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生 企业应从分析业务入手规划SOA
“SOA是个好东西,但还有点扑朔迷离,就像一座山,远看郁郁葱葱,近看荆棘丛生,真想登上去的时候不知道哪一条路可行”,一位用户评论说。Unisys中国区客户解决方案部高级项目经理王立生表示,这种对SOA的踌躇看法,主要是因为用户不是从合适的切入点剖析SOA。
王立生表示,对于实施团队,SOA不是一个产品而是一个架构;对于管理团队,SOA不是一个项目而是一个规划。如果企业是从架构及规划的角度考量SOA,它们会对其优点有更踏实的认识。
创建服务层
王立生表示,现有大部分企业业务应用软件系统难以解决的最大难题之一是,技术层难以随着业务层的需求变化而灵活变身,收放自如。硬要改动技术层,则需要专业人员上下左右重新焊接,不但成本昂贵,而且伤筋动骨,后患难测。原因在于现有系统中,各子系统、各要素之间是一种“紧耦合结构”,拆分和沟通很不灵活。SOA的改革思路是在传统的业务层和技术层之间增加一个服务层,服务层的作用是通过一套协议或规范把应用程序从底层技术层调出来,加以封装,再根据业务层需求灵活组合。
王立生指出:“服务层不依附于任何特定技术平台,能够在业务层和技术层之间沟通、组合,业务应用系统就变成了‘松耦合结构’,想用什么功能就调用什么功能,需要什么功能就装配什么功能,改动调整非常方便。”
与传统软件系统相比,SOA非常强调以“使用者”为中心。以往的信息系统是人围着技术转,譬如服务器、数据库,做大量的二次开发和维护工作。而SOA架构下的信息系统则如同餐馆服务员围着食客转,对使用者而言,服务(即业务所需要的功能)是一个屏蔽了复杂的底层技术的黑盒子,使用者不必了解内情,只管调用就行。而且这些业务功能是完好封装的,可以在不同业务流程中通过标准接口多次调用。
王立生表示,与SOA相连的还有三个相关的产品创新概念:服务总线(service bus)、基础服务模型(ISM,infrastructure services model)和服务设计实现(SDP,service design practices)。服务总线是一个不依赖于特定产品、语言、平台等底层技术的通讯联系基础结构,用于实现数据的无障碍交换。基础服务模型提供一组高附加值的服务功能,主要用于环境管理,包括查找发现、安全、可靠性、事务机制、转换性、持久性等等适合应用之间通讯的功能,用来管理协调服务总线中的服务。服务设计实现包含了设计原理和符合松散性的实践代码接口,后续业务功能的开发人员遵循这些代码接口实现他们的应用服务,就能确保架构设计的灵活性,平台中立性和跨平台协调性。
王立生解释说:“建立服务总线如同在各个偏远山村之间修通了公路,基础服务模型如同在公路上设立了交通指挥,服务设计实现则是对准备上路的车辆提出了标准要求。有了这几样东西,就可以实现灵活的服务,比如甲村调用乙村车辆,就算是万事俱备了。”
关注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