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玩家才知道!回眸散热器20年发展史
传统的CPU风冷散热器,从开始的铝挤工艺到后来铜削切再到后来热管的使用,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已经发展到如今这个非常成熟的阶段,其速度令人咋舌。我们从散热器发展的过程、工艺和技术角度,简单的将散热器的发展进行介绍。
● 铝挤工艺——对散热几乎毫无要求
在CPU还是486的那个年代,因为CPU集成晶体管数量并不多,所以其工作时的发热量并不高,这也使得当时人们并不在意这块黑色金属的存在,因为即便是长时间的使用也仅仅是“暖手”罢了。
这款直径为4cm的全铝材质散热器(确切的说应该是散热片)没有配备风扇,而它算得上是现在散热器的长辈了。而这种铝挤工艺现在依然被广泛使用,原因很简单现在CPU的功耗又降低了。
● 功耗问题日益得到重视
486的时代快结束的时候,中央一套的黄金时间已经可以看到INTEL的最新广告,几个穿着实验室防尘服的年轻人,用自己的形体语言加上强烈的色彩画面冲击着90年代的人们,几乎不到一周的时间里“奔腾”这两个字充斥于那个年代里人们为数不多的信息接受方式,电视、报纸、杂志和路边的广告牌,来来回回就是那几个穿着防尘服的年轻人和硕大的奔腾二字。虽然已经记不太清广告的每个细节,但是那段音乐还是回响于耳边和脑海之中挥之不去......
散热器真正的发展应该从奔腾和奔腾Ⅱ开始算起,虽然铝制散热器依旧占主导地位,但是已经有少数玩家开始用铜材质散热器。而此时的散热器已经开始需要风扇,但随之而来的噪音问题至今未能得到根治。
Slot 1接口CPU散热器
在奔腾Ⅱ的时期里,风扇噪音问题并未凸现,虽然那时采用的是工业常见的含油轴承,但是使用时间过长后噪音会比较大,但是这样的问题依旧不被人们所注意,因为那时很少出现因为散热问题而引起的死机等现象。
● 奔腾四的时代到来——不堪回首的往事
因为架构和制成的问题,CPU开始信奉频率至上这条“定律”,而当时很多铝挤散热器无法满足散热需要,正是基于这种环境许多散热器厂商纷纷诞生,可以说百家争鸣或者是鱼龙混杂,但是发展的方向都是一样的,一是风扇的轴承技术另一个则是散热片的加工工艺。在散热工艺方面,例如折叶、铸造、插齿、回流焊,压固等工艺数不胜数。
特别是在奔腾四的那个年代,CPU的功耗都在100W左右,特别是超频以后更是不得了,CPU仿佛成了难以驯服的公牛肆无忌惮的在人们面前炫耀,幸好各种散热设计和制作工艺趋于成熟,但问题依然不容乐观。与此同时,一些全铜搭配热管的散热器和水冷散热器的出现也抢去了风冷散热器不少风头,但它们动辄成百上千元的价格还是不能普及,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玩家们苦不堪言。