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核稳超4GHz必备!12款CPU散热器横评
超频——电脑玩家永不疲惫的话题。从最初的简单提高性能目的,现在已经引申为一种电脑使用理念,甚至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对超频来讲,超频后起效最快的莫过于超频CPU了,CPU超频后,系统各种运行速度都会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这也是玩家们热衷于超频CPU的主要原因。
每次市场上出现优品神U,都会掀起阵阵购机狂潮,从早期的赛扬300A开始,巴顿2500+,再到酷睿时代的E6300 OC 3.5GHz,E2140 OC 3.2GHz,乃至现在热门的E5200 OC 4GHz,无一没有牵动玩家的神经。
但对消费者来说,这顿免费提升性能的晚餐并不容易吃到。首先,CPU的体质千差万别,掀起超频潮的频率都是市场中决大多数CPU能够达到才兴起的。据笔者了解,一般用户即使得到了这样体质的CPU,但对散热环境却不是十分注意,导致长期使用中经常会发生各种莫名其妙的状况,最后不得已降回到默认频率使用,对超频产生误解。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实际上,CPU超频后是能够稳定使用的。首先,处理器厂商的标称频率和电压都有一定额外空间,且对CPU来说,频率和电压成正比,电压越高频率越高,只是每颗处理器的之间的线性关系有差异而已。而前文提到的不稳定原因,只是因为用户只理解了这个理论根据,但并未知道加压后的负效果,就是CPU发热量增加,长期的热量堆积导致系统不稳定。对用户来说,只要在合理的电压下,且解决好了散热问题,CPU超频4GHz并未是不可能的。
为让评测文章更具参考价值,同时也让广大网友能够看到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泡泡网DIY评测室特意开设了“You Think.I do”板块,您可以将最感兴趣的内容、甚至任何想法发送到邮箱“Think@PCPOP.COM”,我们会有针对性地挑选网友关注的热点进行评测,一旦您的建议被采纳,在评测文章发布之日我们会为您送出精美礼物一份!
往日经典文章回顾:
从超频角度讲,超频的成功性,除了与用户的正确设置和散热环境关系密切外,CPU自身的体质也是十分关键的。按照常理来讲,CPU的体质与制造工艺有密切的关系,制造工艺越先进,超频的潜力值越高。这点无论是对Intel还是AMD处理器均适用。
当酷睿2 65nm横空出世时,当时CPU的“基本盘”普遍体质是3.5GHz(500MHzx7),而当进入到45nm时代,CPU的基本盘已经提升至4GHz。即便现在Intel升级到全新架构的nehelam i7,且内部构造有了不小改变,但制造工艺还基于45nm,基本盘依旧在4GHz上下,从中也能说明制造工艺与处理器体质的关系。
反观AMD,Phenom虽然架构优秀,但因为制造工艺被严重拖了后腿,无论是发热和功耗都在酷睿2 45nm的攻势下败下阵来,更不要提超频性了。而进入45nm工艺后,Phenom II展现了巨大的优势,不仅发热量和功耗大幅降低,一直备受讥讽的超频性能也得到了巨大提升,在液氦的帮助下,现今X86的主频记录也被AMD摘得,达到了惊人的6.66GHz,而在我们常用的风冷使用环境下,基本盘的体质也在3.8GHz上下,超频性能较之前有了很大提升。
接着我们谈谈处理器超频4GHz的目标。首先,我们根据在CORE i7 及X58 组芯片组架构下,处理器主频的算法是倍频 X 外频(Bclk),拿CORE i7 965为例,默认主频为24 X 133MHz =3192MHz,即我们常说的3.2GHz,虽然extreme系列的倍频是随意调节的,但为了普及到大众范畴,笔者并未直接调节倍频,而是采用拉动外频(Bclk) 。
在i7架构下,外频是所有频率的基准。如133MHz 下,QPI 如是X36,则QPI BUS是133X 36= 4788,约4.8GT/s。内存比外频为10倍时,内存频率为1333MHz,Uncore 为20倍频,就为2.66GHz。换句话说,当调整Bclk 至200MHz 时,会牵动其他频率( QPI 、DDR3、Uncore )。
若对自己主板体质有了解,uncore尽管设置为4000MHz
为避免其他因素影响超频失败,我们采用排除法。用意就是先将QPI、DDR3及Uncore 的频率调低或近默认值,假设这三个部分不可以较多高,因为现在的目标是200MHz的Bclk ,首先将处理器的频率锁定在4GHz,等频率稳定了,再去调这三项频率,甚至对这三项超频。
频率都设定好,接着是电压部分,目前处理器频率及200MHz外频、QPI 7.2GT/S。会影响处理器频率的只剩CPU Vcore 。这个参数先用经验值设1.4500v(当然也可以更低,视CPU体质而定),Bclk及QPI会受QPI/VTT Voltage 及QPI PLL影响。这里先设QPI/VTT为1.515v其他都可以保持默认值,接着按F10就可以储存離开BIOS画面了。重开机之后BIOS已经显示超频成功,这时i7处理器为20X200MHz,4GHZ 。做到这一步,只要您的硬件体质没有大的问题,那么恭喜您,4GHz的频率达成了。
为了统一测试环境,我们为各款CPU散热器使用了ArcticSilver 5,也就是玩家俗称“北极银”。该硅脂粘度适中,涂抹相对方便,性能出众,唯一的缺点就是单品售价较高,北京地区170元/管。对于已经涂有一次性硅脂的散热器,为了保证公平性,我们刮去自带硅脂,重新涂抹北极银测试。
关于北极银,虽然该款硅脂的发挥非常好的性能有个磨合周期,但实际上,根据笔者的经验,即便是未过磨合期的情况下,该款硅脂的效果也比一般硅脂强得多,毕竟一分钱一分货。而磨合期过后,性能比之前强3-6度之间。
测试环境的温度也需要说明一下,PCPOP地处北京,文章里涉及的所有测试,都是在3月进行的,测试环境温度约在26摄氏度,这也是当时北京地面的写字楼一个比较普遍的温度,对于下面所有散热器所测试出来的温度表现,大家请结合室温来参考。毕竟,我们知道,拿到南方某个无暖气的诚实去重复我们的这次散热器测试,各款产品的表现都将提升一个档次。
● 测试平台
PCPOP.COM评测室 | |
优异硬件系统配置 | |
处理器 |
Intel i7 extreme 965 四核心, OC 4GHz(200×20), L2=2MB L3=8MB AMD Phenom II 940 四核心 OC 3.8GHz(200x19) |
主板 |
ASUS rampage II extreme , Chipset: Intel X58 Gigabyte 790GP-UD4P,Chipset: AMD 790GX |
显卡 |
NVIDIA GTX280 |
内存 |
CORSAIR Dominator TR3X6G1866C9DF 3x2G DDR3-1866(8-8-8-19 1T) CORSAIR Dominator Twin2X2048-10000C5DF 2 x 1G DDR2-1066(4-4-4-8 1T) |
磁盘控制器 |
Intel ICH10R |
声卡 |
ASUS 板载 |
存储 |
西部数据 VelociRaptor 300G 16M SATA300(系统盘) |
电源 |
海盗船 Corsair HW1000W |
显示器 |
DELL 3007 WFP-HC |
软件系统配置 | |
操作系统 |
Windows Server 2008 Datecenter 64Bit SP2 |
DirectX |
10.1 |
驱动程序 |
Intel Matrix Storage Manager 8.6.0.1007 |
测试中,采用两款Intel和AMD两款处理器,分别超频至45nm处理器流行的4GHz进行温度测试,以鉴别散热器的散热能力。
● 利民True Copper Ultra 120-e eXtreme 参考价格:699元
自从Thermalright推出Ultra 120-e eXtreme后,凭借其独树一帜的设计和精湛的做工登上了风冷之王宝座,受到全世界超频玩家的顶礼膜拜。可以这么说Ultra 120-e的发展,堪称散热器领域的传奇。从早期的Ultra 120-e(4根热管)起步,升级到Ultra 120-e eXtreme(6根热管),一跃登上了风冷之王的宝座,并把持至今。延伸到产品后期,因为Ultra 120-e eXtreme的设计太过出色,以至Thermalright新推出的IFX-14等散热器也未能超越Ultra 120-e eXtreme的辉煌,为了满足玩家的追新心理,推出了Ultra 120-e eXtreme的终极限量版本True Copper Ultra 120-e eXtreme。
对于True Copper Ultra 120-e eXtreme来说,可以说是魔鬼与天使的结合体。单就材质来说,是散热器中做工精湛的,且材质为纯铜打造,但正是这样的设计,导致其不能走入普通玩家手中。首先纯铜的价格惊人,售价一般用户不能接受,其次,1.8公斤的重量几乎可以“秒杀”一切主板。在机箱中使用如同Mission:Impossible!
整体纯铜设计,底座自不例外。底部采用抛光打造,有一定的镜面效果,送测散热器因是从发烧友手中所借,使用过,所以底座的镜面效果大打折扣。
True Copper Ultra 120-e eXtreme附件中提供了散热器安装需要的底托,螺丝,并附送硅脂一管。CPU支持度上,支持全系列Intel和AMD平台,LGA775、AM2+、AM3均可使用,但需要注意的是LGA1366扣具需要另行购买。
测试中我们采用利民为i7标配的风扇进行测试,默认转速为1200RPM,由于是3PIN接口 ,所以转速的变动取决于主板。
i7 965超频4GHz使用利民纯铜U120E待机温度为33度
i7 965超频4GHz使用利民纯铜U120E满载稳定温度为79度
Phenom II 940超频3.8GHz使用利民纯铜U120E待机温度为34度
Phenom II 940超频3.8GHz使用利民纯铜U120E满载温度为49度
从测试成绩看,利民纯铜U120E在两套平台下的表现均十分出色,待机状态下温度都保持在33度左右。满载状态下,虽然风扇转速不高,热量传递没有高转速风扇来的快,但凭借纯铜材质特有的高比热性,Prime 95的考验下也能通过测试。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纯铜材质不仅带来了强劲的散热性能,也带来了不可弥补的负效应,高达1.8公斤机会可以秒杀主板的重量,这在主流机箱竖置主板设计的情况下,对主板绝对是痛苦的折磨。
● AVC蝠翼战士参考价格:新品未上市
蝠翼战士为AVC经典散热器拿破仑的升级版,定位于高端市场,全新设计的散热鳍片,12CM幽光红色风扇都是蝠翼战士加强的部分。
12CM幽光风扇,采用透明扇叶+LED投光设计,在工作时发出的幽幽红光使蝠翼战士更添一层神秘感。
散热底座并未采用纯铜材质,而采用了铝材质。底座使用盘铣工艺打造。
蝠翼战士附件中提供了散热器安装需要的底托,螺丝,并附送硅脂一管。CPU支持度上,支持全系列Intel和AMD平台,LGA775、LGA1366、AM2+、AM3均可使用。
测试中我们采用AVC蝠翼战士标配的风扇进行测试,由于供电接口为4PIN,所以具备温控功能。
i7 965超频4GHz使用AVC蝠翼战士满载稳定温度为84度
Phenom II 940超频3.8GHz使用AVC蝠翼战士待机温度为42度
Phenom II 940超频3.8GHz使用AVC蝠翼战士满载温度为55度
从测试成绩看,在纯铜底座通过热管将热量传递至铝质散热鳍片的条件下,AVC蝠翼战士的散热效果还是不错的。不过需要指出的是,满载状态下,风扇转速较高,此时的噪音不小。
● 南海3 参考价格:399元
南海三为超频三新推出的其高端散热器,凭借专利的HDT技术(就是热导管直接接触),良好的散热性能以及相对同性能同类产品拥有的价格优势,堪称国产品牌散热器的骄傲。
从结构上,南海三堪称无懈可击。侧吹式设计,铝挤鳍片厚度较一般散热器更加厚实,配合高风压风扇能够有更佳的性能表现。热管为少见的8mm设计,比6mm热管在效率上更加高效。
南海三散热底座材质为铜底座+铝质散热鳍片,通过热管相连。依托其专利HDT技术,底座与CPU直接接触部分并非散热器中常见的纯铜底座,而是四根热管与发热源直接基础,提高导热效率。
南海三的附件中提供了散热器安装需要的底托,螺丝,以及带蜂鸣功能的调速器,并附送硅脂一管。CPU支持度上,支持全系列Intel和AMD平台,LGA775、LGA1366、AM2+、AM3均可使用。
Phenom II 940超频3.8GHz使用南海3待机温度为40度
Phenom II 940超频3.8GHz使用南海3满载温度为51度
从测试成绩上看,南海三的表现是十分出色的。由于PWM的关系,待机状态下风扇转速较低,温度稍高,而满载情况风扇转速回复正常水平,风扇产生的风量能够迅速将HDT传递的热量散发出去,散热能力十分出众。
● 酷冷至尊V8参考价格:568元
V8为酷冷至尊去年推出的V系列首款产品,仿照汽车V8 引擎造型,内建4组铝鳍片配搭8支 6mm高效率热管,12cm低转速风扇放置于散热器中央,提供高达180W散热能力。
结构上看,酷冷V8采用风扇中置设计,12CM 1800RPM风扇将散热器一分为二,每侧均通过6根热管传导热量。
散热底座采用纯铜材质,表面经过镀镍处理,底座采用盘铣工艺打造,平整度出色,但镜面效果一般。
酷冷V8附件中提供了散热器安装需要的底托,螺丝,安装工具,调速旋钮,并附送硅脂一管。CPU支持度上,支持全系列Intel和AMD平台,LGA775、AM2+、AM3均可使用。
Phenom II 940超频3.8GHz使用酷冷V8待机温度为45度
Phenom II 940超频3.8GHz使用酷冷V8满载温度为51度
由于扣具限制,酷冷V8未能使用在i7平台上,不过在AMD平台上,V8展示了实力,待机状态下由于风扇转速较低,所以温度稍高,而满载状态下,开足马力的V8如同驰骋的跑车一般,全速下温度仅51度。
● 华硕Triton88 参考价格:449元
Triton 88为华硕新推出高端散热器,作为海神家族的最新产品,展现出了华硕力求在散热领域谋求突破的积极态度,经典侧吹设计,加强的6根U型热管贯穿散热底座,12CMPWM风扇,具备优异散热器的一切特征。
Triton 88结构设计类似当年的Tuniq Tower120,侧吹式设计,12CM风扇中置,将散热鳍片分离成两组。
散热底座并未采用纯铜材质,而采用了紫铜材质。底座使用拉丝工艺打造,平整度已经接近镜面。6根分量十足的热管弯折角度都不大,这样热损耗相对较小。
Triton 88附件中提供了散热器安装需要的底托,螺丝,安装工具,并附送硅脂一管。CPU支持度上,支持全系列Intel和AMD平台,LGA775、LGA1366、AM2+、AM3均可使用。
i7 965超频4GHz使用Triton 88待机温度为34度
i7 965超频4GHz使用Triton 88满载稳定温度为80度
Phenom II 940超频3.8GHz使用Triton 88待机温度为40度
Phenom II 940超频3.8GHz使用Triton 88满载温度为50度
经典的侧吹式设计,纯铜热管直立设计,具备风冷之王的潜质。而从测试成绩看,也印证了这一点,无论是待机还是满载表现均十分出色。
● 极冻酷凌UFO V51参考价格:299元
UFO V51为极冻酷凌新推出高端散热器,一改之前极冻酷凌散热器的产品定位,在保留自家特色的铝材质外,整体外观有了很大提升。
GT的这款UFO V51散热器采用热管双风扇的组合,四根热管托起了上面巨大的散热鳍片,在鳍片的上下两面各配有一个散热风扇,一吸一抽的风道设计保证了散热器快速散热效果。
对极冻酷凌来说,对铝材质的偏爱是忠贞的,一方面极冻酷凌对铝材质的造诣在业界知名,另一方面铝材质相对来说价格更加实惠,成品的性价比更高。散热底座采用电镀工艺制造,并辅以一层硅脂。
全新推出的UFO V51散热器完美支持I7平台,我们看到其底座的体积相对大一些,便于更好的贴合CPU表面。GT这款新品在设计和包装方面都很用心,扣具包分为Intel LGA775/1366两款,并且提供AMD AM2扣具,做到全平台支持。
i7 965超频4GHz使用极冻酷凌UFO V51待机温度为38度
i7 965超频4GHz使用极冻酷凌UFO V51满载稳定温度为85度
Phenom II 940超频3.8GHz使用极冻酷凌UFO V51待机温度为39度
看过测试成绩,我们不能对全铝打造的极冻酷凌UFO V51奢求太多,虽然采用双风扇设计,但全铝材质势必会有不可弥补的劣势,瞬间吸热能力欠佳。在i7平台下,发热量是持续增加的,能够稳定在85度当属不易。而AMD平台,由于cpu瞬间发热量激增,而铝质底座并不能很好吸热,所以满载状态下重启也不足为奇了。
● 九州风神黑虎鲸金尊版参考价格:368元
黑虎鲸金尊版为九州风神产品线中最高端的产品,与普通黑虎鲸比较,金尊的含义是材质全部由纯铜打造,顶部的悬翼风扇改为透明设计。
对九州风神来说,其自主研发的悬翼式风扇,通过倒挂风扇,加上减震胶丁,较其它12CM静音效果稍佳。结构上看,6根U型热管承载了散热鳍片全部的重量,且弯折角度惊人,这样的设计值得商榷。
既然名为金尊,那么黑虎鲸散热底座也不例外了,通过外观观察,底座应该是采用盘铣工艺打造。
黑虎鲸金尊版附件中提供了散热器安装需要的底托,螺丝,并附送硅脂一管。CPU支持度上,支持全系列Intel和AMD平台,LGA775、LGA1366、AM2+、AM3均可使用。
i7 965超频4GHz使用利民黑虎鲸金尊版满载稳定温度为85度
Phenom II 940超频3.8GHz使用黑虎鲸金尊版待机温度为42度
Phenom II 940超频3.8GHz使用黑虎鲸金尊版满载温度为52度
从性能角度看,虽然热管设计上有较大的弯折,会有性能损失,但全身纯铜材质弥补了这个缺憾,能够应付瞬间发热的情况,总体上讲黑虎鲸金尊版的表现还是不错的。
● 猫头鹰NH-U12P SE1366参考价格:570元
NH-U12P SE1366为猫头鹰专为i7处理器设计的高端散热器。采用整体镀镍处理,鳍片为锯齿状设计,在有效的空间内进一步增加散热面积。
结构上,猫头鹰NH-U12P SE1366采用侧吹式设计,风扇颗放置在散热器两侧。整体上看,散热器十分规则,四四方方,并没有怪异的外观设计。
散热底座实为纯铜材质,但经过镀镍处理,细细观察,还是依稀能看出金属纹理,所以应该为拉丝工艺加工。平滑度在拉丝工艺上当属上乘。
看到风扇的配色,您想到了什么?是否如同巧克力一般呢,没错,猫头鹰招牌式的风扇就被玩家亲切地成为“巧克力”。附件中提供了散热器安装需要的底托,螺丝,安装工具,并附送硅脂一管。CPU支持度上,仅支持Intel i7平台。
i7 965超频4GHz使用NH-U12P SE1366待机温度为36度
i7 965超频4GHz使用NH-U12P SE1366满载稳定温度为84度
此次测试,为了公平起见,我们使用了一个原配风扇进行测试,从散热效果看,虽然只有4根热管,但热传递效率还是蛮高的,整体上讲猫头鹰NH-U12P SE1366散热效果还是不错的。
● 猫头鹰NH-C12P参考价格:630元
NH-C12P为猫头鹰专为AMD平台打造的高端散热器,依旧是整体镀镍的方案制造。散热鳍片的形状也是锯齿状。
结构上,猫头鹰NH-C12P并没有采用经典的侧吹式设计,而是采用了老旧的下吹式构造。热管的设计喜忧参半,喜的是,一般厂商不太重视的热管无效端均外置在空气中,忧的是,热管的弯折角度虽然不大,但弯折在短小的空间内经过了3次,势必会对其散热效果产生影响。
散热底座实为纯铜材质,但经过镀镍处理,细细观察,还是依稀能看出金属纹理,所以应该为拉丝工艺加工。平滑度在拉丝工艺上当属上乘。
猫头鹰NH-C12P附件中提供了散热器安装需要的底托,螺丝,安装工具,并附送硅脂一管。CPU支持度上,支持除i7之外的全系列Intel和AMD平台,LGA775、AM2+、AM3均可使用。
Phenom II 940超频3.8GHz使用NH-C12P待机温度为34度
Phenom II 940超频3.8GHz使用NH-C12P满载温度为49度
从性能上看,NH-C12P待机状态下还是不错的,但满载状态下,因为瞬间吸热的能力稍显不足,跑到49度的时候,其中一个核心报错,也就此中断了测试。
● 劲冷变形金刚参考价格:新品未上市
Transformer6作为劲冷的高端产品之一,寄托了劲冷的希望,力争在高手林立的高端散热器市场分一杯羹。
结构上看,劲冷Transformer6采用了非规则的下吹式设计,散热角度与散热底座并非平行关系,而是有一定的倾斜。
材质上,劲冷Transformer6虽然体积较大,但几乎材质均是铝质,所以重量是并不是很重,设计上,怪异的热管设计,较大的弯折角度,让人对其散热效果心里没底。
散热底座采用纯铜材质,拉丝工艺处理,平滑度一般,镜面效果几乎不可见。
劲冷Transformer6附件中提供了散热器安装需要的底托,螺丝,安装工具,并附送硅脂一管。CPU支持度上,支持Intel和AMD平台,LGA775、AM2+、AM3均可使用。
Phenom II 940超频3.8GHz使用劲冷变形金刚待机温度为45度
略显夸张的设计,每根热管两处几乎90度的弯折角度,以及热管无效端包含在散热底座内,这一切综合在一起,只能说明一个事实,外观不是散热器的全部,性能才是最关键的。从测试成绩看,3.8GHz待机状态下45度的表现不能让人满意。
● 思民CNPS9900参考价格:新品未上市
CNPS9900为ZALMAN思民的高端散热器,远远望去,太阳花绽放的姿态,就能感受到思民的风格。
结构上,CNPS9900采用风扇中置设计,12CM风扇将散热器一分为二,但需注意的是,思民对热管的使用显得有些吝啬和另类,两侧的热管并非对称设计,一边4根,一边2根来支撑两侧散热鳍片,且热管的无效端均在散热底座内。
想必对思民散热器有所了解的人,都会对思民的散热底座工艺记忆深刻,电镀工艺,使纯铜散热底座显得如同镜面一般。
CNPS9900附件中提供了散热器安装需要的底托,螺丝,安装工具,并附送硅脂一瓶。CPU支持度上,支持全系列Intel和AMD平台,LGA775、AM2+、AM3均可使用。
Phenom II 940超频3.8GHz使用思民CNPS9900待机温度为44度
Phenom II 940超频3.8GHz使用思民CNPS9900满载温度为55度
看过测试结果后,不禁对思民的设计感到叹服,虽然热管有弯折,但远没到达到影响散热效果的角度,虽然热管采用非对称设计,出风端4根热管,进风端2根热管,但实际测试结果却表现的不错,可以熬过Prime 95的严酷考验。
● 东远芯睿SP203水冷参考价格:738元
SP203水冷为东远芯睿推出的一款中高端散热器,散热排和水箱采用一体式设计。
水冷的结构均是一样,只是外观不同,均有散热排、水泵、水管、散热底座组成。从上图看,东远芯睿SP203散热排为铝质材质打造。
散热底座采用电镀工艺打磨,不过镜面效果并不突出。水冷附件中提供了散热器安装需要的底托,螺丝。CPU支持度上,支持全系列Intel和AMD平台,LGA775、LGA1366、AM2+、AM3均可使用。
i7 965超频4GHz使用东远芯睿SP203待机温度为37度
i7 965超频4GHz使用东远芯睿SP203满载稳定温度为82度
Phenom II 940超频3.8GHz使用东远芯睿SP203待机温度为34度
Phenom II 940超频3.8GHz使用东远芯睿SP203满载温度为49度
相比风冷,水冷依托巨大散热排,恒定温度和满载待机温差较小等优势,可以完全搞定两套平台满载下的考验。
● 测试成绩总表(核心温度)
● 非常好的性能奖:
True Copper Ultra 120-e eXtreme
虽然“我”很重,可以秒杀大多数主板;虽然“我”很贵,不是一般用户可以负担的起,但不输水冷的性能,压倒性的摘得风冷之王的宝座。只可惜,要想使用“我”的代价是巨大的,但“我”绝对能让你得到颗冷静的“芯”!
● 编辑选择奖:
经典塔式设计,6根份量十足纯铜镀镍热管,铝质加厚散热鳍片,配合大风量风扇能够压制45nm 4GHz处理器,且售价和使用可能性上处于正常水平。
● 编辑推荐奖:
延续南海2的风采,经典塔式设计,4根加粗8mm热管直接接触处理器核心,铝质加厚散热鳍片,强悍的散热效果,同时保持超频三相近性能下价格更实惠的特点,这一切都造就了南海3的经典。
● 非常好的性价比:
全身纯铜的材质,保证了散热性能不会太差;独有的悬翼式风扇设计,保证了风扇不会很吵,而价格也不是很离谱,在高规格散热器中算是最便宜的。
至此,市售的十余款高端散热器超频测试就此结束了,对所有测试成绩进行分析对比后,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散热器效能再好,也比不过从CPU自身解决发热量问题更好,合理地设置处理器电压,找出非常好的电压点,减小不必要的发热量付出,是超频最应该注意的;
- 散热器的结构十分重要,在做工用料若没有大的差异,侧吹式(塔式)比下吹式设计单就CPU来说散热效果更好;
- 散热器热管的设计对散热性能起不小的影响,一般来讲热管弯折角度小的产品热传递效果更佳;
- 散热器材质的选择十分重要,纯铜材质(主要是散热底座)往往会有更好的表现,而散热鳍片的材质区别就不是很大了;
- 散热底座的评判标准并非镜面就是最好的,只要底面通过硅脂能和CPU充分接触就可以了。
- 值得欣慰的是,市售高端CPU散热器大多能够满足常规下45nm 4GHz处理器的散热要求。
最后,笔者在此表示歉意,因为家事原因和不可抗拒因素,散热器测试并没有按照预先设计的那样顺利进行,在一周的时间中,没有条件加入噪音测试,温控测试等。未能给读者呈现一期全方位的4GHz散热器选择指南。但笔者由衷希望本文能够对大家稳定使用4GHz处理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