终选择了ideos这个名字。”
华为在德国IFA展会上发布ideos手机
2010年9月,在德国柏林举办的国际电子消费品展览会上,华为携手谷歌和高通,正式推出了ideos智能手机。这也是中国品牌第一次在国外大型电子展会上召开新闻发布会推出新产品,华为ideos也顺理成章的成为了当年最火热的手机品牌之一。但是谈及那个时候的华为ideos,成力表示当时的进展并不算顺利。“华为在品牌宣传上一直很低调,长期不在国内做宣传,甚至有时候还会觉得我们比中兴的优势就是节约了宣传费。”
现在让我们再来看看2010年的世界。那一年,最炙手可热的公司是苹果和谷歌。6月份,苹果为我们带来了iPhone4和iPad,同时也带来了iOS。12月份,谷歌则为我们带来了涅槃重生的Neux S和影响深远的Android2.3小姜饼。还是在这一年,摩托罗拉发布了三防的Defy,魅族带来了M9,甚至诺基亚也回光返照的推出了经典的N8。
成力说,ideos的诞生,让他对打造一个成功品牌更加渴望。他渴望把产品的内容、故事、传递给消费者,渴望让用户花费他们宝贵的时间来体验产品,分享体验感受,更渴望用户反馈他的意见。但是这一切,在当时华为的体制下,有些难。
带着这样的渴望,2011年,成力来到了刚刚全线转型Android的酷派。
再往后的故事,就是在这篇文章开头,我们看到的成力塑造了酷派、塑造了酷派大观、塑造了酷派全新的品牌理念。
后记:
写到这里,我们可以回过头来看看。不管是入职国企还是转战TCL,不管是投奔华为还是辅佐酷派闯出一片天,似乎成力的每一步经历,都准确无误的踩在了时代的脉搏之上。从90年代中期深圳二次创业的高速发展,再到国产家电品牌的巅峰时代,随后互联网开启了移动通讯的爆炸,最后移动互联网彻底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成力所经历过的四个品牌,无一不是处于那个年代的舞台中央。
后来,我问过成力,从一个艺术院校的文艺青年,最终却闯入了眼下最残酷的手机行业,这里面有自己爱好的因素没有?成力回答我“我是做品牌的,不是做手机的。也许是机缘巧合吧,我做了8年的手机品牌。”
最后我问他,这么多年走下来,对于一个品牌的塑造有没有什么诀窍?成力的回答,完全出乎我的意料,这就是我们在文章开头看到的那段话。
“在我看来,品牌就是品牌,没有什么互联网品牌、移动互联网品牌、电商品牌之分。品牌的前提是产品领先,产品领先才能为品牌提供丰富的内容。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不要妄想走捷径绑架消费者的舆论导向,口碑也好、病毒营销也好,只是传播手段之一,是为品牌沉淀服务。打造一个强势、有粘性、有活力的品牌才是企业的终极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