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诉你一个真实的Puma!微星PX210评测
泡泡网笔记本电脑频道8月22日 古语有云,“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虽说不上放之四海而皆准,但用在经年累月鏖战不休的笔记本市场上还是非常贴切的。
英特尔和AMD在笔记本领域的竞争可以追溯至十年前,也就是1998年,当时AMD携桌面平台的K6-2之威挥师进军移动领域,推出Mobile K6-2P和Mobile K6-2+两款笔记本处理器,无论是技术还是性能,与英特尔当时的Pentium II-M及Celeron M相比均有明显优势。当时英特尔的Pentium II-M最高仅支持66MHz外频,而AMD的Mobile K6-2则已经开始支持100MHz外频。
然而好景不长,英特尔在1999年下半年推出了经典的Pentium III-M处理器,凭借0.18微米制程以及新加入的SpeedStep降频技术,从而使笔记本电脑的便携性有了一次大的进步。与此同时,AMD的笔记本处理器虽然拥有PowerNow!技术,却因为发热量不尽如人意,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受到影响。
更为关键的是,在随后的两年里,由于兼容性、功能以及其他原因的影响,AMD逐渐失去了一些笔记本大厂的支持,最终导致在2001年Pentium III-M和Athlon 4的竞争中失去先机。
再之后的事情大家都了解了——英特尔自2003年发布“迅驰”平台后高歌猛进,并以“芯片组、处理器交替升级”的方式持续保持热度,最终达成了如今近乎垄断的局面。
在迅驰发布至今的5年中,AMD在笔记本领域的努力片刻未停,然而始终未能真正意义上将用户的眼球从迅驰身上夺走,直到2008年PUMA平台发布,终于让长久以来支持AMD的人们看到了一线希望。
前不久我们测试了来自戴尔和华硕的PUMA平台笔记本,抛开性能不说,15.4英寸的庞大体积和笔记本“便携”的本质总归有些不符,所以当12.1英寸的微星PX210出现在泡泡评测室时,我们的兴趣立刻高了不少。
◆ 相关文章
《AMD发布PUMA移动平台对抗INTEL迅驰2》
《体验PUMA显卡热切换 华硕M51TA本评测》
《15宽屏PUMA体验 戴尔Studio 1536评测》
《集显平台对比:Puma 3D性能力压迅驰2》
《挑战迅驰2 戴尔PUMA笔记本抵达泡泡网》
《集显也能交火! AMD发布Puma移动平台》
《实测东芝本!AMD Puma移动平台全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